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珍+王世華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開放式教學也應用于高中數學的教學中,開放式教學注重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分析、創(chuàng)新、邏輯思維等能力,有利于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關鍵詞:高中數學;開放式教學;策略
高中的學習總是很枯燥,數學則更加枯燥,受我國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多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不僅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還影響了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而開放式教學模式的應用,不僅使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得到了發(fā)揮,同時還為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奠定了結實的基礎。
一、高中數學開放式教學的概念
開放式教學,主要體現在數學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互動以及數學內容之間的相互聯系等方面。開放式教學的主體為學生,教師扮演引導性的角色,通過教學方案,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滿足學生參與教學的心理需求,在最大限度上實現寓教于樂。
開放式教學對于學生的成長以及教師知識的傳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能夠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的能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實現學生充當發(fā)現者、研究者以及探索者的身份,滿足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心靈深處根深蒂固的需要?!?/p>
二、高中數學開放式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一)營造開放的教學氛圍
高中數學是一門較枯燥的學科,在課堂教學中過度依賴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易致使高中數學課堂氛圍沉悶,而輕松良好的教學氛圍是運用開放式教學法的重要條件。高中數學教師在運用開放式教學法時,不僅需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并注重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討論和教學過程,而且需要重視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并對學生的進步加以肯定,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有意識地引導,為學生營造發(fā)散思維的氣氛,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與效率。
如在學習立體幾何中“體積”這一內容時,數學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現實問題情境,打造開放性的課堂,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指導學生利用課桌上的書本進行模擬實驗,將一堆書構成長方體,然后推動課本改變長方體的形狀,再讓學生思考形成的新物體的體積是否發(fā)生改變。大部分學生回答沒有改變,也有部分學生遲疑而不回答。針對此種情形,教師應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積極思考、討論,通過合作學習得出兩個底面積和高都相等的圓錐體積相等的結論。在數學模擬實驗的過程中,教師能夠通過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留給學生更多獨立思考的時間與空間,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二)設置開放的教學例題
例題教學是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開放式教學法時,數學教師需要根據課程內容設置開放性例題,并把握課堂提問的合理技巧,形成開放式的數學課堂,引導更多高中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與教學實踐。開放性的例題教學能夠促進高中生的邏輯思維拓展,教師通過開放例題教學,可引導學生從不同的思維角度探究問題實質并總結結論,啟發(fā)學生形成不同的思維方式,從而引導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與思考的習慣。
如高中數學中許多幾何證明題有多種解題方法,教師需要精選例題,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對問題進行探究,學生的思維方式會促使其他學生開闊視野。在立體幾何中,兩個平面所成角(以下簡稱“二面角”)的求法可以作為開放性教學的典型例題,二面角的求法有定義法、三垂線法、補棱法、射影定理、向量法等多種解題思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思考選擇自己所擅長的方法求解,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有效開拓學生思維和挖掘學生潛能,而且能夠突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有利于學生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三)運用先進的教學媒體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推動了現代化教學手段的產生,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手段,已經開始被教師廣泛地運用于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教學活動的相關開展應用,能夠較好地解決傳統(tǒng)教學中的教學手段單一、教學內容枯燥等問題。合理將利用多媒體技術應用于高中數學教學中,通過直接將知識點或教學例題展示在多媒體屏幕上,既能節(jié)省板書時間,又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教學,有利于學生空間想象力的培養(yǎng),以及教學目標的實現。
如高中數學中典型的立體幾何問題,要求學生有良好的空間想象能力,若不采用多媒體教學,則教師只能用手繪的方式在黑板上用平面幾何呈現立體幾何的問題,學生不能想象其中的空間關系,造成教師教學與學生理解困難。針對相關的二面角問題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采用多媒體可以形象直觀地將角度構成的過程呈現,彌補學生空間想象力不足的缺陷,順利解決教學中的疑難問題,進一步提高高中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與效率。
總之,開放式教學的理論與實踐不僅可以豐富和發(fā)展教育科學理論,為進一步深入研究基礎教育問題的理論工作者提供典型范例,提供具有學術價值的借鑒和參考,同時還可以向西藏基礎教育領域推廣,從而探討一條中國全區(qū)開放式基礎教育發(fā)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