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澤新
【摘 要】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使學生通過直觀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視聽范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彰顯語文教學魅力,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多媒體;小學語文;教學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迅猛發(fā)展,計算機輔助教學廣泛應用于各學科教學活動之中,改善了教學與教研方式,促進了傳統教學與研究觀念的轉變,促進了教學內容和體系的改革,推動了教研方法的更新,對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科研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多媒體在教學過程中集圖片、聲音、圖畫、文本、動畫、影視等為一體,圖文并茂,聲象俱佳,動靜結合,在現代小學語文教學中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本學期,我擔任了三年級語文課程。在教學中,我巧妙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充分發(fā)揮其魅力服務于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巧用多媒體手段,突出教學的重難點
多媒體教學以圖形和動畫為主要手段,同時可將圖形由靜變動,由小變大或由大變小,由慢變快或由快變慢。學生通過觀察,使學生如同身臨其境,不僅可以接受到大量的教學信息,而且能獲得清晰明快的感受。畫面生動,圖、聲、文配合,能大大提高學生的興趣,使注意力更集中,因而提高課堂效率。如在教第9課《亡羊補牢》這則寓言,其教學重難點是讓學生懂得一個人做了錯事,只要肯虛心接受意見,認真改正就不算晚的道理。在教學時,我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設置羊群、羊圈、窟窿等等動畫效果,讓學生先觀察然后再問學生:“那位養(yǎng)羊人為什么丟了羊?后來為什么他的羊再也沒丟過?”由于觀察直觀、動畫的圖片,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紛紛舉手發(fā)言,不需老師多講解,學生就能很清楚地明白這一道理,教學的重難點頓時迎刃而解,同時同學們也懂得了有個別同學不愛學習成績差,只要有亡羊補牢為時不晚的思想,認真刻苦學習,虛心求教不恥下問,成績一定可以趕上去。真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巧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代心理學告訴我們:“新奇、多變的事物能增強大腦皮層的刺激強度。采用了新穎的方法,能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興趣。”而多媒體手段應用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我在教第3課《荷花》這篇課文時,我利用我們家鄉(xiāng)洪湖夏天遍地荷花的實例,先播放洪湖荷花色彩鮮麗、形態(tài)各異的錄象片。在優(yōu)美動聽的《洪湖水浪打浪》的音樂聲中,韓英和秋菊在美麗的洪湖劃著小木船,在荷花叢中愉快地采蓮。優(yōu)美的畫面,不僅讓學生了解欣賞了洪湖美麗、神奇的景象,而且讓學生得到了美的陶冶和熱愛家鄉(xiāng)的教育,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學生的興趣??赐炅虽浵衿?,學生學習興趣都被調動起來了,個個興致勃勃,熱情高漲。
多媒體軟件集圖、文、聲、像、動畫等手段于一體,能夠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飛翔。在教古詩《春日》時,先讓學生說說電腦屏幕上打出的圖畫的內容,然后出示游客在春天繁花似錦賞春踏青的畫面,同時放出一段輕松愉快的音樂,讓學生邊聽邊看,邊想象。有了前面畫的內容作基礎,又創(chuàng)設了情境,學生在充分發(fā)揮想象的同時,激活了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說出、寫出了自己對春天的美好情感,培養(yǎng)了對祖國古代詩歌和壯麗山河的熱愛之情。
三、巧用多媒體,拓寬視聽范圍,訓練記憶能力
人類感覺器官獲取信息主要靠視聽覺,多媒體從不同方面刺激學生多種感官,形成學生大腦皮層多個興奮中心,激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從而使他們在自學的感知思維中培養(yǎng)記憶能力。如第5課《翠鳥》一文中有一段描寫翠鳥的。為了便于學生觀察,就可利用多媒體制作一個放大的翠鳥鏡頭,讓學生從翠鳥的爪子、羽毛、眼睛、嘴等方面進行細致的觀察。通過觀察,學生看著畫面,就能很快地說出翠鳥的外形特征。在此基礎上,我要求學生背誦描寫翠鳥外形的句子,由于學生有觀察和敘述的基礎,學生一下子就能夠熟記了。
四、巧用多媒體,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
觀察能力是認識事物的基礎,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觀察訓練,使學生的觀察能力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手段開展教學活動進行思維訓練,達到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多媒體具有“全面性、創(chuàng)造性、超前性”的獨特功能,老師要充分利用其資源,在平時的教學中多運用多媒體手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以培養(yǎng)出更多的創(chuàng)新的人才。我在語文課上適時合理地巧用多媒體,使語文教學有魅力,使課堂教學有耳目一新的視聽感受,增強了語文內涵的深刻感染力,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化難為易,由“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使語文課堂教學真正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