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雄
摘 要:小學班級管理,需要教師滿懷對職業(yè)執(zhí)著的愛,對學生無私的愛,并施以科學的方法和技巧,才能有所收效,才能有所提高。本文分析了小學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對策。
關(guān)鍵詞:小學班級管理;問題;對策
班級是學生實現(xiàn)成長和社會化的重要地方,班級管理在學校教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特別是小學班級的管理。本文就當前小學班級管理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探討,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當前小學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方法陳舊。班級管理以經(jīng)驗型為主,重視班主任的常規(guī)活動。通過出勤率、活動參與、學生違紀情況、學生的成績等來量化班級工作。經(jīng)驗型的管理,其方法主要為壓迫法,久而久之,班主任及班干部與其他學生對立情緒愈演愈烈,壓則靈,不壓則反彈;班主任仍被認為是學生的管理者和監(jiān)督者,具有較大的權(quán)威,是一種我說一你不能說二的管理模式。這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學生存在不良行為習慣。當前,隨著獨生子女的普及,常規(guī)管理問題中突出表現(xiàn)的學生諸多不良行為習慣的存在,正日益成為令學校管理者尤其是班主任頭疼的問題。獨生子女的主要優(yōu)點是:活潑、開放、思維較敏捷、樂于接收新事物、敢于向權(quán)威挑戰(zhàn)。他們的缺點同樣明顯,主要表現(xiàn):他們在思想道德方面缺乏愛心。往往只愛自己,不知道愛父母、親人、朋友。如:他們覺得你對她好是應(yīng)該的,沒有一絲的感恩。他們在言行舉止方面相對缺乏誠信,比較浮躁。他們在紀律制度方面相對自由散漫,不愿受紀律制度的約束。因為他們在家從來都是“說一不二”的“小皇帝”。
二、小學班級管理的策略
(一)德育工作是班級管理的首要工作。從心靈入手去做德育工作,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原則。學生在校是受教育者,處于主體地位;老師是實施教育者,處于主導地位。但學生不是被動地去接受來自每一位老師的教育,他們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各種意志品質(zhì)的活生生的人,當小學生到四、五年級時,他們覺得自己長大了,很多事情都有了自己的主張,所以更不樂意去做那些違背自己意愿的事。如果從心靈入手,這一難題就會迎刃而解。俗話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這就要求我們老師,想方設(shè)法,先“親”后“信”,怎樣做呢?放下架子,同學生做知心朋友,跟學生交心,袒誠布公,還有什么不能溝通的呢?教師要從實際出發(fā),少拿條條框框去卡學生,而應(yīng)從心靈入手,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走進他們的思想,走近他們的生活,變生硬的批評為幽默含蓄的說教,讓學生認可你、喜歡你,主體與主導才能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穩(wěn)步前進,班級的管理工作才能順利開展。
(二)以全新的理念治理班級。班主任是班集體的核心,當接手到一個新的班集體時,確立一個能引導全班同學積極向上的治班理念非常重要.如:開展“紅星閃閃,彩旗飄揚”,“誰英雄誰好漢,咱們榜上比比看”,“爭做英雄小隊”等爭擂活動,使每位學生都有展現(xiàn)自我的舞臺,每個小集體都有奮進的目標,從而使每位學生每天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悅,關(guān)注每位學生的健康成長。
葉圣陶主張:教師的教學,不是簡單的教學生知識,而是教學生學會學習,教是為了不教,讓學生自學。同樣道理,班主任的班級管理,不是簡單的發(fā)號施令,而是教會學生自律,讓學生自管。通過積極的競爭機制引導學生自律,讓學生具有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
(三)發(fā)揮班干部的作用。干部隊伍的組建不能僅僅作為一種形式存在,班主任與班干部保持良好的、經(jīng)常性的溝通以及對班干部的培養(yǎng),是完成此項工作的關(guān)鍵。班主任可以采用“面談”、“筆談”等方式與班干部一起分析、研究班級情況,制定班級工作總目標,弄清完成各項工作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以及可供選擇的方法等。班主任對班干部的培養(yǎng)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第一,大力表揚干部優(yōu)點,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幫助班干部樹立威信;第二,在鼓勵干部大膽工作,指點他們工作方法的同時,要更嚴格要求干部個人在知識、能力上取得更大進步,在紀律上以身作則,力求從各方面給全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亦即“以點帶面”;第三,培養(yǎng)干部團結(jié)協(xié)作的精神,要能夠通過干部這個小集體建立正確、健全的輿論,帶動整個班集體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形成集體的組織性、紀律性和進取心,亦即“以面帶面”。
(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班級活動增強班級內(nèi)聚力。班級活動是促進班級全體學生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fā)展,打好素質(zhì)基礎(chǔ)的重要形式、途徑和方法。是組織建設(shè)良好的班集體的有效方法,也有助于形成正確的集體輿論和良好的班風。
陶行知先生說:“真的集體生活必須有共同目的,共同認識,共同參加”。班集體的共同奮斗目標,是班集體的理想和前進的方向,班集體如果沒有共同追求的奮斗目標,就會失去前進的動力。所以在班級管理中首先要結(jié)合本班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實際制出本班的奮斗目標。如在學校運動會中力爭團體冠軍,在課間操比賽中力爭第一,在全校的科技大賽中力爭每一項都有獲獎同學等。有一個明確的班集體的奮斗目標,這樣可加大班級的凝聚力。
總之,小學班級管理工作千頭萬緒,工作方法千差萬別,形式和任務(wù)又在千變?nèi)f化,讓我們在實踐中去探索總結(jié)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經(jīng)驗,使班級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斷躍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張萬祥,席詠梅.破解班主任難題[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2]B.R赫根漢.人格心理學[M].北京: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