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豐良鎮(zhèn)實驗小學 譚超華
“立德當表率,樹人為根本”這八個字讓我想起了大學時,語文思維培育學冉正寶教授對我們說過的一句話:無德無能是廢品,有能無德是危險品,有德無能是半成品,有德有能才是正品。我的學生將來是要走上教師工作崗位的,所以我殷切地希望你們是有德有能的正品!從那一刻起,我內心深處對于一個合格教師(正品)的定義就是“德才兼?zhèn)浞綖閹煛薄?/p>
是的,“以德立教”是我們的教育理念之一,我們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既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更是肩負著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的重任。因為教育是充滿著生機的鮮活過程,是人與人心靈的相遇和對話,這是我現今最切身的體會。這學期我擔任實驗小學401班的語文教學工作,開學初班里轉來一個來自農村的楊基怡小姑娘,她看起來很乖巧,又坐在第一張桌子,上課時很自然地被我第一個叫起來回答問題,可班里卻頓時鴉雀無聲,大家都像是在屏住呼吸似的等待她的回答,而她呢,滿臉通紅,低頭不語,拼命地揉搓著課本,我突然潛意識地感覺到了她的“與眾不同”,微笑著示意她坐下,然后裝作若無其事地叫另一個學生回答。課后,她的同桌小聲地告訴我她是個聾啞的孩子,我的心中頓時掠過一絲愧疚。第二天,我便在課間活動時間里找?guī)讉€學生談心,讓她們平時多關注她,幫助她,然后很自然地跟她一對一地“聊天”。通過我倆的字條式問答,我了解到她的聾啞是小時候生病所致,家里有個不怎么喜歡她的哥哥使得她總感覺孤單,爸媽在農村干活,家境一般。因為她的坦誠,我表揚了她,并告訴她聾啞并不可怕,更不用感到孤單,因為在學校她可以得到更多同學和老師善意的關愛,只要自己積極向上,努力學習,一樣可以成為品學兼優(yōu)而又受歡迎的好孩子。自這次聊天后,她變得開朗了許多,才那么幾天時間就跟班里很多同學混得很熟,做作業(yè)時也總能把字寫得工工整整,不懂的還會發(fā)信息或寫字條向老師咨詢。楊基怡的轉變又一次讓我體會到了教學工作是種享受,而不是種勞役!
當然,一個教師要想達到教育的理想,就必須“德識相長”,不斷地學習,盡可能地讓自己擁有足夠豐富的知識、足夠寬闊的視野和足夠靈敏的思維,從而彰顯人格魅力,使學生能“親其師,信其道”。因為在今天這個信息時代,可學的途徑很多,現在的孩子已經不只是“十五而志于學”了,他們所知道的知識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所以,作為學生,他們對老師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他們能夠容忍老師的“苛刻”但不能容忍老師的“無能”。記得上大二那年,班里同學們最喜歡上的課就是古代文學課,課前我們總要跑閱覽室好幾遍去查閱相關的資料,預習一遍又一遍,唯恐在課堂上回答不了老師提出的問題而感到遺憾,因為古代文學課的郭真義老師在課堂上給我們的感覺就是他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只要提出一點課題,就能扯出一段令我們大開眼界的古代文學故事。在課堂上,他是那樣的輕松自如,談笑風生,博學多才,指揮若定,仿佛一切都是信手拈來。聽這位可敬的老師的課,如沐春風,整顆心都亮起來了,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打從心里佩服郭真義老師,才會作好充分的準備,以一顆殷切的心盼望著上他的課,更以一顆著迷的心,在老師的課堂上賣力表現自己,只為讓這樣的一位老師能記住自己…這一切都因在我們眼里郭真義老師就是個德才兼?zhèn)涞摹罢贰?。郭老師還是一個古典文學的癡迷者,他給學生的思想就是:在物質文明的今天,古老的東西并不意味著過時,因為智慧、真理是永恒的,歷久彌新的,就像太陽,雖然古老,但每日常新,它不僅賦予人類生命,又帶來光明和希望。那時候,我是多么地想成為這樣的一個老師??!從我的老師身上,我看到了他們追求生命價值的熱切,看到了他們的從容和對于自我的把握,看到了他們內心的定力與信念。他們是真正有德有能的為人師者。
如今,我已經成為了一名教師,雖然時常會有底氣不足的惶恐,但是,因為看到了老師們身上所閃耀的一種理想之光,我就有了方向與自信。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在匆忙、周而復始的工作節(jié)奏中,我相信如果我們能時刻去關注自己內心深處對于學習的需要,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學習機會提升自身,就能真正做到“正其語,美其行,修其身”。我也知道自身的不足之處還有很多,但我會不忘初心,與學生一起成長,不斷努力、不斷充實、不斷進步,努力成為一個德才兼?zhèn)涞暮细竦娜嗣窠處?,成為一個我老師眼中的“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