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晨
(玉溪師范學院,云南 玉溪 653100)
淺析男中音聲部的特點及存在的誤區(qū)
宋曉晨
(玉溪師范學院,云南 玉溪 653100)
聲樂可以說是由人聲發(fā)出的美妙音樂,要求演唱者發(fā)出自然、順暢的聲音。不能急于求成,應在練習中慢慢摸索,遵循和感悟自然、科學的歌唱方法,切記急功近利。本人作為男中音聲部,對男中音聲部的選擇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提出一些個人的意見及看法。
男中音;戲劇男中音;抒情男中音
男中音聲部顧名思義就是較男高音聲部低一些,比男低音聲部又高一些,很多人會錯誤的認為這個聲部是沒有什么技術含量的聲部,既沒有男高音聲部的高亢,又沒有男低音聲部沉穩(wěn)、莊重的低音。這種觀點,我認為是錯誤的,恰恰是男中音這個聲部不但具備了男高音聲部音色,也同樣具備男低音聲部的特點。但正是因為男中音聲部這樣的音色特點,造成了在男中音聲部的選擇中,很容易存在誤區(qū)。
在如今的聲樂學習和教學中,遇到的男中音聲部越來越多,有很多男高音聲部由于先天條件或者方法不對唱不上去高音,從而不得不選擇男中音聲部,也有很多則是被一些著名的男中音歌唱家和著名的男中音歌劇選段所吸引,對男中音聲部情有獨鐘,而自己本身的嗓音條件又不適合演唱男中音聲部,就去刻意去練習和模仿男中音聲部的音色,當然還有一些客觀的現象存在,比如聲帶和歌唱腔體不配套等等,這樣也就造成了現在的“假男中音”越來越多,無論是在考學、聲樂崗位應聘還是在音樂會和網絡上的試聽中,這樣的現象屢見不鮮。有很多演唱者選不對自己的聲部,從而走了很多彎路,也有很多學生從此對聲樂這門藝術失去了信心,望而卻步。這樣的現象可以說是成為了男中音聲部發(fā)展的一個絆腳石。
我們都知道如何區(qū)分聲部不是看演唱者能唱多高的音來決定的,而是根據每個人不同的音色來決定其屬于什么聲部,有很多先天條件好的男中音聲部高音可以唱到hightC,科學有效的歌唱方法在不斷的發(fā)展,讓以前很多的不可能成為了現實。但是并不是說可以唱到hightC就一定是男高音聲部,有很多演唱者可以唱到很高,但是是喊上去的,聲音聽起來就很緊,喉頭上提,甚至臉都憋紅了,這樣長期下來,聲帶的壓力太大,容易出現聲帶小結等嚴重的問題。男高音聲部的音色聽起來明亮,細膩,高亢,而男中音聲部的音色則給人一種莊重、嚴肅、滄桑的感覺。在音色的劃分上,二者就有著明顯的區(qū)別。所以說,聲部的劃分不能只靠音域、音高來劃分,要充分認識自己的聲音本色,通過音色來劃分自己的聲部。
美的聲音需要遵循自然、科學的歌唱方法,充分運用氣息的支撐,以及頭腔、胸腔的共鳴,既要唱出自己的個性,又要遵循演唱的自然規(guī)律。所以不要為了追求音高或者追求音色的厚重而擠卡或壓迫喉頭。尤其作為男中音聲部,很多人為了追求男中音色的寬廣、渾厚而去壓迫自己的聲音,不但造成方法上的錯誤,而且對聲帶的損傷也是非常大,不僅自己唱的不舒服,聽眾也會覺得聲音沉悶、做作,失去男中音音色的美感。
男中音聲部大致可分為戲劇性男中音和抒情性男中音兩種。
戲劇性男中音:一般認為,戲劇性男中音的音域大致為f-g1,音色渾厚、結實、極具激情、聲音的成熟、蒼老、充滿智慧,低聲區(qū)域力度較大、變化較強、沉穩(wěn)有氣勢,音量相對大一些,富有戲劇性。扮演的角色大多是伯爵,老者,父親等等。其中有代表性的作曲家是威爾第,威爾第大部分的作品幾乎都是適合男中音來演唱的。比較有代表性的角色有《弄臣》,其中的角色弄臣里格萊托就是典型的戲劇男中音角色,代表作品有《你們這些狗強盜》、《納布科》中男主角納布科、《麥克白》中的主角麥克白、《阿依達》中的努比亞國王阿摩娜斯洛、中國聲樂作品有歌劇《白毛女》中的楊白勞、歌劇《原野》中的仇虎這一角色等等。這些角色都要求演唱者的聲音有非常大的力度和厚度。具有代表性的歌唱家有謝里爾.米爾恩斯、提托.戈比等等。
抒情性男中音:一般認為,抒情性男中音的音域大致為f-g1,比較優(yōu)秀的歌唱家可以唱到a1甚至是hightC的高度。抒情性男中音的聲音較戲劇性男中音音色更為秀麗、明亮,低音區(qū)的力度較小,歌唱的整體連貫性強一些,富有抒情性。適合的角色一般為詼諧、幽默的商人,貧困、收欺壓農民、土匪,以及一些愛國形象等等。代表的角色和作品有《斗牛士之歌》出自歌劇《卡門》、《唐帕斯夸樂》中的《像天使一樣美麗》、《你想要跳舞我的小伯爵》出自《費加羅的婚禮》、以及在音樂會上經常聽到莫扎特《唐璜》里的詠嘆調《請你到窗前來吧》,以及等等一些歌劇中都有一些很出名的適合抒情男中音聲部來演唱的作品。中國作品里有陸在易作曲的《望鄉(xiāng)詞》、《鄉(xiāng)愁》,冼星?!饵S河大合唱》中的《黃河頌》等等。這些作品大都要求聲音渾厚質樸,富有抒情性。具有代表性的歌唱家有廖昌永、特福爾,皮羅耶.卡普切利等等。
作為男中音聲部,首先要對自己所唱的聲部充分理解,平時多瀏覽和試聽老一輩男中音歌唱家所演唱的一些作品,取其精華。樹立正確的男中音聲部的聲音形象,運用好頭腔、胸腔共鳴。遵循正確、自然、科學的發(fā)聲方法,才能在聲樂學習的長路中,走的更遠。
男中音聲部是一個可以充分表達出作品情感的聲部,一般認為其主要表現成熟、沉穩(wěn)的中老年人形象,這樣一個有著成熟音色并附有豐富情感的聲部,應該引起學習者的重視,不斷充實自己的文化修養(yǎng),多聽、多看,開闊自己的視野。當然,也要借鑒和吸取其他聲部發(fā)聲位置與發(fā)聲特點加以運用,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進步,提升自己的演唱水平。作為男中音聲部的我,也希望這個聲部的發(fā)展越來越好,有更多好的作品和好的歌唱家。
[1] 沈湘.沈湘聲樂教學藝術[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88.
[2] 尚家冀.歐洲聲樂發(fā)展史.華樂出版社,2003,5.
[3] 王琳琳.美聲唱法的特點和中國發(fā)展道路的探索.音樂生活報,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