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借閱超期”不僅侵犯了他人的借閱權利, 而且降低了圖書資源的利用率,同時還影響了高校圖書館對圖書的流通管理。為了保障公平的借閱權以及提高圖書資源的利用率和保障圖書館的正常業(yè)務工作,必須在依法治校的環(huán)境下,以使讀者如期歸還所借書籍為根本目的,設計出合理、合法且能體現(xiàn)人性化管理的可行性制度。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 超期罰款 違約金
【中圖分類號】G25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0-0039-01
早在1918年,北京大學圖書館就有超期罰款制度,在1981年和1987年國家教育部(教委)的相關文件中都明確規(guī)定圖書館可以對違章讀者罰款。但在2002年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guī)程(修訂)》中取消了關于罰款的規(guī)定。
當前認為圖書超期應該罰款的理由:是由于經(jīng)費和資源有限,為使有限的資源滿足讀者無限的需求,大學圖書館必須通過專業(yè)水準的文獻采購制度、流通制度、罰款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來加快文獻的流通,保證文獻有較高的利用率,最終實現(xiàn)讀者的需求,從而支持所在大學的教學科研任務;罰金制也在教導人們,特別是年輕人,須為自己的違規(guī)行為負責,尊重他人使用公共財產(chǎn)的權益,懂得去遵守法令規(guī)章;超期罰款還可以強迫讀者對所借書盡快利用,加大圖書流轉(zhuǎn)速度,發(fā)揮其更大功效。罰款制度還和讀者情況、社會環(huán)境密切相關。如果一個圖書館的藏書量和年增圖書可以無限制地任意加大,那么根本沒有必要制定任何超期罰款制度。顯然,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一個圖書館的生均藏書量和生均年增新書的數(shù)值越大,文獻保障率也就越高,超期罰款制度相對也可更寬松。我國大學圖書館的圖書復本量一直較大,雖然沒有準確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但憑經(jīng)驗估計一般在3-5本左右,甚至更多。在最近幾年,教育部通過基本辦學條件評估更加促進了對大學圖書館的投入,圖書館經(jīng)費大幅增加,進而使圖書館新增圖書數(shù)量加大,這無疑會使圖書采購的復本量增加。因此,在書架上普遍有其它復本可供借閱的情況下,對讀者征收超期罰款就沒有太多意義了。
“罰款”是一種行政處罰措施,只有行政機關才能依法行使。高等院校作為一個文化事業(yè)單位不具備行使此權力的主體資格,其下屬部門圖書館更不具備這個身份。在我國現(xiàn)行法律制度下,圖書館罰款確實不具有合法性。既然高校圖書館與讀者之間所形成的法律關系是民事法律關系,那么,高校實現(xiàn)制定的圖書館規(guī)則可視為民法上的“格式合同”,其確定的民事權利和義務,應為雙方所遵循。比如高校任何一位在籍的大學生皆有借閱讀書的權利,但權利和義務是一致的,在校大學生在享有借閱圖書權利的同時,也應承擔相應的法律義務,比如按期還書、不得亂寫亂畫、不得丟失等等。與此相對應的就是,高校圖書館就享有對其違法借閱義務的行為采取一定的措施進行教育或者懲戒的權利。但這一權利不應是行政管理權或者是行政處罰權。而大學生因自己的借閱行為所產(chǎn)生的責任也不應是行政法上的責任,而是民事責任,而民事責任在合同領域的一個體現(xiàn)就是違約金制度。
通過前面的分析,以法學理論為依據(jù),根據(jù)圖書館管理工作的實踐,宜將目前通行于各高校的圖書館罰款規(guī)則進行相應的修正??梢詫⒏咝D書館對逾期還書的讀者所實施的“罰款”變更為違約金,而大學生讀者逾期還款的行為在本質(zhì)上合同法上的遲延履行行為。如此一來,既可以保持高校圖書館這一合理措施,又能對其違法性進行修正,使其“名正言順”,從而維護在校大學生讀者的平等借閱權和保護公共的圖書文獻資料。
高校圖書館對借閱超期的讀者進行罰款的合法性與合理性一直存有爭議。圖書館對此應慎重處理。圖書館可以加強制度宣傳,減少讀者借閱超期的發(fā)生,靈活處理借閱超期問題,細化罰款規(guī)定,并盡量通過其他方式處理超期問題,避免“一罰了之”,同時加強與讀者的溝通。通過這些措施,圖書館既可以保證文獻資源的利用率,維護讀者使用文獻資源的平等權利, 又可以緩解因罰款而造成的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緊張關系。
參考文獻:
[1]張繼.圖書館“超期罰款”行為的合法性探析[J].圖書館建設,2009,(08,)17.
[2]程愚,鄧友誠.試論“過期罰款”的廢止[J].圖書館建設,2007,(01):61.
作者簡介:
孔德剛(1973.1-),男,漢族,河南省濟源市人,大學本科,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文獻資源建設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