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海燕??
摘要:
“中國好家風”是指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的、體現優(yōu)秀傳統家風特質的、承繼革命紅色家風的、與當下社會家庭生活相適應的當代家風。中國好家風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存在著共時性、互動性與統一性,二者存在著資源關聯、價值關聯、實踐關聯。探討中國好家風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資源滋養(yǎng)機制、價值涵養(yǎng)機制和實踐弘揚機制,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落細、落小、落實。
關鍵詞:中國好家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聯機制
DOI:10.15938/j.cnki.iper.2016.05.008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749(2016)05-0036-05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的、體現優(yōu)秀傳統家風特質并承繼革命紅色家風的、與當下社會家庭生活相銜接適應的“中國好家風”是當下家風建設的現實訴求。立足中華傳統文化豐厚的家風、家教、家訓資源,做好傳統家風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培育“中國好家風”,必須認識到中國好家風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的共時性、互動性與統一性。探討中國好家風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的資源關聯、價值關聯和實踐關聯,形成相應的資源滋養(yǎng)機制、價值涵養(yǎng)機制和實踐弘揚機制,既是對當下家風建設現實訴求的回應,也是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機理的深入研究,從而有效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落細、落小、落實。
一、資源關聯:中國好家風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資源滋養(yǎng)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重在“涵養(yǎng)”,即充實、滋養(yǎng)、養(yǎng)護的一種正向、有益、柔性作用。[1]首先,博大精深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資源,提供了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源頭活水。源遠流長的家風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元素,厚重的家風、家訓、家教資源不乏“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價值主題,是滋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厚重的傳統家風資源。其次,革命先烈、共產黨人在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和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一心向黨、忠貞不渝、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廉潔奉公,譜寫下可歌可泣的歷史篇章,也留給我們寶貴的紅色家風資源,是滋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亮麗的紅色家風資源。再次,當代共產黨員、時代楷模在社會主義改革開放進程中身體力行、以身作則、嚴格治家,表現出風清氣正的家風風貌,他們的家風事跡不失為滋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鮮活的當代家風資源。
1.資源篩選機制
篩選機制即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價值引領對浩瀚豐厚的傳統家風資源進行淘選,取其精華。圍繞“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主題,通過繪本、漫畫、微信、動漫等為大眾所喜聞樂見的形式傳誦家風,讓歷史中的家風資源鮮活起來,從而形成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資源滋養(yǎng)。
一是愛國家風資源。中國傳統道德的核心和本質是公私之辨,“奉公盡忠”是其根本要求,也孕育中華文化“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天下胸懷和浩然正氣。傳統家風的根本價值取向正是這種“奉公盡忠”道德理念和家國情懷。有人曾做過調查:隨意抽取清代14省30份宗譜,在其456條族規(guī)中,有關報效國家的內容就有54條[2];岳母刺字“精忠報國”的家教故事代代相傳。這些家訓記載、故事傳述都可以成為今天“愛國”主題的家風教育資源,滋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愛國”理念。二是敬業(yè)家風資源,主要體現為廉潔敬職家風。范仲淹不但自己清廉忍窮敬職敬業(yè),還特別注重教育孩子學會“忍窮”,甘于清貧,其后人也多德才兼?zhèn)?、受人稱頌[3]。包拯家訓,“后世子孫仕官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后,不得葬于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仰工刊石,豎于堂屋東壁,以詔后世”[4]得其后人身體力行,形成包家獨特的孝肅、嚴苛的敬業(yè)家風”。這些資源對今天的領導干部做到守廉敬業(yè)具有非常突出的史鑒意義。三是誠信家風資源。《朱子家訓》強調“事師長貴乎禮也,交朋友貴乎信也?!盵5]《顏氏家訓·名實》載:“誠于此者形于彼。”“人之虛實真?zhèn)卧诤跣?,無不見乎跡,但察之未熟耳。一為察之所鑒,巧偽不如拙誠,承之以羞大矣?!盵6]守誠守拙,言之切切可謂用心良苦,對于應對當下的集體浮躁不失為很好的借鑒。四是友善家風資源。友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家風家訓更是極力教化友善?!额伿霞矣枴方虒б獡裆朴H善,“是以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7]。《朱子家訓》更是諄諄教誨,“人有惡,則掩之;人有善,則揚之”、“勿損人而利己,勿妨賢而嫉能”、“勿稱忿而報橫逆,勿非禮而害物命”[8]。清代宰相張英位居高官奉勸家人與鄰為善的故事更是傳誦至今,“六尺巷”也成為世人心中的道德標志。
總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弘揚不可能完全另起爐灶,發(fā)揮家風文化精華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聯通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和文化根基,決不是對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指導地位的否定,而是重在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相銜接,重在充實和滋養(yǎng)。
2.資源吸收機制
資源吸收機制就是要從紅色家風資源中吸收精神財富滋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中國共產黨人以自己的行動、鮮血和生命,為我們樹立了崇高的道德豐碑,也留下了可歌可泣的紅色家書。年僅28歲就為革命事業(yè)英勇就義的夏明翰在獄中給母親寫的遺書令人蕩氣回腸:“親愛的媽媽,別難過,別嗚咽,別讓子規(guī)啼血蒙了眼,別用淚水送兒別人間。兒女不見媽媽兩鬢白,但相信你會看到我們舉過的紅旗飄揚在祖國的藍天!”[9]我軍著名高級將領左權曾在1937年給叔父的家信中寫“我犧牲了我的一切幸福為我的事業(yè)來奮斗,請你相信這一道路是光明的,偉大的?!盵10]戰(zhàn)士馮庭楷在給家人的信中寫道:“災難深重的中國少衣無食者,不僅咱一家,弟這幾年來正是為了自己,為了這饑寒的一群,奔波奮斗?!盵11]之后不到半年,他便英勇犧牲在解放戰(zhàn)爭的戰(zhàn)場上。這一封封的家書都為我們展示先輩們在革命年代舍小家為大家、始終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而奮斗的理想信念追求,是愛國、敬業(yè)的最憾人寫照。和平年代,一代共產黨人的紅色家風更是可鑒日月。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都是克己奉公、清正廉潔、嚴格要求子女家人的典范。“老老實實把屁股放在老百姓這一方面,坐得端端的?!盵12]“端正黨風從自己做起,從嚴格要求家屬做起”是習仲勛的家風?!伴_懷天下事,不言身與家”是曾志一生光輝品格和嚴格的紅色家風的寫照。[13]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祿不允許子女搞半點特殊,再困難也不允許妻子向組織討要救濟。直到今天,“艱苦樸素、不搞特殊”仍是焦裕祿后人克守的焦氏家風。[14]共產黨員優(yōu)秀家風真切詮釋了“愛國”“敬業(yè)”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今天,要大力宣傳紅色家風。我們永遠不能忘記自己是從哪里走來的,把紅色傳統基因一代代傳承下去、血脈永續(xù)。
3.資源充實機制
改革開放新時期,世情、國情、黨情發(fā)生深刻變化,面對“考驗”、“危險”的挑戰(zhàn),共產黨員的家風建設再次成為引領社會風尚的風向標。雖然在黨員干部隊伍中出現的一些忽視家風、淡忘家訓甚至“全家腐”的家族式腐敗現象令人痛心,但我們也應該看到,一大批黨員干部在立家規(guī)、正家風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帶頭作用,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始終保持著共產黨員的先進性,不斷成為好家風建設的領跑者。已故的貴州省赫章縣海雀村黨支部書記文朝榮帶領干部群眾脫貧致富,幾十年如一日,舍小家顧大家,用生命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并深深影響他的家人[15]。其家風中蘊含著深厚的群眾意識,充分展現了家庭在傳承核心價值上持久而堅韌的力量。黨的好干部鄭培民始終把“做官先做人,萬事民為先”作為行動準則,不給別人以送禮的“由頭”,不給自己以受賄的“理由”,不收與權力沾邊的錢財。新時期像文朝榮、鄭培民這樣的好干部好黨員不勝枚舉,他們塑造了時代楷模的群英譜,撐起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的“蔚藍天空”,也成為以好家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真實寫照。當前,“廉潔齊家,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已列入《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莫用三爺,廢職亡家”是時常響在領導干部耳邊的沉重警鳴,推動領導干部把齊家做為“能不能當官”的前提條件、“是不是個好官”的檢驗標準。資源充實機制就是要用好這些鮮活素材,把他們一心為群眾的親民愛民事跡宣傳好,把他們“愛妻有界、愛子有節(jié)、孝老有則,幫戚有度”的家風故事講解好,使其成為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鮮活現實資源。
二、價值關聯:中國好家風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涵養(yǎng)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要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fā)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中國好家風的建設必須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價值引領,這既是當前家風建設的價值訴求,也是中國好家風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價值關聯的客觀體現。中國好家風建設必須倡導“愛國”“ 敬業(yè)”“ 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表現為中國好家風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涵養(yǎng)和價值認同。
1.價值認知機制
中國好家風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涵養(yǎng),一是要正確認知傳統家風,統籌繼承和批判兩種視角。源遠流長而又獨具特色的家風教育,是我們的文化基因,家風乃民風、國風。近代以來,在激進革命的浪潮中,傳統家風家教被人們當作封建禮教一樣的東西遭到否定和拋棄而漸行漸遠,傳統資料被塵封高擱或肆意破壞,不能否認,在拋棄家風的同時,人們也丟掉了不少修養(yǎng)身心、安身立命的人生智慧和人格培養(yǎng)、道德教化的家庭教育的重要資源。改革開放新時代以來,隨著日益強大的國力和不斷提升的文化自信,我們愈發(fā)重視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遺產,這對于我們曾經的拋棄是很好的彌補。但是,也應該看到,當下一些功利的讀經熱對傳統家教、孝道存在著絕對化的認知傾向,家風建設還存在迷茫和誤區(qū)。要通過宣傳教育讓每一個中國人都深諳家風、家教的重要性以及中國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關于家風、家訓的悠久歷史。同時,中國好家風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涵養(yǎng),必須在家風建設中自覺認同“愛國、敬業(yè)、誠實、守信”的價值理念,拋棄傳統家風中封建、世故和狹隘的部分,諸如“愚忠愚孝”“三從四德”“親親相隱”“宗族家法”這些不合時宜的理念都要丟到歷史的垃圾里,一定要從批判的角度厘清家風建設的基本訴求。二是要大力弘揚紅色家風。在救亡圖存的艱難過程中,紅色家書在硝煙炮火中流離散落,更加彌足珍貴,要大力宣傳紅色家書,加強紅色家風的學習教育,把關于家風、家書的認知貫穿并融合到國民教育的各個層次。三是要正確評價當前家風建設現狀。盡管生活方式發(fā)生了巨大變化,我們依然重視家庭和家教,家庭更加認同社會主流價值觀念,家庭成員在清新和諧的家庭倫理關系感受家風的沐浴成長公民人格。
2.價值對接機制
運用用傳統家風精華資源,弘揚紅色家風精神,蘊育中國好家風內涵,對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念。傳統家風蘊含的立德修身、謙敬禮讓、仁愛和諧、堅守誠信、力戒貪腐的價值理念,父慈子孝、夫義婦順、兄友弟恭、和睦鄰里的家庭倫理,在中華民族的漫長發(fā)展歷程中始終產生深刻影響,經過歷史的淘洗總體上屬于傳統道德精華。另一方面,革命紅色家風蘊含的理想至上、愛黨愛國、服務人民、修身自律、從嚴治家、保持節(jié)操、廉潔奉公的價值理念早已成為民族的道德認同,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不但有利于我們堅定理想信念、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而且特別有助于引導人們向上向善的道德行為。這些都是不可忽視的、超越時代的、可繼承的并且需要我們大力弘揚的優(yōu)秀遺產,也是對中國好家風內涵的詮釋,堪為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價值寶庫,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起到價值涵養(yǎng)作用。
3.價值轉化機制
對于傳統家風中的一些價值要求,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需要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和表達形式,實現“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使之能夠體現中國好家風的價值從而實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涵養(yǎng)。例如,傳統家風的精忠愛國理念,既有舍小家顧大家重視整體的道德優(yōu)勢,又有封建愚忠糟粕的成分。傳統“家國同構”思想產生于封建社會,具有與邏輯現實性脫節(jié)和過于個人和社會理想化等缺陷,但對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啟示和指導意義不容否認、忽視。[16]家國同構、修齊平治傳統家風思想需要揚棄繼承,轉化為新時期的愛國主義理念,是愛祖國與愛社會主義的統一,實現家國情懷的升華。其次,傳統家風中的“敬業(yè)”,多是恭敬奉從、清廉為官,既閃爍著一定的民本思想的光亮火花,也隱蘊著效忠朝庭、伴君如伴虎的心理灰暗。今天的敬業(yè),既是對傳統清廉家風中嚴于自律、愛民為公的思想價值的繼承,也是對其“全國對一君”這種愚忠思想的拋棄,迎來的是為民服務、忠于職守的坦蕩和快樂。再次,傳統的誠信、友善理念都需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全面依法治國的新型社會關系的要求而賦予新的時代內容,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熔鑄成家庭、國家和民族奮發(fā)向上的正能量,涵養(yǎng)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4.價值強化機制
中國好家風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涵養(yǎng),要借助于家庭教育和情感教育的突出優(yōu)勢,強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必須通過自覺的家風梳理進行價值強化。我們當下的每一個家庭,只要向上梳理,還原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幾代人的生活歷程,一定會看到時代宏觀背景對人生的影響,也一定會感受到今天小康生活的來之不易,會更加明白我們每個人都是處在歷史的鏈條中而不是孤立的存在。有了這樣的梳理,每個人都能把個體融注到國家和民族之中,自然升騰出“愛國”理念,就會少些無謂的抱怨和戾氣,抑制歷史虛無主義的惡劣影響,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和文化自信。這就是中國好家風的意義,它有助于強化“愛國”的核心理念,克服愛國主義教育“只見理論不見人”的弊端,使其落實在家庭教育的真實細節(jié)而不只是出現在學校教育的宏大場面當中。同樣,“敬業(yè)”“誠信”“友善”的家族故事對每位家庭成員都是最有效的勵志雞湯,在家風的陶冶中強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認同。
三、實踐關聯:中國好家風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弘揚
中國好家風具有現實的具體實踐形態(tài),體現在家庭成員的日常行為中。在今天,培育好家風的過程就是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落細、落小的踐行過程。好家風實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弘揚和踐行,表現為弘揚機制:
1.家長示范機制
好家風的形成有賴于好家長,好家長是自覺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具有家風傳承責任意識的有擔當的家長,是落實中國好家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鍵因素。首先,家長的言傳身教、以身作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家庭成員具有重大影響力,好家風里出好公民。其次,發(fā)揮家教感化作用。家庭教育首先要及早扣好人生第一顆紐扣,這是方向的把握和價值的引領,決不能失之偏頗。家教感化強調動之以情,真情所致而不能居高臨下以勢服人;強調常態(tài)化堅持而不能處于缺失狀態(tài),自覺擔當起家庭育人責任當不能把教育責任全部推托給學?;蛏鐣?。
2.家風約束機制
發(fā)揮家風的自律約束功能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家風是家庭文化,好家風就像春風沐林細雨潤物,柔而彌堅,熏陶、拘束著家庭成員的人格向善向上的發(fā)展方向,成為能夠服務社會報效國家的有用人才。同時,在抵抗外界不良誘惑面前,好家風具有不可低估的約束力量。當今的社會,應對市場經濟和多元價值觀沖突的不利影響,尤其要發(fā)揮家風的約束功能?!安荒芙o祖上丟臉,不能給親人抹黑”的樸素情結,比一般的制度規(guī)范更有力,這是親情的規(guī)范;為了親人的幸福,要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加敬業(yè)有為,比一般的宣傳教育更加有效,這就是家風的力量。
3.家書激勵機制
強調通過家庭成員的互動凝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共識。古時的家書家訓是其家風門風的重要載體,今天,家書更多地被電子家書、微信家書所代替。即便家書已蛻變?yōu)槲⑿帕奶斓男问?,只要意識到這是在互聯網平臺上書寫家書,這樣的聊天依然可以發(fā)揮很好的激勵作用,凝聚家人的價值共識。在家書互動中,聊家事,曬家譜、理家風,長輩發(fā)揮主導作用激勵家人向上;聊國事,對話時政熱點,發(fā)表意見,即便判斷相悖、觀點相佐,親情使然足以讓雙方有耐心兼聽明辨達成共識;聊天下事,關心國家命運,相互提攜共同描繪“中國夢”。
4.節(jié)俗強化機制
利用節(jié)日的家庭團聚進行價值強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節(jié)日里人們回歸家庭、親人團聚、禮俗紛呈,正是在享受親情沐浴家風中強化精神價值理念的絕佳時刻。春節(jié)、清明等傳統節(jié)慶日里祭祖思源,可以凝聚每一個家庭愛國愛家的精神向往。不管是“睦鄰節(jié)”里的美食共享還是“端午節(jié)”時的龍舟賽拼,無不展示著睦善友鄰的精神風貌。“五一”勞動節(jié)可以給我們提供自強不息、愛崗敬業(yè)的能力展示平臺。在國慶節(jié)、抗戰(zhàn)勝利紀念日、烈士紀念日里,以家庭為單位的紀念活動同樣具有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獨特優(yōu)勢。
5.家?;訖C制
強調家庭與學校形成育人的合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糾正二者的價值偏離,學校教育必須注重家庭美德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家風梳理中意識到家庭角色的重要,有望在未來的家庭中成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力量,也就是學校教育要關注到未來合格家長的培養(yǎng);家庭教育也要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調價值引領和德性培養(yǎng),走出分數依賴的功利化家庭教育誤區(qū),發(fā)揮家風的人格涵育功能,自覺認同并主動配合學校的價值觀教育,二者形成合力幫助青年扣好人生第一顆紐扣。
6.家社聯通機制
以社區(qū)、村鎮(zhèn)為主導統合各方面資源,使家庭建設始終保持正確取向。社區(qū)里的家庭構成是多層次的,有黨員干部家庭、普通職員家庭、低收入貧困家庭、甚至單親家庭等等。聯通機制旨在形成一個大平臺,先進性與層次性結合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這種聯通包括來自社區(qū)對家庭建設的評價,來自單位對家長德行的反饋,以及婚姻家庭相關法律的制約,形成以家庭美德建設為核心綜合了職業(yè)道德、社會公德、個人品德的大考量,在家庭、社區(qū)、單位之間形成互相評價的通道,形成“敬業(yè)、誠信、友善、廉潔”的上善綜合力量。
7.社會獎賞機制
通過輿論褒獎、榮譽評授、物質獎勵等形成全社會爭做好家長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氛圍。首先,做好頂層設計,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生活“全民聯動”的實踐模式,營造“人人都參與、家家好家風、事事正能量”的社會氛圍。其次,主流新聞媒體發(fā)揮輿論引導作用,樹立中國好家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進典型,通過“最美”評選,評選出好婆婆好媳婦、最美公仆、最美孝子、身邊的好人等最美人物,讓那些好家風傳承做得好的家庭得到社會輿論的褒獎和實在的物質幫助。再次,要大力宣傳黨員干部好家風形象,形成榜樣示范的巨大推動力量。
8.法律保障機制
以中國好家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離不開法律法規(guī)的保駕護航?!稇椃ā反_立自由、平等、法治理念是家庭建設及家庭倫理關系確立的基本依據。《婚姻家庭法》保護家庭成員合法權益,倡導婚姻自由、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原則,《反家庭暴力法》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關系。這些法律規(guī)范是中國好家風建設的重要保障,保護我們在和諧文明的家庭關系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缎谭ā?、《民法》以及《勞動合同法》的相關法律規(guī)定都以法律權利與義務的形式促進“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價值觀念在日常生活中的實現。必須樹立社會主義法治觀念,依法行使法律權利履行法律義務,才能更好地推進中國好家風建設,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
參考文獻
[1]劉建軍.核心價值觀貴在涵養(yǎng)[N].北京日報,2014-07-14(17).
[2]胡發(fā)貴.儒家文化與愛國傳統[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8:37.
[3]賀清龍.范仲淹清廉忍窮家風清正[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14-11-07(7).
[4]朱啟新.從出土墓志看包拯的廉正家風[J].炎黃春秋,1996(3): 77-79.
[5][8]朱杰人編.朱熹著《朱子家訓》[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1.
[6][7]王利器.顏氏家訓集解[M].北京:中華書局,2014:290,121.
[9]浩氣長存夏明翰[EB/OL].[2009-03-16].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44964/145588/8967896.html.
[10]承載歷史記憶弘揚民族精神[N].光明日報,2015-07-09(07).
[11]趙景華.讀《紅色家書》有感[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2):33.
[12]家風傳統是干事創(chuàng)業(yè)之基[N].人民日報,2016-01-25(04).
[13]沈黎明.開懷天下事不言身與家的曾志[J].黨史縱覽,2006(3): 37-38.
[14]“嚴實”之風從家始[N].人民日報,2016-04-07(04).
[15]搬動貧困大山的新愚公[N].人民日報,2016-01-15(06).
[16]楊玉強,楊偉榮.談“家國同構”概念的當代轉換對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啟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1):31.
[責任編輯:張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