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繼帥
摘 要:結合實際,針對隨文識字在低年級教學中的應用方法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隨文識字;低年級;應用
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是這一階段的重要任務之一。新教材更多地采用了“隨文閱讀識字”的編排方式?!半S文識字”是指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由字到詞,再由詞到特定的語句,甚至再將語句納入到一段文字中去理解。簡單的說就是邊學文,邊識字,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將識字任務貫穿于課文的學習中,不斷提高漢字在學生頭腦中出現(xiàn)的頻率。識字教學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基礎,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文教學最基礎的階段。搞好識字教學有助于學生自主讀書,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識字能力,通過識字教學為學生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
那么,隨文識字有哪些方法呢?
1 初讀課文,識字正音
我覺得教師的美讀示范很有必要的,它既能讓學生初步感知生字的讀音,又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范讀后,學生初讀文,在學生初讀課文的時候,隨機抽出讀錯或者讀得不準的字音進行糾正,把容易讀不準的音提出來,加以提示或反復讀幾遍,例如平翹舌音,邊鼻音,前后鼻音。而對于一些不容易讀準的音,圈畫生字,借助拼音隨詞多讀幾遍,讀準字音,再把詞語所在的句子讀通、讀順,字不離詞,詞不離句。這樣學生通過自學的過程生字讀音會記得更牢固。
2 精讀課文,理解字義
低年級幾乎每課識字量都比較大,而且一篇課文除識字外,還承載著其他的內容要求,這就要求我們在處理識字時要有所側重。有些字義或詞義比較淺顯,學生若表述不清具體含義也無妨,能會意即可。難理解的、重點的字要細致處理,細讀字所在的詞,所在的句,甚至是所在的段落。讓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猜測揣摩自主理解字義,然后組內討論,最后組長匯報全班交流,把字義弄透。語文一直強調多讀文,讀中感悟。
3 再讀課文,識寫漢字
學生記住字音,理解字義后,再讀文,讀出自己的獨特感受,鞏固識字。有些學生在識字時,無論我采用何種手段輔助識字,只要生字換個環(huán)境,甚至換個顏色,孩子都容易出錯,讓孩子們扎實記憶的辦法就是反復再現(xiàn)。要注意在講讀之后,分析字形,指導寫字。寫字教學要認認真真地指導,扎扎實實地訓練。
4 換個環(huán)境,牢固掌握
隨文識字,“文”應該不局限于書中的課文,它應該是指某種語言環(huán)境。學生識字后,我們編首兒歌、小詩等,把重點生字盡可能多的用進去,讓學生再次隨文識字。如果學生換個環(huán)境還能認識,那說明他是真正的認識了。同時讓學生多閱讀課外讀物,在與文本豐富的對話中,隨文識字就會逐漸成為一種能力、一種習慣,鞏固識字更是一件自然的事。
總之,識字的目的是為了閱讀和寫作,它為閱讀和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條件,而通過閱讀和說話造句、寫作等練習又鞏固了識字。明確了這一點,就能使我們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既貫徹識字為重點,把課文的閱讀和口頭、書面表達的練習服從于一個重點--識字,“隨文識字”運用得好,字的音、形、義緊密結合,讀說寫緊密結合,的確能有效地提高識字的數(shù)量和質量,能有效地促進兒童語言的發(fā)展,是一種簡便易行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