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
內容摘要:小學教育是兒童從幼兒階段到少年階段的一個重要時期,是人從“不懂”,到“似懂非懂”,到“懂得”的一個非常時期!傳統(tǒng)的小學階段教育我們是基本成功的,但也有很多遺憾和不足。如何面對這些遺憾,彌補不足,該怎么教育我們民族的未來希望,是關系到國家命運前途的大事。課堂教學是小學教育一個小窗口,通過改良一些方式方法,我們可以實驗性的發(fā)掘出很多有價值的實踐理論。
關鍵詞:小學課堂 情境教學 柔性思維 簡約思維
一.小學課堂的現(xiàn)狀調查
1.課堂結構單一,功能簡單
小學生課堂設計設計單一,目前全國性的問題。課堂上老師講,學生聽,要求安靜,要求紀律,要求所謂秩序和尊嚴。課堂上教師嚴格按照教學大綱課件教學。雖然近年引進多媒體教學,但人的思維方式?jīng)]有變化,傳統(tǒng)的“我講你聽”沒有改變。
2.思想陳舊,缺乏設計和創(chuàng)新
中國傳統(tǒng)教育在世界上是對孩子壓力最大的國家之一,可是獲得最后成就的少之又少。我們教學思想理念陳舊,缺乏創(chuàng)新和設計。知識體系經(jīng)歷改革這么多年其實還是兩個字就可以說明白?!胺摹?!不準提出異議,壓制學生天性。課堂中教師肢體語言少,啟發(fā)類的方式少,也幾乎沒有柔性設計。
3.課堂缺乏趣味,墨守成規(guī)
好奇、好玩是我們的天性。兒童心理天然有著這種特性。我們的小學教育基本上是壓制天性,墨守成規(guī)的。對比一下五六十年代的小學教育,沒有實質區(qū)別。
二.課堂情境教學設計的目的
所謂情境教學就是課堂教學中改變“我說你聽”模式,學生來講課教師來引導和糾正,通過啟發(fā),引導,游戲,運動等符合年齡段要求的教學法來進行教學。具體的目的有兩種。
1.以實用為目的
實用才是好用。我們的傳統(tǒng)教學以成績說話,以利益為重。但是成績代表的只是學習的一點,孩子除了會學習,起碼的社會社交能力,身體健康,語言能力等都沒有提高,這就是過于重視應試,忽略了實用性。尤其是小學階段的教育,更是如此。
2.以興趣為目的
沒有興趣一切都是虛幻!這句名言深刻的說明了興趣的重要性。我們現(xiàn)在的孩子有沒有說喜歡學習的呢?如果喜歡,那我們分析他是喜歡學習的。是教師父母夸獎,還是同學的羨慕,還是好成績換來的獎勵,還是對未來的憧憬?如果拋開這些單純就是喜歡學習的,恐怕少之又少!這就是缺乏興趣。兒童心理學告訴我們,興趣是一切,是基礎,是取得成功的關鍵。電子游戲為何可以牢牢抓住我們的孩子?玩的天性永遠是人的本能。情境教學法就是要把游戲,把玩加進教學中。
三.情境教學法的設計過程
設計的主旨以人為本。一節(jié)課堂,學生注意力不可能是40分鐘。最多是二十分鐘。我們安排好這關鍵二十分鐘,抓住黃金時間引導灌輸知識,余下時間可以以游戲,娛樂,說唱,運動等等手段進行課堂設計,或者說面對孩子我們放低身段,俯下身體,蹲坐。課堂不一定要老師站立學生坐著。可以顛倒一下。筆者作為一名一線小學教師,曾經(jīng)實驗性針對我設計的情境化教學方法,在一個23人的班級上過語文課。開課以電子游戲中片段開始,牢牢抓住孩子心理。背誦的古詩文設計在游戲中,背會的就可以闖關。課后的總結也發(fā)現(xiàn)學生對知識理解掌握明顯高于沒有試驗的班級。具體比例為,知識點掌握高出35%,綜合理解38%,甚至學生當堂課背誦枯燥大段課文,當然這種課程對于教師的能力要求很強,也不是必須是游戲開始,也可以是飲食,也可以是音樂,也可以是美術書法等。具體根據(jù)教師個人能力安排課程架構和情境。確實需要體力和腦力都要比普通課程高很多。這就需要我們科學系統(tǒng)的安排課程。
四.情境教學的設計的創(chuàng)新
1.課堂發(fā)展的需求
當今的教育發(fā)展倒逼我們必須改革,坐著等著被動改革不如主動創(chuàng)新。參考國外的課堂體系,我設計的這套課程比較適合當今大多數(shù)小學課堂。不改革結果只能是被時代淘汰。國家教育部不會任由目前這種情況發(fā)展而不去變革。
2.從繁入簡的需求
化簡入繁易,由奢入儉難。簡約化設計課題,簡約化教學。我們是在做減法。減掉很多不必要的繁,比如教案大綱,比如課后總結,比如沒必要的各種表格。簡約而不簡單是情境教學的精髓。
3.以人為本的需求
情境教學包含了以人為本的樸素理念。我們其實都是在設計方法規(guī)則為人服務的,而不是束縛控制人的。
無論是傳統(tǒng)的我講你聽的課堂教學還是情境化教學,簡約化教學,都是為了對我們的孩子負責,對我們國家隊未來負責。教育戰(zhàn)線看似簡單,其實擔負了民族的脊梁,承載了國家隊希望。迎頭趕上和超過發(fā)達國家隊教育要從基礎小學教育開始。希望我研究的情景教學法對我們的教育改革起到一點微薄之力。
(作者單位:遼寧省大連市旅順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