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婧媛
摘 要:現(xiàn)階段歷史教材的改革正朝著形式多樣、活潑有趣的方向前進,這可以從歷史教材中圖片數(shù)量持續(xù)增加得到結論。歷史圖片是高中歷史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掌握歷史基礎知識,養(yǎng)成思維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歷史圖片還是歷史課堂授課中重要的輔助教學手段。
關鍵詞:歷史圖片 高中歷史教學 作用 問題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10(b)-0153-02
現(xiàn)階段歷史教材的改革正朝著形式多樣、活潑有趣的方向前進,這可以從歷史教材中圖片數(shù)量持續(xù)增加得到結論。歷史圖片是高中歷史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掌握歷史基礎知識,養(yǎng)成思維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歷史圖片還以其具有的形象、直觀、生動的特點備受學生和教師青睞,成為高中歷史課堂授課中重要的輔助教學手段之一,通過使用歷史圖片可以將復雜的歷史資料變得簡單化和直觀化,對高中歷史教學效率的提高作用很大,但是歷史圖片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也存在一系列問題,必須要慎重對待。下面就來分析下歷史圖片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運用有什么作用以及在運用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1 歷史圖片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作用
1.1 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一方面由于心理年齡比較小,喜歡熱鬧活潑、新奇的事物;另一方面在高中生涯他們面臨著很重的學業(yè)負擔,生活枯燥,因此,對直觀、形象、生動的歷史圖片很感興趣。例如:在講解必修二《精耕細作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模式的形成》的內容時,如果只是依靠教師干巴巴的語言講解,學生根本無法想象出遠古時期那些生產(chǎn)工具,如:石器、木器、骨器是什么樣子,由于不能理解,學生也就會覺得這堂歷史課比較枯燥乏味,沒有學習的興趣。這個時候教師將一些歷史圖片引入到高中歷史課堂授課中,將這些只出現(xiàn)在教師的語言和教材文字中的生產(chǎn)工具直觀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既有利于學生的知識理解,又可以在枯燥的學習中給學生增添一絲趣味。總之,歷史圖片的恰當運用,能大大激發(fā)學生的興奮點和求知欲,增強其學習歷史的興趣。
1.2 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現(xiàn)階段高中生的學習能力不僅是學生會做題,而且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提煉信息能力、觀察能力和理解能力等。在傳統(tǒng)的高中歷史課堂上,除了那些可用于歸納戰(zhàn)爭路線的圖片之外,圖片基本都被教師忽略過去,教師更側重讓學生背誦教材上的文字內容。其實歷史圖片雖然看似簡單,但是有些圖片其中卻蘊含著很多深層次的問題,利用教材圖片可以增強學生觀察和分析能力,讓學生在觀察過程中提煉有用的歷史信息,也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方面。例如:在學習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背景時教師可以給學生一副《德國向英國挑戰(zhàn)圖》,圖片中健壯的德國士兵向老態(tài)龍鐘的英國士兵發(fā)起挑戰(zhàn),表面上看是德國不甘心英國擁有世界上最廣闊的殖民地,對其發(fā)起挑戰(zhàn),隱藏的意思也可以從健壯的德國士兵和老態(tài)龍鐘的英國士兵分析出英德兩國當時的發(fā)展狀況和實力。歷史圖片雖然形式簡單,但是蘊含的意思很多,用于高中歷史教學中,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1.3 可以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
歷史圖片之于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不僅僅只是個傳授知識的工具,更是培養(yǎng)學生人文精神和德育精神的資源包括,其在加強學生思想教育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歷史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同時也是一門人文性很強的學科,新課程改革對高中歷史學科提出了新要求,即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運用歷史圖片傳遞人文情感是最佳的工具,例如:在講授《南京大屠殺》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出示中國人被日軍砍頭、槍擊、活埋以及日本軍官進行殺人比賽的圖片,再配合上教師的語言講解和文字旁白,讓學生在觀看圖片中體會日本人的兇狠殘暴以及法西斯的滅絕人性,同時感受到國家只有強大起來才能擺脫任人欺凌的現(xiàn)狀,增強學生的愛國思想。再比如在講解《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給學生用展現(xiàn)工業(yè)革命后英國社會的變化,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英國環(huán)境污染的現(xiàn)狀,讓學生在觀看圖片中感受到英國工業(yè)革命產(chǎn)生的兩種不同后果,引發(fā)學生對堅持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的覺悟。歷史圖片內涵豐富、能夠營造感人肺腑的氛圍,常令人陷入沉思、催人淚下,是我們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英雄主義和正反兩方面思想教育的好素材。
2 歷史圖片在高中歷史教學應用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運用歷史圖片必須要給歷史圖片準確定位,即歷史圖片是高中歷史課堂授課的重要輔助工具,因此,必須處理好歷史圖片和教學的關系,不能鳩占鵲巢、喧賓奪主。下面就來分析下歷史圖片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2.1 注意把握所選歷史圖片和所學內容的關系
隨著當前減負和激趣兩個歷史教學目標的提出,高中歷史教材中應用的圖片越來越多。教師在選擇圖片進行講解時一定要慎重嚴謹,不需要將每一張歷史圖片都進行講解,不要求講解面面俱到,對于那些和該課所講內容關系不密切的歷史圖片可以省略不講,留作課下作業(yè),讓學生自行觀看,對于那些能夠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教材的圖片,教師可以進行重點介紹,將圖片中蘊含的深層含義跟學生一起挖掘出來。例如:教師在講解美蘇冷戰(zhàn)問題時,對于1961年古巴導彈危機的圖片就應當詳細講解,這幅圖片從雙方的動作和神態(tài)上就可以看出來當時美蘇之間實力的對比,同時這個圖片還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再比如赫魯曉夫手舉玉米的圖片,教師就可以一帶而過,告訴學生赫魯曉夫因為在全國推廣種玉米,故而得雅號“玉米”。
2.2 注意把握歷史圖片和教學課件的關系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多媒體技術和高中歷史課程的結合也不再是新鮮事,越來越多的高中歷史教師使用多媒體課件開展高中歷史的授課,歷史圖片正好是多媒體課件的重要素材來源。運用歷史圖片一方面可以帶給學生形象、直觀的視覺效果;另一方面還可以啟發(fā)學生的歷史思維活動,更便于理解歷史概念。在選擇圖片運用多媒體課件時必須要從大面上進行考慮,不能求多而要求精,所選的歷史圖片必須要有典型性,要有可供學生理解深挖的地方。
2.3 注意把握歷史圖片和文字闡述的關系
雖然當前歷史圖片在高中歷史考試中出現(xiàn)的形式越來越多,但是總體來說,高考歷史仍然重視學生對歷史文字的理解。教師在教學時所選的歷史圖片不能只是讓學生簡單地樂一樂,而是要遵循兩個原則:一方面是歷史圖片必須要具有科學性,能夠對歷史文字資料進行解析,幫助學生理解歷史知識;另一方面歷史圖片還可以是對所學歷史知識的補充,增加學生的常識性知識,例如:在講解陶瓷業(yè)的發(fā)展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呈現(xiàn)多種多樣的瓷器圖片,如:唐三彩、景德鎮(zhèn)瓷器等,增長學生見識。
參考文獻
[1] 蔣凱.比較教育研究方法的相關問題分析[J].教育研究,2007(4):35-40.
[2] 馮爾康.史學著作的圖文配合與構建視覺史料學[J].學術月刊,2006(7):12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