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楓源
摘 要: 閱讀教育的開展要根據(jù)學生的認知、心理特點,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自主閱讀的能力,給學生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為以后打開快樂閱讀的大門。
關鍵詞: 小學語文 閱讀教育 教學策略
新課標中關于閱讀的作用,閱讀教學的過程、本質(zhì),閱讀教學的重點,以及學生閱讀方法的掌握、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閱讀量的增加都做了全面的闡釋。隨著新課改對實際教學的指導,閱讀教育應引起一線教師的重視。
一、掃除閱讀障礙,培養(yǎng)閱讀習慣
(一)拼音和漢字相結(jié)合。學好拼音是學生進行獨立識字的重要途徑,一開始就讓學生把拼音和漢字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為今后的大量識字奠定基礎。第一步,加強純拼音讀物閱讀。第二步,指導從拼音向文字過渡。第三步,推薦篇幅短小的純文字閱讀。第四步,關注閱讀群體中的領頭羊。
(二)重視范讀、領讀。一年級第一學期后階段的語文教學主要是憑借拼音識字、學詞、讀文。由于學生的閱讀存在讀句不連貫的障礙,一篇課文讀下來感到很費勁。教師要重視課堂閱讀的指導,選取課文中精彩的句段進行范讀、領讀,讓學生體驗到讀文的樂趣與美感。在領讀的基礎上,放手讓學生自己體驗,識字量大的在借助拼音讀準字音的基礎上,充分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對讀句困難大的學生進行重點指導,使他們與其他的孩子同步提高閱讀技能、體驗閱讀快樂。
二、提供優(yōu)秀作品,拓展閱讀資源
一年級孩子本身的認知面窄,他們還意識不到自己知識的缺乏,教師必須通過多種途徑引起學生閱讀的需求。
(一)根據(jù)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提供適合的課外讀物。我們在給初入小學的兒童提供課外讀物時,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①文字量不大,篇幅短小,教育味道不是太濃,有趣味性和戲劇性。②能反映現(xiàn)代兒童特點。③圖文結(jié)合形式的圖畫書。
(二)發(fā)揮《和大人一起讀》的優(yōu)勢,激勵閱讀?!逗痛笕艘黄鹱x》是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里新增的一個欄目。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教師會把一些閱讀的方法潛移默化地滲透給孩子。如(1)誘“讀”法。讀了《小兔子乖乖》后,再讓學生讀讀有關小動物的其他故事。(2)激“讀”法。在日常教學中,向?qū)W生介紹歷史人物、革命領袖、科學家等的成材之道,鼓勵他們和家長一起翻翻有關這些名人的故事。(3)引讀法:一年級學生的選擇能力還不是很強,教師和家長可以和孩子們一起閱讀好書、一個好故事的開頭,引起他們讀下去的欲望。
(三)利用學校資源,拓展閱讀。2016年本?;I備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標準化學校建設工作,學校著力做好圖書裝備工作,豐富老師和學生的閱讀資源。(1)校領導組織教師清理圖書館陳舊的圖書,添置新書目11400冊,使學校圖書室增添至36800冊,實現(xiàn)生均30冊以上。(2)設置專用的夢想書屋,使實體圖書和電子圖書有機結(jié)合。(3)班級建立圖書角,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圖書天地。(4)采用“流動圖書箱”,由班干部輪流負責圖書的保管、借閱工作。(5)每個年級樓道內(nèi)設立小書架、閱讀桌椅、閱讀墻,讓學生親近閱讀。(6)利用學校宣傳櫥窗、微信平臺、學校網(wǎng)站,交流閱讀感受,反饋閱讀效果。
三、開展活動,激發(fā)閱讀興趣
一年級的小學生,對任何事都充滿新鮮感,有強烈的表演欲望。如果教師在課堂上組織游戲、競賽、表演等實踐活動寓教于樂,使每位學生都能參與,那么學生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結(jié)果。(1)在班中可以設立“閱讀小紅花”,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每天讀一點課外書,一本書讀完了,可得到一朵“閱讀小紅花”。(2)每兩周舉辦一次的“閱讀展示賽”,朗讀自己讀過的文章、故事,把課外閱讀中看到的童話、寓言、故事等講給其他同學聽,展示合格,即可得到一朵“閱讀小星星”。(3)每逢周五午的自習課就是讀書課,在這節(jié)課中,背誦上周的詩歌,分享這一周的讀書心得,和同學共享自己最欣賞的一本圖書、一幅圖、一段話。(4)每天保證在家有20分鐘以上的課外閱讀(聽讀)時間,利用早晨、中午到校后的5到10分鐘時間提醒學生看書,老師和學生一起閱讀。
四、家校配合,發(fā)展閱讀能力
學校是對學生進行閱讀教育的主陣地,有效閱讀需要教師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指導,兒童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提升,更有賴于學校閱讀教學的有效展開。家庭教育也是學校和社會所不能替代的,家長的閱讀觀念將決定孩子閱讀質(zhì)量的核心,對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和發(fā)展閱讀能力產(chǎn)生有利的影響。在一年級初入學時教師要和家長及時溝通,形成默契,為學生提供寬泛的閱讀場所,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具體可以通過以下幾種形式:(1)借助家長會、家長開放日、家長課堂等家?;踊顒?,教師以“大人”的角色,示范和孩子一起讀書;(2)在教室里開展讀書活動,讓孩子回家后模仿、遷移、演繹教師帶領下的讀書過程;(3)通過班級微信、QQ群等網(wǎng)絡形式,用音頻、視頻的形式展示課堂中指導閱讀的實況,互相交流,互相啟發(fā)。
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自主閱讀的能力,是為小學一年級學生所做的最好的準備工作。注重閱讀教育,有助于對民族地區(qū)普通類學校一年級閱讀教育創(chuàng)造空間,拓展空間,為新課程的進一步深化和完善提供借鑒,為學生打開一扇快樂閱讀的大門。
參考文獻:
[1]黃云姬.我國兒童閱讀教育的現(xiàn)狀及其發(fā)展策略[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12(6).
[2]梅紅.兒童閱讀興趣及其培養(yǎng)[J].江西圖書館學刊,2005(1)。
[3]教育部.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Z].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4]王松泉.閱讀教育學[M].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