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香
【摘 要】在小學階段的教育活動中,語文不僅是一門重要的學科,該學科還能夠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奠定堅固的基礎。新課標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將學生的探究式、合作、自主學習方式進行落實,并使學生語文學科的綜合素養(yǎng)得到全面地提高,才能使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得到提高。本文就以下三個方面探討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自主學習能力;提高
前言
自主學習指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做到自我監(jiān)控、自我激勵、自我導向。對學生學習思維進行啟發(fā)式自主學習的核心,它能夠使學生成功地進行自主學習,還能夠激發(fā)其創(chuàng)造力。自主學習還可以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并提高其學習興趣。通過自主學習讓學生感到學習是一件具有挑戰(zhàn)性的事情,并將熱情投入學習中,從而使其獲得真正的學習效果。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使其語文學科的綜合素養(yǎng)與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得到全面地提高。
一、利用多媒體技術與網(wǎng)絡平臺,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當今社會是一個飛速發(fā)展的信息時代,科學技術也在不斷地提高。在網(wǎng)絡上,各種資源共享平臺得到廣泛使用,尤其是各種網(wǎng)絡視頻中心以及云資源中心,它們不僅豐富了語文教學資源,而且還能夠提高當代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將多媒體技術與各種網(wǎng)絡學習平臺應用至語文課堂中,以便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小學語文教師在講授《貓》一課時,可以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設備,并在網(wǎng)上搜集關于貓的各種有趣的圖片、視頻以及音樂,并讓學生在觀看、收聽關于貓的資料后閱讀本課課文,然后讓學生根據(jù)自己所看到的或者在生活中觀察到的關于貓的特點,與老舍所描述的貓有何相同點和不同點。教師還可以在課前對學生布置作業(yè):請同學們在正式上課前仔細地閱讀《貓》這篇課文,找出本文的重點詞句和中心,并總結出老舍先生描述的貓是一個怎樣的形象。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利用網(wǎng)絡平臺,搜索關于貓的電影、動畫,比如《咕咕是一只貓》、《黑貓警長》、《貓和老鼠》等,并向?qū)W生進行播放,然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觀后感撰寫一篇以貓為主題的短文。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還能夠鍛煉其自主學習能力。
二、課前布置預習任務,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正式講解語文課文前,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向?qū)W生布置預習任務,并讓學生按照“閱讀、查問、誦讀、抄寫、思考”的順序進行預習,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預習習慣,而且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能力。閱讀是對課文進行默讀,通過初次閱讀可以了解文章的大概內(nèi)容;查問是利用工具書查詢文中生字的音和義;誦讀是對課文進行朗讀,通過誦讀課文能夠加強對文章的理解;抄寫是將本課需要積累的詞句進行抄寫;思考是將自己不明白的標注在課文中,并在課堂上與老師同學進行交流。
以《金色的魚鉤》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將課文進行通讀,將文中的生字(如嚴格、嚴密、嚴峻、嚴厲、嚴肅、脆弱、衰弱、奄奄一息、三長兩短等)的音、義進行初步了解并抄寫,然后將自己不明白的問題帶到課堂上與大家交流并解決。教師在學生預習完畢后,可以在課堂上讓其對全篇課文進行簡單地復述,通過復述,學生能夠加深文中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以及品質(zhì)的體會。
三、積極開展課外拓展活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諸多教學實踐證明,豐富多彩的課外拓展活動能夠?qū)W生的個性特點進行充分地發(fā)揮,還能夠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能力,從而使其語文綜合素養(yǎng)得到全面地提升。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積極、有針對性地開展課外活動,例如讀書會、征文比賽、經(jīng)典古詩詞誦讀大會、課本劇展播會等,這樣不僅能夠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縮短生活與教材的距離,而且還能夠使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實踐能力得到有效地提升,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解《月光曲》課文時,若有條件允許,可以向?qū)W校提出聽鋼琴獨奏會的申請,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親耳聆聽貝多芬在該首曲子里投入的情感;若條件不允許,則可在課堂中播放彈奏月光曲的視頻,使學生能夠在聆聽的過程中,發(fā)揮想象力,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貝多芬在創(chuàng)作這首曲子時,窮兄妹倆陷入美妙音樂中的陶醉情形。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外閱讀《貝多芬傳》,在大致了解作曲家的生活背景后,能夠更好地體會《月光曲》課文所表達的中心思想。
四、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倡導學生勤于動手、樂于探究,并主動地參與至教學活動中,同時應對學生處理信息能力、處理問題能力、獲取新知識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進行充分地培養(yǎng)。另外,小學語文教師還應在課堂中堅持“以自學與學生為主”的教學原則,引導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思考、創(chuàng)新,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并激發(fā)小學語文課堂的活力與生機,還能夠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堅固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朝鳳.小學語文閱讀理解教學初探[J].小作家選刊,2016(24):82-83
[2]張小霞.培養(yǎng)預習習慣 提高自主學習能力[J].教育藝術,2016(06):24
[3]李云.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學周刊,2015(07):116-117
[4]康偉娜.小學語文自主能力培養(yǎng)初探[J].青年時代,2014(18):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