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棟梁
(江蘇省平潮高級中學,江蘇南通 226361)
主體性是當下體育課堂教學改革的潮流,也是學生體育本真學習的真正回歸與落實。在主體性體育課堂教學中,師生同為主體,互為同學,共學共長。作為“平等中的首席”,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有著更為核心的使命與責任,必須激發(fā)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疏導學生的體育學習心理,開發(fā)學生的體育學習潛能等。只有學生的身心得到積極、主動、全面的發(fā)展,才能真正彰顯課堂的“主體味”“體育味”。
伴隨著學生年齡和心理的發(fā)展,學生逐步擁有了自己的學習思想、方法、策略。有時候,學生更喜歡自己決定學習內容,自主設計學習內容,這在體育教學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利,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同時,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設計,讓其學習更具目的性、針對性、計劃性和實效性[1]。
例如,根據近段時間學生迷上呼啦圈的實際情況,教師可以以“玩轉呼啦圈”為主題,讓學生自主選擇、創(chuàng)編體育游戲活動,在興味盎然中改變單一枯燥的運動,營造情緒高漲、積極參與、踴躍鍛煉的課堂氛圍。學生在開放的課堂練習選擇中,積極開動腦筋,除了比誰轉得最快、花樣最多外,還設計了跳圈、跨圈之類的游戲項目。如跳房子、飛躍池塘、穿越山洞、轉“S”彎、跨欄高手等饒有趣味的活動,在諸多活動中,學生的跑、跳的基本體能、體技,得到了充分的鍛煉。
再如設計“勇敢者之路”的游戲,將男女生各分成3組,每組提供3塊仰臥起坐墊、2個跨欄架、4張體操凳、4只跳箱、4個標志物,讓他們自己在起點和終點自主設計障礙,看哪一組設計的方案可以跑得最快。這樣,學生主動參與的熱情得到激發(fā),不再是“教師要我去做”而是“我要做”,并選準最佳路徑。而且,他們的動手動腦能力、隊員間團結合作的能力,隨機應變、挑戰(zhàn)困難、戰(zhàn)勝自我的意志,在主動參與活動和為集體爭光的拼搏中得到培養(yǎng)。
在不斷地設計和實踐嘗試、總結改進中,學生的體能體技、智慧得到充分的開發(fā),自行設計的障礙物放置次序和距離方案不斷被推出、被嘗試、被推翻、被再設計,原本單一枯燥的各項跑、跳、跨的練習,此時此刻卻變得興味盎然,學生樂此不疲,雖然熱汗直流,卻毫無怨言。
最后的實戰(zhàn)比賽,既是智慧的比拼,又是精神意志的磨礪和體能體技的競爭。每個學生都竭盡全力,在大家的吶喊助威聲里戰(zhàn)勝自我,超越自我,感受成功和突破后的愉悅。最后,教師可以再附加上學生的獲獎者感言、冠軍隊方案設計的過程和創(chuàng)意說明,以及對小組內貢獻最大隊員的肯定,再次將活動推向高潮。
學生的體育學習不僅是知識的比拼,更是意志的較量、心理素質的PK。在體育學習中,教師可以發(fā)現一些學生存在著“習得性無助”的學習心理,而其主要成因是學生體育學習的“習得性障礙”。如何疏導學生學習的畏懼心理,讓他們對一些體育學習項目進行“系統脫敏”?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運用多種策略,如“進門檻法”“替換器材法”“移動目標法”等。系統脫敏,讓學生逐步克服膽怯、恐懼的體育學習心理,使得他們形成相信自我、主動挑戰(zhàn)自我、超越自我的生命勃勃發(fā)展的學習樣態(tài)[2]。
在進行跨欄跑的教學時,很多學生一跑到欄架旁就不由自主地停下來,有些雖然越過去了,但卻是蹦、跳過去的。問他們是什么原因,有人說是怕,有人說不知道怎么跨。確實,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諸多生活經驗的積累,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越來越強,對外界事物本能的防范意識越來越高。當他們看到別人或者自己不小心碰在欄上而摔跤時,這種擔憂意識就會更濃,自然在跑到欄前就下意識地停下來跨過去[3]。
怎樣消除欄架帶來的心理影響呢?大家各抒己見。他們有的提出降低跨欄的高度,有的提議用一根棒代替跨欄,有的建議換成皮筋。這時教師可以將幾種方法在場地上設計出來,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器材進行規(guī)范動作的練習。因為少去了真欄架的恐懼心理,他們都非常放得開,動作漸漸標準、規(guī)范化。在有了一定的把握之后,再選擇下一個器材練習,直至最后過渡到真欄架的跨欄。這樣學生的畏懼心理得到釋放,課上越跨越有勁。
體育教學中的“示弱”是一種教學藝術,而不是教師無能的表現。示弱是體育教學的一種策略、一種智慧、一種風格。主動地示弱,不僅能夠活躍課堂學習氛圍,給課堂帶來新鮮的教學元素,而且能啟發(fā)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深度思考、深度探究。有時候,示弱還能化解尷尬,化認知沖突、認知矛盾為認知動力。因此,有策略性的示弱,往往能夠成為課堂教學中的一道道亮麗風景[4]。
教學“前滾翻交叉轉體180°”的挺身跳動作時,很多同學能很快地對這一系列連貫動作充滿興趣,但在具體練習時卻比較隨意,滿足于形似即可。為此,筆者故意挑戰(zhàn)他們:“下面,老師來和大家比一比,我們先請所有的女同學打分,男生先向我挑戰(zhàn),看誰得分高?!迸瑢W個個興高采烈,男同學卻顯得局促不安,因為在他們的想象中,老師是戰(zhàn)無不勝的。在完成這一動作時,筆者故意輕輕地抱住雙腿,起身時的交叉轉體180°加挺身跳的動作故意搖擺了幾下。這一下,所有的同學都嘰嘰喳喳地說開了,評頭論足的意味很濃。這時可以讓幾個同學做代表發(fā)言。他們紛紛指出剛才的不足。這時再讓男同學出列挑戰(zhàn),他們明顯信心十足。事實也證明,他們“站到了巨人肩膀上”后的極大成功。在一陣喝彩聲中,筆者主動檢討自己的不足,并認真地將這一系列動作連貫地再做了兩遍,最后總結:“老師的進步,離不開剛才大家的建議和指導。其實,只要我們多動腦,多吸取別人的意見,就可以把任何一件事做得更好!現在我們繼續(xù)練習,相信大家都能得到滿分!”同學們個個摩拳擦掌,神采飛揚,剛才的應付、隨意蕩然無存,好幾個小組還互相幫助,互相糾正,互相評分,一個比一個練得投入、練得高質。
傳統的體育教學,規(guī)訓有余而自由不足。由此,體育課堂氛圍顯得單調、呆板、沉悶,嚴重影響學生身心地健康發(fā)展。主體性的體育教學追求師生的民主、平等,追求學生體育身心地自由舒展。在教學中,教師只有活躍課堂氛圍,善于觀察和調控學生學習情緒,才能激發(fā)他們的體育學習興趣,疏導學生的體育學習心理,開發(fā)學生的體育學習潛質。
[1] 瞿紅云.基于課改背景下的高中體育教學模式探究[J].體育世界(下旬刊),2013,(02):111-112.
[2] 鄭家梅.初探課外活動對高中體育的促進作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5,(16):76.
[3] 王慎.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多媒體應用優(yōu)勢探究[J].中學教學參考,2017,(24):52.
[4] 徐沂.高中體育中培養(yǎng)學生體育素養(yǎng)的三點嘗試[J].新課程導學,2017,(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