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文是學生運用書面語言描繪多彩的世界,表達真情實感的心靈勞動,所以學生寫作水平的高低是一個人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有效的課外閱讀是學生積累語言提高寫作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走進課外閱讀,珍藏點滴積累,應用積累,搭建讀和寫的橋梁。
【關鍵詞】課外閱讀;點滴積累;勤加練筆;自由表達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兩句話簡意賅地向我們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書讀得多,語言積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會寫得好,筆下就會生花。如何引導學生通過有效的閱讀,獲得語言的積累、情感的沉淀,從而應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下面談談個人在實踐中的一點粗淺體會。
一、走進課外閱讀,珍藏點滴積累
(一)激起課外閱讀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直接的學習動力,興趣是健康美好的情感?!彼栽谄綍r教學中,我們要善于把握學生的興趣點,不露聲色地把學生引入到自主閱讀中去。如根據低年級學生愛聽故事的特點,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一些生動、有趣的故事,但不要把故事講完,在學生急于知道故事結局時,告訴學生這故事就在哪一本書中,激發(fā)他們自主閱讀的興趣;在閱讀中鼓勵學生發(fā)揮他們的奇思妙想,自己編一些生動有趣的故事;建立班級圖書角,及時更換其中的圖書,引導學生之間相互借閱,交換閱讀,營造一種濃厚的讀書氛圍;對于平時喜愛看書的學生,要及時加以表揚,授予“讀書之星”的稱號。
(二)注重閱讀方法的指導
課外閱讀是學生開闊眼界、儲備知識、訓練能力的橋梁。如何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
第一,課內與課外結合。學習與生活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閱讀亦如此。有些課外閱讀內容本身就是課內閱讀的延伸。比如,學習了《伊索寓言》,布置學生讀《伊索寓言集》;學習了《三顧茅廬》,引導學生讀《三國演義》……
第二,自讀與交流相結合。課外閱讀雖多為自讀,但是適當的交流是不可缺少的。我班的學生都在學校圖書室借閱了課外書,每周星期二、星期四午自習是課外閱讀時間。每到周二、周四,學生們迫不及待地吮吸著課外知識。光讀不交流,學生自個成了悶葫蘆,而且個人閱讀的知識有限,學生之間的交流就顯得尤為重要。于是,我就安排每天的語文課前,進行三分鐘課外閱讀演講。學生演講的知識包羅萬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從古論今,從童話故事到當代名人故事,真是豐富多彩。
(三)激勵好詞好句的積累
在此良性循環(huán)的基礎上,我把積累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學會一邊閱讀,一邊積累。自己可以在喜歡讀的文章里挑選好詞、好句、好段記錄在“日積月累”本上,或是做成讀書卡片,在閱讀中積累,在積累中再閱讀,真正把積累當成一種樂趣。與此同時,利用早自修、班隊課的時間,開展故事會、兒歌誦讀比賽、好詞好句接龍等活動,給學生一個展示自己課外閱讀成果的舞臺,并在班內定期評比“閱讀大王”“積累小明星”,使學生在閱讀積累中獲得成就感,獲得滿足感,“我閱讀,我體驗,我積累,我快樂”,這是孩子們的心聲。
二、應用閱讀中的積累,搭建“讀”與“寫”的橋梁
豐富的積累,大量的課外知識,為學生的寫作儲備了足夠的“資金”。要使閱讀得于升華,還得在博采眾長的基礎上,勤加練筆。
(一)寫自己的讀書體會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隨著閱讀量的增加,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漸加強。每個學生都是一個鮮活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理解,所以讀完一本課外讀物或是一個故事,往往會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這時,教師要趁熱打鐵,引導學生把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所見、所思、所想用筆頭傾瀉出來。在學了課文《愛如茉莉》后,學生被里面的細節(jié)描寫深深地打動了,讀了一遍又一遍。于是,我便因勢利導,讓他們也回想一下生活中的細節(jié)并寫一寫。學生很樂意地進入了老師創(chuàng)設的寫作“圈套”,生活中曾被忽略的“細枝末節(jié)”充盈心中,躍然紙上。
(二)運用積累,發(fā)揮想象,串詞成文
兒童最富于想象,他們常常通過異想天開的想象,描繪出一個個神話般的世界,編出許許多多生動有趣的故事,這點是我們成人都始料未及的。合理地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也是學生習作的一個亮點。如一次在交流“日積月累”本時,我發(fā)現“迫不及待”“無可奈何”“饑餓”這些詞的摘錄率極高。心想:如果學生能把這些詞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會有多么興奮。于是我靈機一動,設計了一個寫作題目:用上“迫不及待”“無可奈何”“饑餓”等詞語,發(fā)揮想象,編寫故事。結果,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躍然紙上。
想象讓學生的思緒飛揚,一個個富有創(chuàng)意的故事情節(jié)一一展現在我們眼前。課外閱讀中的積累又使情節(jié)變得具體、生動,像給文章披上了一件華麗的外衣,增添了許多生趣。
(三)放開手腳,自由表達
語文課程標準在作文方面倡導的最重要的理念是:為學生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習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
作文就是寫話?!拔沂謱懳铱冢沂謱懳倚??!敝挥袑W生熟悉、感興趣、有表達愿望的內容,才能激起他們的寫作動機和熱情,從而真實地將它表達出來。所以我從一年級開始起,引導學生寫日記,我覺得這是引導學生自由表達的較好方法。許多學生無形之中根據自己閱讀的故事進行了仿寫,甚至續(xù)寫、改寫,雖然有時寫得比較“蹩腳”,但學生愛寫、愿寫,對此還樂在其中。有的學生還與故事中自己喜愛的角色進行了心靈的對話。課外閱讀讓學生的日記動了起來,活了起來,在一次次自由表達中,學生的寫作水平突飛猛進。
一篇課外閱讀是一個美麗的童話,學生在課外閱讀的基礎上,描繪出了屬于自己的童話。充分發(fā)揮課外閱讀的作用,讓學生在寫作中自由馳騁吧!
作者簡介:黃秀蘭,女,1972年生,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人,本科學歷,安徽省特級教師,主要從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研究,現任職于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城關小學。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