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華
摘要:學習興趣是學習者對學習活動或學習對象力求認識的一種心理傾向,學習者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情緒容易穩(wěn)定,注意力容易集中,感知清晰,思維敏捷,思考周到,記憶力持久,并且不易感到疲勞,同時,學習者對于感興趣的東西還抱有迫不及待的求知欲望,他會如饑似渴的學習和鉆研。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笨鬃右苍f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于苦役。
關鍵詞:高中語文;學習興趣;和諧關系;創(chuàng)新教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學生如果對所學知識有足夠的興趣,那么他的成績就會有突飛猛進的提高,所以激活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至關重要。我認為作為語文教師應該有“魅力”,讓學生從心底喜歡老師。要轉變觀念,愛護學生的興趣;寓教于樂,吸引興趣;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興趣;因材施教,誘發(fā)興趣;經常組織語文課外活動,提高興趣;及時表揚頒獎,保持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悅中享受學習語文的樂趣。因此,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是撥動他們學習語文心弦的關鍵。
一、營造和諧氛圍,培養(yǎng)學生主體意識
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學生的積極參與和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根據高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尊重學生的個性,維護他學生的自尊心,相信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學生得到老師的認可與信任,就會產生信賴感,學生對老師的愛可以自然轉化成對語文學科的喜愛,從而激發(fā)起學習的興趣。尤其是對于學習興趣低、學習態(tài)度不夠端正的學生,老師應該通過耐心開導和真誠交流使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的尊重與愛心。通過這些努力,逐步建立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從而激發(fā)學生潛在的學習興趣。其次,要學會掌握語言的藝術,對學生應該多積極鼓勵。在課堂教學中,要適當容忍和接受學生偶爾出現的錯誤和缺點,要以含蓄委婉的方式指出其不足,不能以語言傷害或打擊他們的積極性,影響他們對于自我的認可與判斷,否則,將會導致他們對語文學習失去興趣,要努力發(fā)現學生學習中的長處,及時鼓勵他們的每一份進步。把學生當作朋友,用一顆真心跟他們交流。正確運用語言的藝術,有助于協(xié)調師生之間的和諧關系,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二、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課程必須遵循語文的特點和學生學習語文的特點,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方式,應得到積極的提倡和踐行,語文課程必須容納學生的生活的經驗,并有助于學習與課程文本的互動”。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如果缺少了學生的參與,不僅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也必然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中來,使他們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過程中,只有這樣,才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認為,在教學活動中,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意識,應該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是鼓勵學生在課堂上開展討論。按照高中語文教學的要求,老師要指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等準備活動,在課堂上對于課前預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知識點進行討論。這樣就會極大調動學生學習的重要性,在學習中學會思考,在思考和討論中提高學習效果。其次要鼓勵學生共同學習。通過教學實踐,我們認為,高中語文教學要大力提倡建立學習小組的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分為多個學習小組,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根據教學目標的設定,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合作學習,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團結精神和合作意識,同時創(chuàng)設了競爭的氛圍,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競爭意識,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次,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學生建立興趣小組之后,教師不能成為旁觀者,而是要根據各小組的學習情況進行針對性指導,針對學生學習當中遇到的疑難問題進行畫龍點睛的提示,發(fā)揮點撥的作用,進行思路引導,從而幫助學生自主解決問題。
三、注重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根據《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高中語文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充分發(fā)揮課程的育人功能”。在高中階段的語文課本中選取了相當數量的既有美文欣賞價值,又有很好教育價值的課文。葉圣陶先生說:“語文教本只是些例子”。語文的課堂教學,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使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獲得個性品質以及心理認知?!皩W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終目標?!薄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實驗)》要求語文教學“應在繼續(xù)提高學生觀察、感受、分析、判斷能力的同時,重點關注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培養(yǎng)想象和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目的。如果不展開想象,就不可能進入作者所創(chuàng)設的意境之中,難以理解作品的意蘊。語文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置身于作品營造的藝術氛圍之中,獲得獨特的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皩W校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培養(yǎng)鸚鵡學舌的模仿者,而是培養(yǎng)能夠自己獨立思考的創(chuàng)新者?!闭Z文課堂教學,老師應盡可能地讓學生放飛思緒,擴大自己的想象空間。如學習郁達夫的《故都的秋》“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想起秋來的點綴。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到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我設計了幾個問題:作者為什么不說“沒有聲音,沒有氣味”,卻說“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加了個“也”字,似乎在與另一種情景相比較,而這種情景則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種什么情景呢?于是學生展開聯想與想象,調動以往的生活體驗,回答說:“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觀景”。盡管多數學生并不認識槐樹,或者也沒見過秋天槐樹落蕊的情景,但是借助想象,卻似乎感受秋天槐樹落蕊落滿地面的畫面,欣喜而又好奇。然而被人清掃之后,只留下“一條條掃帚的絲紋”,一種悲涼彌散開來。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采用多種手法,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激情飛揚,興趣盎然地投入到語文教學的廣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