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夢南
摘要:略讀課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掌握閱讀方法,提高寫作水平,養(yǎng)成閱讀習慣的好工具。巧妙地上好略讀課,可以多快好省、事半功倍地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能力。略讀教學只要能準確把握教學的主旨,明確教學的基本任務,制定簡明的教學目標,設計簡約的教學過程,采用簡潔的教學方法,就能準確地把握略讀課文的常態(tài)教學策略,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讓學生在實踐中主動掌握閱讀方法,逐步提高獨立閱讀能力,從而有效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略讀;教學;策略
略讀課文在整套教材中有著很重要的作用,略讀課文是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略讀課文的教學有其重要的地位,它是提高學生獨立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還是拓寬學生知識的紐帶、橋梁。教材的編排折射出這樣的教學理念:新課程更注重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更關注學生運用學習方法的能力,更強調學生語文學習實踐性的能力。
葉圣陶曾經(jīng)說過“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題,略讀是補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讀,而忽略了略讀,功夫便只做得一半。”由此可見,精讀是略讀的基礎,略讀是精讀的補充,他們都是閱讀的最基本的方法,有著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讀與精讀一樣重要。
一、把握略讀教學的核心
略讀教學是精讀教學的延伸。略讀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覺、準確地把在精讀課文中所獲得的基礎知識、閱讀方法、經(jīng)驗等遷移到略讀課文的學習中,將知識轉化為技能。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所以略讀課上學生應該有更多的自主閱讀的時間,學得更自主、更開放,讓學生自己把課文讀懂,把在精讀課上習得的閱讀方法加以遷移運用,在實踐中掌握讀書方法。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引領作用,提綱挈領,給學生足夠的獨立讀書、思考、交流的機會,精當點撥,從而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的培養(yǎng),情感態(tài)度的提升,學習方法的遷移運用。其次,略讀課文一般都編排在單元的最后,這樣編排的目的除了遷移精讀課文習得的閱讀方法與人文內涵外,還應該讓略讀課文發(fā)揮總結和延伸的作用。如:進行語言積累、拓展閱讀、專項訓練及單元主題、方法總結等。另外,要加強課內外聯(lián)系,根據(jù)單元主題及課文的特點,溝通課內外閱讀,適度拓展和延伸。
二、明確教學任務
課標在“評價建議”中指出:略讀的評價,“重在考察能否把握閱讀材料的大意”,評價瀏覽能力,“重在考察能否從閱讀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笨梢?,以培養(yǎng)略讀能力和瀏覽能力的略讀課,要以訓練篩選和概括能力為主。根據(jù)新課標這一表述,可以確定略讀教學的基本任務:一是了解課文寫了什么,也就是要把握課文大意;二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從閱讀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并交流感受;三是找出印象深刻的地方重點賞讀。
1、把握大意涉及理解能力、思維能力、概括能力、表達能力的訓練,訓練的方式有:填空、根據(jù)給出的詞語概括、給課文每部分擬定小標題,根據(jù)小標題概括、根據(jù)課文重點詞語和句子概括等。
2、自主學習、交流感受要把更多時間給學生讀書,思考,討論、查找等,能讓學生在交流中讀懂課文所呈現(xiàn)的信息。如:五上《學會看病》,在感悟交流“這到底是一位怎樣的母親?”時,教師做了適當引導,使學生讀懂了這是一位有責任感的母親,一個愛兒子的母親,一個不平凡的母親,一個偉大的母親……
三、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
略讀課文的教學目標必須要整體把握,簡明扼要,抓住重點,把握文本的主要內容,情感主旨以及表達方法,決不能求全求細求高。教師要綜合考慮學段的目標和要求、單元訓練重點、課文特點、略讀課文前面的連接語及學生的學習實際等方面,來確定教學目標。
高年段閱讀目標有: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有一定的速度;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jié),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jù)需要搜集信息等。
四、設計簡約的教學過程
課堂結構求簡已成為教學的趨勢。略讀課的設計應以大板塊、大框架的設計為主,避免精讀課的線性設計,教學過程不宜過細過精,要留給學生整塊的自主閱讀、整體感知的時間和空間。
略讀教學最基本的教學流程是:自主閱讀——交流討論——積累拓展,三個板塊。即先由學生自主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意;然后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交流感受,并針對印象深刻的內容或表達方式進行討論交流,疑點再讀讀,趣點再品品,重點再議議,幫助學生真正讀懂文本;最后根據(jù)單元主題及課文的特點,適當安排積累、拓展、延伸的練習。通過這三個板塊的學習,略讀教學就能很好地完成以下基本教學要求:第一,概覽全文,了解大意;第二,捕捉、交流重要信息;第三,有針對性地積累語言,或向課外擴展延伸。簡約的課堂過程使學生集中精力獨立閱讀,發(fā)揮了略讀課文的鞏固遷移功能和拓展延伸功能。
在略讀教學基本教學流程中,各板塊的具體操作內容和方式,可根據(jù)具體課文的教學目標進行調整、變通。一般來說,側重體會和感受情感的課文,要增加詞句理解、感情朗讀、背誦復述等練習;側重提高理解和認識水平的課文,要增加理解思想內容、要點概括、體會情感,質疑問難、把握中心等練習;側重結構聯(lián)系、表現(xiàn)手法和讀寫結合的課文,要增加認識段、篇章結構、理解語句含義、學習寫作方法、體會表達效果、讀寫結合等練習。
略讀課文教學有一定的流程,但要避免模式化。具體到每一篇課文或每一節(jié)課是因人而異、因文而異、因時而異的,可作適當?shù)恼{整。另外,教學方式的選擇也不要墨守成規(guī),要根據(jù)每次的教學重點和教材特點靈活施教,比如可以采用口頭問答、討論方式,或采用書面作答方式,亦或兩者兼用;還可以適時組織一些教學活動,如:比賽、游戲、角色扮演、辯論會……
總之,略讀課文教學上講究“略”,但略是讓你一筆帶過,簡而化之。略讀課文還是要講究主次分明,重點突出。運用質疑課題、收集資料、閱讀提示、朗讀等方法,突破教學難點,體會作者思感情和表達方法,達到事半功倍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