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蕾
【摘 要】新課標中對高中英語的考查包括詞匯、語法、聽、說、讀、寫多個方面,而翻譯正是對詞匯、語法、閱讀和寫作等多方面的綜合應用。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翻譯訓練可以鍛煉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多方面的能力。
【關(guān)鍵詞】高中英語 技巧訓練 穿插訓練 積極引導 豐富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2.034
在當前高中英語課堂中對于翻譯的訓練還是很薄弱的,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翻譯在考試中所占比重太少,而且很大程度上考查了學生的綜合能力,所以很多教師都把翻譯訓練作為學生課后練習,很少在課上進行詳細的講解。殊不知,翻譯不僅能考查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整體能力,更能通過針對性的訓練促進學生對詞匯的記憶和使用以及對語法的良好運用。所以,翻譯訓練其實是能幫助學生學習的良性循環(huán)手段,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認識到翻譯訓練的重要性。本文結(jié)合當前教育教學背景,將翻譯訓練通過不同的形式融入到課堂活動中,以此提高學生的翻譯能力、語言詞語組織能力、語法的應用能力等。
首先,教師在翻譯訓練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先向?qū)W生傳授翻譯技巧,通過有針對性的題型訓練將技巧靈活運用。翻譯學習的技巧有很多,包括:直譯和意譯、增譯和減譯、長句拆譯等等,不同的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有自己對此的理解分類和總結(jié),并通過趣味性較強的例句,加深學生對翻譯技巧的理解,以便學生能更好地應用到學習和考試中去。比如在學習意譯的技巧時,由于文化背景的差異,很多語句在翻譯過程中并不能把原本的字面意思翻譯出來,但是可以通過相近含義的語言進行翻譯。比如“a piece of cake”直譯的話可以翻譯成“一塊蛋糕”,但是實際上,如果翻譯成一塊蛋糕并不能體現(xiàn)出詞語本身蘊含的意思,所以我們通過意譯,用我們經(jīng)常用到的、學生更熟悉的詞語來表達,即“小菜一碟”。所以在翻譯訓練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總結(jié)較常用的意譯句子和詞組,在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的同時,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翻譯的技巧不僅體現(xiàn)在對句式和句意的理解上,更體現(xiàn)在對英漢差異的理解上。英語漢語的表達有很多不同之處,比如句型結(jié)構(gòu)的不同;英語的語言表述中較多的是長句式,層層嵌套結(jié)構(gòu),漢語多是短句式;英語表達偏向被動語氣,漢語中偏重于主動語氣等各方面。因此教師在課堂講授的同時要注意為學生做相應的舉例說明和針對性訓練,最好能讓學生自己遣詞造句。
其次,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并不能拿出大塊的時間來專門給學生做翻譯訓練,但是學生翻譯水平的提高又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在講授完翻譯技巧之后,教師應該充分利用課堂資源對學生進行見縫插針式的翻譯技巧訓練。
第一,可以將翻譯訓練穿插在講述課文的過程中,比如在講到課文某一處重點句子的時候讓不同的同學起來翻譯,或者對文章中使用到的重點句子進行充分的講解之后,改變一下句子的句式,讓學生翻譯,或者用內(nèi)容相近的漢語語句,讓學生用學到的句式翻譯成英語。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同時加深對語法、重點句式的理解,提高學生對其應用的能力,也能鍛煉學生的翻譯能力。
第二,教師往往在試題的講解中耗費大量的時間,主要原因為這些題型在考試中占據(jù)較大的比重,但是在培養(yǎng)學生選擇、閱讀、寫作能力的同時也要兼顧翻譯的練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認識很多知識的學習是融會貫通、相輔相成的,它們之間的學習并不是一種此消彼長的關(guān)系,而應該形成一種良性循環(huán)。所以,在講解選擇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隨時就選擇題的句式、詞語的使用進行講解和辨析,加深學生對翻譯技巧的理解;在閱讀題目中,可以讓學生翻譯問題中對應的閱讀原文,通過這種方式在理解文章做出正確閱讀選項的同時,增強學生的翻譯能力;寫作其實就是考查學生將漢語翻譯成英語的能力,但是這種能力是綜合素質(zhì)的體現(xiàn),只有長期不懈的翻譯訓練,才能熟能生巧,實現(xiàn)全方位共同進步。
再者,翻譯的精髓在于不同的人會就一句話進行不同的翻譯,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實施啟發(fā)式教學,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思考不同的答案,也就是讓學生思考不同的翻譯方式,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比如“太陽一出來天就亮了”,可以直接翻譯成“When the sun rises the sky lightens”;也可以變換語序“The sky will be bright when the sun rises”;或者用常用的短語進行連接“ As soon as the sun comes out,the sky will be bright”。由此可見,翻譯的答案并不是固定的,也沒有哪一個答案是最好的。在鍛煉學生翻譯能力的訓練過程中,教師要做到尊重每一個學生的思考成果,尊重學生答案的多樣性。教師還可以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加以適當?shù)囊龑Ш完P(guān)鍵詞語的提示,很多學生在老師的提示之下能達到舉一反三,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后,擴展教學內(nèi)容,豐富教學形式。翻譯訓練的教學適合采用見縫插針式的訓練方式,進行長期的訓練,同時,教學的形式也不光拘泥于教材試卷和課本。這里可以通過兩個方面來豐富教師的教學內(nèi)容。
第一,教學內(nèi)容的擴展要求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不能只拘泥于眼前的教材和試卷,就題論題,而是應該把教學重點放在詞匯和語法的多重應用當中??梢酝ㄟ^對同一個詞語在不同情境之下的不同翻譯的方式,讓學生接觸課本之外詞語的變幻,體會英語學習的樂趣。英語單詞在不同的句子中往往能體現(xiàn)出不同的意思,例如教師在上課的過程當中遇到了一個單詞“have”,最基本的詞義是“有”,但是在后續(xù)的學習過程中,會發(fā)現(xiàn)這個單詞的意思以及可應用的場景有很多,可以作為助詞,構(gòu)成不同時態(tài);可以作為“吃”“取得”“不得不”等等多種詞義用在不同的句式當中,這就為學生的對語句的理解和翻譯增加了不少困難。翻譯的訓練與詞匯的掌握是分不開的,一句話的同一個意思不光可以采取不同的語序來表述,也能用不同的詞語來取得不同的翻譯效果,所以在翻譯訓練的同時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選詞訓練。教師可以通過舉例的形式,讓學生理解詞語不同意義的應用,深入發(fā)掘詞語更深層次的應用場景。
第二,教師可以通過引用和借鑒電影的經(jīng)典英文臺詞、小說的經(jīng)典英文語錄等進行翻譯訓練,不僅豐富了教學內(nèi)容,同時也可以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參與進課堂的興趣。通過讓學生自己對比自己對這些句子的翻譯與作品原來的翻譯,讓學生從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通過這種與應用相結(jié)合的方式,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高中英語教學中翻譯的訓練應該采取多種教學形式,見縫插針式的長期訓練,才能在不耽誤課業(yè)進度的前提下,讓學生獲得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