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麗
摘要:英語學困生之所以學習困難,與其英語詞匯量掌握過少密不可分。傳統(tǒng)的詞匯學習法對于優(yōu)等生來說是非常合適的,但對學困生,其方法適得其反。因此,教師必須幫他們尋找更為適合的詞匯學習法,讓他們在前進中找到成就感,從而為全面提高成績、早日成才做好準備。
關鍵詞:學困生;成才;詞匯;音節(jié)劃分;發(fā)散思維
英國語言學家威爾金斯曾說過,“沒有語法人們表達的事物寥寥無幾,而沒有詞匯人們則無法表達任何事物”。在日常的英語教與學中,無論教師還是學生,雖然非常重視英語詞匯學習,但詞匯一直是難點甚至盲點,高投入?yún)s沒有帶來高產(chǎn)出,很多時候甚至適得其反,直接影響聽、說、讀、寫諸方面。對學生而言,因為對詞匯掌握不夠而感到學習困難,對英語的厭倦之情就油然而生。這些學困生初中的詞匯學習沒有過關,上了高中后,面對更多更難的英語詞匯,會出現(xiàn)畏難、焦慮和厭煩心理,并造成學習上的惡性循環(huán)。所以,對英語學困生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要讓其先掌握一定量的詞匯。
筆者從教十多年來,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嘗試和反思。在學困生學習詞匯過程中,我利用一些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三板斧”,以期達到增強學習英語信心、助學生成才的目的。
第一板斧:“音節(jié)劃分識記法”讀單詞
因為英語單詞在發(fā)音的時候不是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來發(fā)音而是幾個字母拼起來發(fā)音的,因此英語單詞叫“拼音文字”。幾個拼起來發(fā)音的字母叫“音節(jié)”,且大部分英語單詞的音節(jié)都至少有一個元音。面對學困生,我會著重復習20個元音,而且把長短元音成對地在黑板上板書幾次,并讓學生用筆記本記下來。有個別學生總是讀不出這些音標,我就用一些他們很熟悉的單詞幫助他們?nèi)プx音標。讓學困生認讀這些音標,為劃音節(jié)讀單詞奠定良好的基礎。學生通過數(shù)單詞中的元音來決定單詞的音節(jié)數(shù),然后根據(jù)每個音節(jié)的元音來讀出這個音節(jié),最后再把幾個音節(jié)連起來讀。比如:operator,學生先劃分四個音節(jié),然后把它們連起來讀。這樣比老師直接帶讀單詞印象要更為深刻,而且學生能自己讀出單詞,那種成功的感覺比什么方法都來得實際。音節(jié)劃分不是要求學困生一下子把單詞的拼寫都記住,而是讓他們通過看單詞,看音標讀出單詞。讀準了音,學生才會有信心繼續(xù)讀下去,才愿意去記單詞的拼寫規(guī)則。實踐證明,這種做法是可行的,也是富有成效的。經(jīng)過訓練,大部分的學困生都能根據(jù)音節(jié)和音標讀出單詞。
第二板斧:“發(fā)散性思維法”記單詞
發(fā)散性思維是一種開放性思維,就是在思維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人的想象力,突破原有的知識圈,從一點向四面八方擴散,通過知識、觀念的重新組合,找出更多更新的可能的答案、設想或解決的辦法,創(chuàng)造出未曾感知過的新形象的過程。實踐證明,這個方法用在英語學困生身上也是可行的。因為他們可能是英語詞匯量少,但是他們的思維大部分都很活躍,想法比較多。只是,第一個目標詞不能太難,太難了他們是無法進行想象的。筆者每天給一個詞讓學生去發(fā)散思維。如:school,學生是很樂意去想象的,把校園里相關的人和事物都發(fā)散性地想到了,有些不會拼寫的單詞,也主動去查字典找到。
對于很多優(yōu)秀生來說,teacher.student.books、library.head-master,subjects、maths、physics這樣的一些單詞是小菜一碟的。但對于學困生來說,能夠?qū)懗鰏ubjects和physaics已經(jīng)費了很大的力氣了,有些學生還查了詞典才寫成的。有時我也會根據(jù)單元教學的要求給目標詞,如進行人教版必修一Unit 3的教學前,我會給出travel這個目標詞。通過這樣的發(fā)散性思維,學困生既可以復習初中遺忘的詞匯,也可以找到自己想知道的詞匯,更可以提前預測將要學到的詞匯。通過發(fā)散性思維,他們的詞匯不斷增加,也通過發(fā)散性思維這種有趣的圖形,他們更樂于去記單詞,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板斧:“‘四會詞匯分類法”析單詞
在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所要求掌握的3500單詞中,有大部分高頻詞即“四會詞匯”。其中1500個左右的單詞在初中接觸過,高中階段要進一步加強學習,讓學生在不同的語境中體會它們的意義,在多種任務中反復嘗試它們的用法。高中階段其實只有500個左右的新單詞需要“細學,直接學,反復學”。其余1000個新單詞則適宜“粗學,間接學”。正因為如此,對于學困生,教師要幫他們把要“細學,直接學,反復學”的新單詞挑出來,再分成識記和“四會”兩類。結合教材,每單元要學的“四會”詞匯其實很少,我會要求學生用這些“四會”詞匯寫句子,這些句子可以是書本上的句子,可以是詞典上的短小句子,再把每個句子反復朗讀。如:人教版必修一Unit 1,大綱要求的“四會”詞匯有frieadship、nature、share、trust.suffer.situatlon、habit、grateful、culture、favorite、background、discover、experience、我分出要求學困生“四會”的幾個詞匯(share、tulst、habit、fa-vorite、discover),要求他們寫一個句子,其余的就只要求他們識記。這樣一來減輕了學困生負擔,通過寫句子讓學生知道這些詞的意義,提高記憶效果,也為語言輸出打下基礎。
板斧雖少,但精簡實用,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詞匯學習在提高學生英語成績方面是關鍵的,具有綱領性質(zhì)。學困生只有做好了詞匯學習工作,才可能獲得成就感,才可能產(chǎn)生對英語的興趣,更可能在今后的句子、篇章學習中產(chǎn)生嘗試的欲望。只有學會了怎樣記憶學習詞匯,才能夠依葫蘆畫瓢,去學習英語其他方面的知識,重燃英語學習的希望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