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園園
摘要:合作學習是基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成員間相互依賴、相互溝通、相互合作、共同負責地學習,從而達到共同的目標。但是,現(xiàn)在出現(xiàn)的合作學習更多的只是表面的合作,存在的意義不大,如何才能體現(xiàn)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真正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值得我們探尋。
關(guān)鍵詞:合作學習;反思;有效性
合作學習指的是在教師組織下的學生間的合作。是以小組活動為主體,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
那么,如何有效地發(fā)揮音樂課堂合作學習的有效性?除了要避免上述案例中所提到的四種現(xiàn)象以外,更要從以下的幾個方面著手。
一、選擇有合作價值的學習任務——合作學習有效性的前提要求
合作學習的重要價值是讓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互相碰撞、互相啟發(fā)。合作學習的內(nèi)容應該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即能多角度地理解。教師在設計課堂討論或表演時,應精心安排,有所取舍;簡單易行、一目了然的不安排。把合作重心放在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放在學生的興趣處;難度要適宜,使學生經(jīng)過課堂討論或集體創(chuàng)造后,其效果是不能用語言表達的。
如:在《嘀哩嘀哩》這課的一環(huán)節(jié)“演春天”,請學生模仿春天的聲音的片段,讓學生自己分角色扮演。
1、雨聲 沙 沙|沙 沙 O | 沙沙 |沙 沙 O
2、風聲 呼 | 呼 | 呼 |呼
3、小鳥 嘀哩 嘀哩 | 嘀哩 哩 |嘀哩 嘀哩|哩 |
學生通過模仿、扮演,不僅提高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也增加了學生合作的默契,更能解決節(jié)奏中難點,更是為探尋新知識做了很好的鋪墊。
因此,教師必須深入鉆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難點,并深入了解學生的業(yè)余愛好和興趣特長,精心設計題目,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和表演技術(shù)能力。
二 、科學正確地分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前提條件
目前,課堂上的小組基本上按座位次序就近搭配,隨意性很大,一定程度上造成組員之間的不公平參與,科學的小組合作學習應該是以組間同質(zhì),組內(nèi)異質(zhì)為原則。
1、為每個小組制定小組概況表。形式如下:
小組概況表
小組組號
2、合理分工,明確職責,締造“角色感”。
小組內(nèi)設立小組長和記錄員各一名。小組長的主要職責是對本組成員進行分工,組織人員有序地開展討論交流、動手操作、探究活動。在合作探究學習策略中,師生彼此依賴,相互促進。
如:在《劃龍船》課例中,課堂的最后一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體驗劃龍船競賽,這時候就需要一個非常明確的分工,其中了解學生的個性,讓小組間互補,這就是科學分組的前提,這課中是通過領(lǐng)航、賽鼓、槳手等不同角色的合作演繹,讓善于表演,膽大的學生每個學生擔任領(lǐng)航手和賽鼓手,讓膽小的,對自己不肯定的學生扮演槳手,這樣在清楚了自己擔任的角色后,他們?yōu)楸硌荻嫉拈_始充滿了期待,由此小組之間的合作更加默契,充分的體會的小組的榮譽感、集體感。因此,科學的小組分工是成功合作的基礎。
三、把握好合作的時機——合作學習有效性的關(guān)鍵點
為了讓合作學習不流于形式,并且充分發(fā)揮其積極的作用,應將小組合作學習用在刀刃上。
1、在學習遇到難點,學生思維受阻時,可引導學生小組合作。
2、在得出規(guī)律性的結(jié)論之前,可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如欣賞了《單簧管波爾卡》、《雷鳴電閃波爾卡》、《閑聊波爾卡》后,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最終得出波爾卡舞曲的特點。
3、當某一問題可能有多種答案或多種表現(xiàn)形式時,可引導學生小組合作。特別是對欣賞樂曲的聽后感,說說樂曲描繪的形象、用動作、表情等自由方式表現(xiàn)對音樂的體會和理解時,教師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合作表演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更能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在學生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高效參與能體現(xiàn)合作學習的價值——合作學習有效性的重中重
高效參與是有效合作的重要保障?!兑魳氛n程標準》指出:“在音樂實踐活動中,潛移默化地陶冶學生的群體意識及合作精神,尤其是在具體的藝術(shù)實踐活動中,在藝術(shù)作品的排練與創(chuàng)作中,陶冶這種情操?!?/p>
如:我在教授欣賞課《歌唱二小放牛郎》這課中,課后要求提出按歌曲的內(nèi)容編創(chuàng)音樂小品,這里就集中體現(xiàn)了學生高效參與,我先是要小組討論音樂小品的劇本,寫成稿,這樣有準備的參與才是有效的,接著分角色聽音樂進行演繹,發(fā)動學生自主設計與自薦表演角色,讓其他的同學扮演群眾及牛群、小草。這樣一來,每位同學都是一個參與者,不僅能提高自身的表演水平,演繹時更加完整也體現(xiàn)自身在群體中的價值所在。
因此,實踐活動總是融合在群體合作與相互交流的情景當中,而個體的任何成功就是價值的體現(xiàn)。
總之,在新的課程環(huán)境下,讓學生學會有效地合作更是我們音樂教育工作者的追求,真正做到擺脫“虛設”走向“真實”,理解合作學習的正確內(nèi)涵,踏踏實實的做到“為我所用”,讓有效的合作學習成為音樂課堂一道亮麗的風景。
參考文獻
[1] 金亞文.小學音樂新課程教學法[J].高等教育出版.
[2] 吳銳淼.中小學音樂教學案例專題研究[J].浙江大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