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濤
摘 要:如何進行物理課堂教學設計是所有物理老師和愛好教育研究的人一直都在思考的問題。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對物理課堂教學設計有了一些認識。下面的內容主要談談對物理教學設計的看法。主要內容是:什么是教學設計?教學設計的主要組成部分有哪些?如何正確理解每一部分的內容?物理課堂教學設計有哪些問題值得注意?怎樣進行合理、科學的教學設計?
關鍵詞:教學設計;內容維度;方法維度;目標維度;以學定教
一、什么是教學設計
1.概念:根據(jù)教學對象、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活動的整體構思。
2.要求:在科學的課程意識指導下進行教學設計:①教學目標:目標多維、具體、可測,關注實現(xiàn)方式的合理性。②教學行為:不刻意追求功能的最大化,更側重功能的最優(yōu)化。③教學效果:不刻意追求短期的外置結果,更注重長期的內化。④教學價值:不僅回答怎么去做,更要回答是否值得這樣去做。
二、教學設計的主要組成部分有哪些
(1)任務分析;(2)教學目標;(3)重點難點;(4)教學資源;(5)設計思路;(6)教學流程;(7)教學過程。
三、如何正確理解每一部分的內容
(一)教學任務分析
1.教材分析
(1)分析教材內容的地位或特點
(2)闡明本節(jié)知識與前后知識的聯(lián)系
2.學情分析:(1)指明學生的心理和思維特點;(2)指出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對于學習新知識的影響。
3.教材特點與學生特征聯(lián)系分析:(1)分析學生原有的學習結構與教學內容中學習結果之間的差距;(2)指出針對學生特征和教材特點所確定的一些教法和學法。
(二)教學目標
1.教學目標內容包含三個維度。
2.恰當?shù)卮_定認知教學目標的層級;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的目標要指出通過什么活動、經(jīng)歷什么過程,獲得什么收獲或體驗。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指最能體現(xiàn)教學目標價值的教學任務;
2.教學難點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存在疑難或容易產(chǎn)生困惑的地方。
(四)教學設計思路
1.內容維度:根據(jù)教材分析的結果,形成教學脈絡,明確縱向思路,并重視操作性。
2.方法維度:根據(jù)學情分析以及教法、學法分析的結果,形成教學層次和環(huán)節(jié),明確橫向結構,并凸現(xiàn)獨創(chuàng)性(藝術性)。
3.目標維度:根據(jù)目標內容細分和能力要求分層的結果,形成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評價一致性的表述。
(五)教學流程
1.教學內容的展開順序;
2.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展開順序。
(六)教學過程
1.情景的設計及其說明。
2.核心問題的設計及其說明。
3.核心活動的設計及其說明。
4.教學資源(包括媒體)的運用及其說明。
5.作業(yè)的設計及其說明。
(七)說明
1.教學任務分析 [?]“教什么”
2.教學目標 [?]“教學任務分析”的結果目標化
3.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的側重點
4.教學設計思路 [?]概括敘述“怎樣教”
5.教學流程 [?]具體說明“怎樣教”
四、物理課堂教學設計中有哪些問題
1.家常課:以考試為導向,追求短期效益。
2.公開課:(1)浮腫病:以教定學,從“專家知能結構”而非“學生知能結構”出發(fā)設計教學,“亮點”“創(chuàng)新”不能落地生根,內化于學生。(2)多動癥:教學活動多,但缺乏豐富學習和深度學習的層次結合,看不到學生深層次思維能力以及經(jīng)歷的錘煉和表現(xiàn)。
五、怎樣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
1.總的原則:以學定教,立足學生需要怎樣學、應該如何學,設計教學。
2.操作要點:備課時最應關注的部分:重點、難點、教學流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邏輯、教學目標(豐富立體)
3.教學設計合理性、科學性的判斷
(1)三維目標是否基本達成?①知識目標應細化、具體化。②過程方法目標可視化。③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是一以貫之的價值追求。(2)課堂整體結構是否邏輯合理、環(huán)節(jié)清晰?(3)重點、難點把握是否準確?強調:重點對教材而言、難點對學生而言。
案例:練習使用多用表教學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情景引入→認識觀察→測量使用→問題探究(1)情景引入,提出課題;(2)觀察回顧,認識多用表;(3)分組實驗,使用多用表;(4)問題探究,運用多用表。
上述教學環(huán)節(jié)邏輯性強,思路清晰,重點內容分組實驗,難點內容探究討論,是一堂合理的教學設計。
參考文獻:
[1]陳剛.物理教學設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施良方,崔允郭.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