金佳玫
【摘要】與傳統(tǒng)的英語學習不同,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英語強調(diào)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英語的主人,這就要求教師從多方面調(diào)整教學策略,適應時代的要求。本文從自主學習的涵義出發(fā),探討初中英語學習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 初中英語 自主學習能力 培養(yǎng)策略
自主學習不是弱化了教師的作用,而是更加強調(diào)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作用,更強調(diào)學生自己動手、自己探索和交流的過程,強調(diào)學生的主體性,學生要作為主人翁的身份參與學習的全過程,改變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學生被動地接受、參與度低、成就感低的缺陷。自主學習能夠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在做只學,在玩中學,快樂地學習,生活與學習能夠做到無縫鏈接。自主,即自己、自由、主動地學習,教師在其中發(fā)揮引導、主線的作用,為學生提出學習要求,明確學習目標,而學習的過程則學生自主決定。
一、培養(yǎng)初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緣由
1.社會發(fā)展的要求。當今社會發(fā)展的步伐不斷加快,初中階段學到的知識如果不及時更新很快就落伍了,知識就只能活在課本里和課堂上,考試一過,學生腦海中基本留不下有用的知識。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己獨立、主動地學習,學會學習,培養(yǎng)學生終生學習的意識,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有利于社會文明傳承。教師在教學中要調(diào)動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轉變對英語的學習態(tài)度,樹立正確的學習思維,然后經(jīng)過不斷的反思,教師對學生學習的學習不足之處和疑難問題及時指導,提出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在提高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同時,使學生學會學習,樂于學習,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在迅猛發(fā)展的社會中能夠很快適應,并能促進社會的發(fā)展。
2.英語學科的要求。根據(jù)《初中英語新課程標準》,英語課堂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發(fā)展學生的聽、說、讀、寫技能,是初中英語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初中英語的教學目的。但是,在現(xiàn)實中發(fā)現(xiàn),實際操作中的英語教學還沒有達到英語教學大綱的要求,按照現(xiàn)實中的英語教學方法,很難培養(yǎng)教學大綱所要求的學生的聽、說、讀、寫各方面均衡發(fā)展的目標,教師最注重的還是學生的考試成績,說和讀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學生很難做到學以致用,在課堂上學到的英語只能在考試時才有用,學的是“死的英語”,不能在生活中自由地運用,不敢開口說。這些都向英語教學提出了要求,在英語教學中,不只是教授基本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敢說、愿意說的習慣,把英語真正當作一門語言來教,既要注重“語”,又要重視“言”,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習慣用英語表達交流。英語學科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和實踐性,因此初中英語課有實施自主學習的必要性。
二、培養(yǎng)初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改善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發(fā)揮了主體作用,自己設計了自己的學習過程,更夠體會到滿足感,改變了以往的被動狀態(tài),從“為老師學”變?yōu)椤盀樽约簩W”,心態(tài)更加積極主動,能夠快樂地享受每一節(jié)英語課。一些基礎薄弱的學生對英語的抵觸情緒也逐漸消息,這種心態(tài)會遷移到其他課程的學習中,甚至對學生一生的學生和生活都是有著重要意義的。
2.有利于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與以往教師“滿堂灌”相比,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提高了學習效率,學生通過競爭、合作,學到知識和應用知識的能力大大增強了,課堂氣氛也更熱烈,學生的自學、溝通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大為提高,教師和學生可以在輕松的氛圍中互相交流,解決問題,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通過把課堂交給學生,通過小組活動,學生之間的關系親近了,在小組活動中學生逐漸學會了謙讓、包容、欣賞和團結,對于學生的情感是一種升華。這正是新課改背景下英語教學的目標之一,培養(yǎng)適應時代發(fā)展的人才。這種合作精神在當下是極其需要的,是新時代人才必備的素質。
三、培養(yǎng)初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手段
1.利用信息技術,豐富英語課堂形式。應用信息技術不僅能夠豐富英語課堂教學的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讓學生更加熱愛英語,發(fā)現(xiàn)英語的趣味性。比如,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一些英文原版電影,讓學生聽到原汁原味的英文發(fā)音,感受到異域風情,將學生帶入一個更加真實的語境中去。這樣學生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可以自由決定自己想要學習的內(nèi)容,是日常的用語或者是語氣語調(diào),或者僅僅是某個詞的發(fā)音或者某個問句的應用語境,學生在整個過程中都發(fā)揮著主體作用,沒有被支配和被決定的壓迫感,可以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中學到知識。教師也可以利用視頻軟件截取一些電影片段,讓學生分角色表演或者配音,這樣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和學習積極性。
2.轉變教師角色,增強學生主體地位。教師要從高高的講臺上走下來,深入到學生身邊去,以平等的身份和心態(tài)與學生交流,作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和合作者。要充分地把課堂交給學生,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教學是為了使學生學會,因此要時刻以學生為中心,一切教學工作圍繞學生,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要求。無論基礎好的還是基礎薄弱的學生,都有權利和能力學到知識,教師就是要起到引導和幫助的作用。為了方便課堂目標的實現(xiàn),可以采用小組活動的方法。教師要時刻謹記學生是主人翁,既是活動的主角,又是活動的策劃者,教師在活動中起的是引導作用,防止學生在集體學習中出現(xiàn)偏差。當小組遇到無法解決的困難時,教師要給予點撥輔導。小組自主合作探究不但提高了學生交往的能力,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3.提供展示平臺,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初中英語新課程標準》指出英語教學要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的形式,實現(xiàn)活動目標,感受成功,展現(xiàn)個性、發(fā)展心智和拓展視野。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除了要給予學生必要的引導,還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展示平臺,使學生有展現(xiàn)學習成果的機會。學生讓教師看到自己學習的成果,學習是主動的,而不是由于外界的壓力與強迫,學生能夠享受到更多的快樂。教師只需要為學生營造一個平臺。例如,要求每天課前做幾分鐘有兩名學生做演講,內(nèi)容不限。又比如在英語課堂中,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針對天氣后者新聞事件進行分析,讓學生用英語表述出當前的天氣狀況,“Its so hot.”“Its so cold.”等,發(fā)表對于一些新聞事件的看法,還可以展開討論或者辯論。還可以每周讓學生自編自演話劇,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英語、說英語、用英語的主人公。
4.改變評價方式,激發(fā)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無論是從評價主體、評價內(nèi)容、評價形式還是評價標準上,教師都應該做到多元化、開放性。評價主體不僅僅局限于教師,要將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納入其中。首先,自主學習強調(diào)學生的自主性,學生自我評價能增強學生的自我責任感。通過分析自己的成績和不足,學會自我反思,有反省才有進步的可能,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其次,學生互評,能夠促使學生課堂上更多地關注身邊的同學,取長補短,向做得好的學生學習,培養(yǎng)學生欣賞他人的習慣。再次,要讓學生參與到對教師的評價中,讓學生為教師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打分,這樣能夠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也使教師在學生的評價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優(yōu)點,從而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策略。評價內(nèi)容和標準要多樣化,不能只看考試成績,除了基本的聽、說、讀、寫的掌握程度之外,要注重學生在平時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著重考察學生的綜合品質,如耐心、堅韌度,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以及學生的人格等。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培養(yǎng)初中學生在英語課上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僅能夠提高教學效率,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了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這些都是新課改所要求的,并且是當今社會所需要的重要品質,將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有重要影響。
參考文獻:
[1]彭淑珍.淺議開發(fā)中學生英語學習潛能的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0).
[2]肖愛英.論更新英語教學理念對提高課堂效率的作用[J].中學教學參考,20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