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曉鳳
摘 要:通過對示范課《錢學森》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研究,得出在語文學習中,學生是在一遍遍朗讀、一次次自主表達中,使語言的內(nèi)化和情感的內(nèi)化同步進行、相互依存。
關(guān)鍵詞:語文教學;朗讀悟情;品讀內(nèi)化;教學案例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03-0031-01
一、前言
本校示范課《錢學森》:執(zhí)教者教學預設(shè)環(huán)環(huán)相扣,過渡語精妙恰當引人深思。教學中的亮點很多,如適當補充搜集的資料幫助學生解決難點、本文倒敘寫法的學習、給錢學森寫頒獎詞等環(huán)節(jié)都讓教師受益匪淺。尤其是讀人物語言悟愛國情懷,更體現(xiàn)了執(zhí)教者深度研讀教材后別具匠心的設(shè)計。
二、教學過程
案例:對人物語言進行個性化閱讀來感受人物內(nèi)心世界。
師:同學們,請自主默讀2~6節(jié),畫出錢學森說的話,并想一想他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學生默讀課文,圈畫)
師:細細地讀一讀,體會這些話表達了他怎樣的情感,寫下自己的感受,再在小組內(nèi)交流。(師巡視指導個別生)
1. 組織學生交流并用多媒體出示錢學森說的第一段話
“我是中國人。我現(xiàn)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準備,為的是回到祖國后能為人民多做點事。”
師:錢學森是在什么情況下說這句話?指名讀相關(guān)語句,談談你的感受。生:當時,錢學森是馮·卡門最得意的學生和最得力的助手。生:錢學森在美國留學,成績優(yōu)異,36歲就被聘為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終身教授。生:馮·卡門是美國著名的空氣動力學教授。師:那拜在馮·卡門門下會得到什么?生:如果留在馮·卡門身邊,就意味著他將得到金錢、財富、地位、榮譽、更早地獲得成功……師:從他的話中感受到什么?生:我感受到錢學森有著熾熱的愛國情懷,他雖然身在美國,但他一刻也沒有忘記祖國。生:我感受到錢學森在美國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都是為了回到祖國后能為人民多做點事,他有著拳拳的愛國之心。師:那錢學森說這句話會用怎樣的語氣和心情?用你的朗讀把它表現(xiàn)出來。多媒體出示句式:他( )地說:“我是中國人。我現(xiàn)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準備,為的是回到祖國后能為人民多做點事。”學生自主思考練習后紛紛舉手。生1:他(深情)地說。生2:他(鄭重)地說。生3:他(平靜)地說。生4:他(激昂)地說。師:這一段話字雖少,只有35個,卻鏗鏘有力,讓我們感受到他不為富裕的生活和優(yōu)越的工作條件所動,牢記“我是一個中國人”,將“回國后能為人民多做點事”的信念深深地埋在心中。
評析:“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苯處熥寣W生進行個性化閱讀,學生的思維火花不斷閃現(xiàn)。在讀、想、議的學習活動中,學生才真正成了學習的主角。師生、生生之間互相交流、互相傾聽、互相補充,情感的漣漪就這樣一直蕩漾開去,為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搭建了很好的平臺。
2. 課件出示錢學森說的第二段話
“我們?nèi)找古瓮?,就是祖國能夠從黑暗走向光明,這一天終于來到了。祖國現(xiàn)在是很窮,但需要我們——祖國的兒女們共同去創(chuàng)造。我們是應當回去的?!?/p>
教師指名學生讀這句話。師:這句話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請同學們讀課文第三四節(jié),談談自己的感受。生1:這句話是對留學生說的,我感受到錢學森不顧留學生的反對,毅然決定回國。他的愿望非常迫切,可見他多么熱愛祖國。生2:錢學森要回國,一些中國留學生認為現(xiàn)在回去搞科學研究恐怕很困難,勸錢學森不要回國。師:1949年全國解放后,各行各業(yè)百廢待興,經(jīng)濟、科技都很落后。同學們再讀體會這段話的用意。生1:我從“日夜盼望、終于”中體會到錢學森一心想回到祖國的愿望。生2:我從“應當”中體會到錢學森對祖國的熱愛。師:老師聽出來了,錢學森回國的決心已下,他之所以能毅然放棄優(yōu)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優(yōu)越的工作條件,決心回國,是因為他有一顆赤誠的愛國心。生:第四自然段中的話,在駁斥部分留學生貪圖國外的優(yōu)越條件同時,讓我們感受到了一顆拳拳的赤子之心。將他與其他留學生對比,進一步強調(diào)了他報效祖國的堅定信念,進而讓人物鮮明的形象躍然紙上。師:樸實而真摯的語言所傳遞給我們的是他那堅定不移的愛國情懷,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兩段話吧!生:齊讀。師:讀了錢學森的這兩段話,你覺得他怎樣?板書:心系祖國(要求學生看并跟老師同寫)。
評析:本課注重學生的閱讀感悟與對話,讓學生充分理解文本語言,感悟人物內(nèi)心并積累語言;同時注重引導學生抓住關(guān)鍵詞、句揣摩作者的表達方法,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這樣,學生能在教師的組織下層層深入地把握文章內(nèi)涵,體會人物情感。教師針對學生的初步感受進行點撥,讓學生前后文聯(lián)系后再深入討論,從而讓學生完成了對課文的賞析、內(nèi)化和對情感的體驗熏陶。
三、結(jié)束語
總之,在《錢學森》這篇文章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在一遍一遍誦讀、一次一次自主表達中,不由自主地走進了文本。語言的內(nèi)化和情感的內(nèi)化是同步進行、相互依存的。通過一唱三嘆的朗讀,讓學生感受了錢學森火熱的愛國心,感受到了錢學森深切的報國情,更讓他們體驗了作為一個中國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精神。
參考文獻:
[1]孟彩娟,黃仲華.延伸閱讀:延之有度,用之有效——以《錢學森》教學為例[J].語文建設(shè),2011(11).
[2]潘文彬,錢正權(quán).讓學,課堂向四面八方打開——《錢學森》課堂錄評[J].語文教學通訊,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