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袁壽芳
試談小學班主任工作中提高德育有效性的策略
?江蘇/袁壽芳
古人云:“蒙養(yǎng)之始,以德育為先?!笨梢姷掠ぷ魇菍W校工作的根本。小學生正處在人生的可塑階段,這個時間的一切行為、習慣和思想品質非常有可能決定一個學生的一生。因此,我們班主任必須抓好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將來不走“彎路”,使學生將來成為一個積極向上、正直樂觀、品德優(yōu)秀的人。從班主任工作的現狀來看,很多教師雖然都非常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但是,當前的學生德育教育工作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沒有能密切的聯系,單純的依靠自己的口頭說教,沒有真實性、可行性和可見性,學生參與的熱情不高,接受不快,做得不到位,嚴重制約了德育教育的效果。
如果要想學生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規(guī)范的品行,班主任就應重視從小學生身邊的現實的小事做起。我們不妨可以從學生身邊的環(huán)境入手,創(chuàng)建優(yōu)質的德育教育環(huán)境,使學生能夠在優(yōu)質的德育氛圍的熏陶下,潛移默化、自覺的形成規(guī)范的品行和良好的品德。第一,在班級的走廊上專門開辟一個欄目作文德育宣傳欄,讓學生把相關德育方面的優(yōu)質圖片、優(yōu)秀的文章等展示在板報宣傳欄里(定期更換),讓學生每天經過時都能看到有關道德品質的要求并以此來督促自己、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第二,利用教室的黑板報這個陣地,給學生開辟專門的有關德育教育的板塊。在這板塊中,可以有國內外德育的相關報道,也可以是班級中、學校里的好人好事,這樣以優(yōu)秀的故事、感人的情節(jié)來教育學生。第三,班級里可以辦一份德育手抄報,定期發(fā)行,讓學生閱讀,以讀受教。這樣,就能使班級中的學生被濃郁的德育教育氛圍所籠罩,班主任也無需多言,一些優(yōu)秀的事跡、一些行為規(guī)范就在無形之中深入學生的心田,收到“不教而教”的效果。
在德育教育工作的過程中,班主任的啟引作用是不容小視的,是毋庸置疑的。我們班主任可以利用一些重大節(jié)日來引導學生,召開專門的主題班隊會,讓學生清楚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事能做,哪些事該做,哪些是不能做,這樣使學生明確自己的言行方向,同時在班主任的教育和幫助下,學生定會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比如,我們?yōu)榱思ぐl(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可開展各種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比如在慶祝國慶時,我們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給學生視頻展播幾次重大的閱兵和升旗儀式,組織學生開展專題班隊會,主要圍繞幾次閱兵活動,讓學生談談自己觀看視頻后的內心感想。第一,師生共同回憶閱兵活動中精彩的片段,我告訴學生:我們國家發(fā)展和壯大國防力量,主要是為了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wěn)定,為了維護國家的安定團結、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和幸福。提問:通過觀看視頻,視頻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些片段?你有什么感想?在我的啟引下,有的學生講: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抗戰(zhàn)的老戰(zhàn)士,他們的英雄壯舉深深的感動了我,使我覺得我們今天的好日子、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應好好讀書,不斷追求進步,將來報效祖國。還有的女生說:我看到閱兵方陣的那些女戰(zhàn)士,她們一個個英姿颯爽,她們向世界展示了我國女兵的風采和良好素養(yǎng),我也要勤奮學習、鍛煉身體,將來我也要像她們一樣當一個光榮的女戰(zhàn)士,保衛(wèi)祖國。就這樣,讓學生各抒己見,讓他們在交流之中激發(fā)和培養(yǎng)了他們熱愛祖國的真摯情感。
學生每天的生活都與他們各自的家庭分不開的,都與社會、學校離不了的。為了能使德育教育更有成效,我們必須引導學生關注學校、社會生活,同時我們自己也要用心去發(fā)現生活的中一些實例,讓學生結合這些事例說說自己的看法,這樣才能把德育教育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的、有機的結合起來,真正實現德育教育的內化。
為了對學生進行相關的社會公德方面的教育,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的時候,可以適當結合一些社會現實中的真實事例,組織學生進行分析、討論和交流。比如:路邊“跪求”問題。我利用視頻給學生播放:一個似乎“殘疾”的年輕人在道路側邊跪著給路人磕頭,旁邊躺著一個被子蓋著的老人,老人似乎生命垂危……大凡路過看到的行人都5角、1元的給了他們??墒?,等到晚上10點多時,小伙子和那個老人精神抖擻,站了起來,開心地離開了。當學生看了這段視頻后,我們讓學生先思考,再說說自己的感想,同時組織他們討論面對這樣情況,我們該怎么做?有的孩子講:這種行為,十分可惡,他們欺騙了人們的心,欺騙了我們的情感。有的孩子說:這個小伙子就是騙子,沒有良心,缺乏應有的公德心,我才不會給他們錢呢!……接著我引導學生作深入的探討:面對這些職業(yè)的乞討,大家都很寒心、傷感,那么是不是因為這些人,我們就要放棄社會公益呢?就要拋棄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呢?假如你是地方領導,你該怎么做呢?我們應該怎么盡我們的能力去傳播社會正能量呢?就這樣再次組織學生討論。有的學生說:我們自己要首先學會去判斷,看看是不是真實有困難的,看看是不是職業(yè)乞討的。有的學生說:這需要社會對此加以監(jiān)管,……有的學生說:我們應該善待他人,去關心真正需要關心的人。如此的討論活動,使學生逐步認識了社會中的真善美、假惡丑,提升了學生的社會意識和德育教育的效果。
總之,作為小學的班主任,我們不能因為學生小,就不重視這項工作。我們應該牢固樹立:一切良好的行為和美好的心靈都得從小培養(yǎng)的思想,在自己平時的工作中注重學生的德育教育,給學生指明人生前進的方向,努力使每個孩子都能成為一個品德優(yōu)秀的人,這樣學生的明天才會更加美好。
江蘇省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東沙湖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