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人類已經迎來信息技術時代。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媒體融合已經成為新聞媒介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和途徑。這就導致傳統的新聞媒介和新興新聞媒介之間存在和很大的差距,也就意味著傳統的新聞人才培養(yǎng)模式已經不能夠滿足新時期背景下新聞傳播的需求。所以,在新時期,要想不斷實現新聞傳播的發(fā)展壯大,就應該深入了解和發(fā)掘媒體融合時代背景下的新聞發(fā)展趨勢以及人才需求,從而實現新聞傳播教育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使新時期的新聞傳播人才培養(yǎng)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媒體融合時代新聞傳播的需求,從而不斷推動新聞傳播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文章主要針對媒體融合時代新聞傳播教育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進行相應的研究,以期通過有效的、緊跟時代步伐的教育方式不斷滿足媒體融合下新聞傳播的需求。
關鍵詞 媒體融合;新聞傳播;教育改革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6)21-0135-02
現代社會,社會的轉型日益深化,媒體行業(yè)的發(fā)展更是日新月異。特別是在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不斷發(fā)展的背景下,各種新興媒體不斷涌向,成為新時代的寵兒,這對傳統的新聞傳播渠道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和挑戰(zhàn)。同時,多種新媒體的融合對新聞傳播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想不斷推動新聞傳播的發(fā)展,就要實施創(chuàng)新、多元化的新聞人才教育,實現新聞傳播教育的改革和深化,推動新聞教育的不斷進步,以此來滿足新媒體融合背景下新聞傳播發(fā)展的需求。
1 媒體融合時代新聞傳播的現狀
媒體融合的最早提出者是美國著名大學教授伊契爾·索勒·普爾于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早在本世紀初,西方一些發(fā)達國家已經呈現了媒體融合的趨勢,媒體功能一體化之間成為新聞傳播的主要趨勢。其中包括技術網絡化、產品多媒體化、業(yè)務融合化以及市場一體化等。這些變化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傳統資源的重組,并在各媒體之間不斷形成合作發(fā)展趨勢。
1.1 媒介融合成為媒體傳播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在我國,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普及,特別是近年來互聯網的迅速崛起,包括3G、4G以及目前提出的5G的發(fā)展概念,為新媒體的融合提供了有利條件。網絡系統的建立、擴大和完善,將傳統的報紙、電視、廣播充分融合在一起,同時,也產生了一些新的傳播媒介,如微信、QQ、微博以及其他電子終端的傳播方式,通過互聯網建立起的緊密的聯系[1]。包括目前移動電視、手機電視、手報紙以及電子報紙都是媒體融合背景下的產物,這些新鮮事物的出現無疑極大地豐富了傳媒渠道。與此同時,電信網、廣電網以及互聯網已經開始著手三網合一,這意味著媒介融合已經迎來了實際操作時代,媒介融合成為具有勢不可擋之勢,成為新時期新聞傳播媒介融合的必然發(fā)展趨勢。
1.2 媒體融合背景下新聞傳播角色的轉變
在傳統的新聞媒體傳播渠道中,比如電視、廣播、報紙等媒介,在一定時期之內不斷引導著社會潮流,主導著新聞的輿論方向。同時傳統的媒介在信息的傳播方面也一直都處于主動地位,受眾處于被動地位,也就是說,這些傳統媒體發(fā)布什么樣的信息,受眾就看什么樣的信息,自主權完全掌握在媒體的手中。這時媒體人的角色就是信息的發(fā)布者,對新聞記者、新聞編輯的分工明確,各司其職。但是,在新媒體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比如微博、移動電視、手機電視等新媒體出現之后,在網絡的連接下,各平臺之間的信息實現了共享,信息的傳播已經不再受到信息內容、傳播渠道以及空間時間的限制,這就對新聞傳播媒體人的角色提出了新的要
求[2]。比如在媒體融合過程中,記者就不在是一個單純的記者,而是要轉變?yōu)橐粋€全能的記者,不僅要具備新聞采訪的能力,而且還要具備新聞稿件的編、校以及發(fā)稿能力,必要的時候還應該能夠為新聞稿配圖,讓新聞從采訪到發(fā)布一氣呵成,最大程度保證新聞的實效性。同時,對記者全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同一個新聞實踐中,要采集包括聲音、圖像以及文字信息,并將其錄入相應的數據設備中,對其進行加工處理,根據不同的媒體傳播渠道,編輯出適合于該傳播渠道發(fā)布的信息,實現一次采集、動態(tài)整合以及多次發(fā)布的傳播流程,從而最大限度地保障新聞傳播的及時性、完整性,體現出新媒體傳播渠道的獨特之處。
2 新媒體融合對新聞傳播人才的需求
通過對新媒體融合背景下新聞傳播現狀的探索和研究,就會發(fā)現在新媒體融合背景下,對新聞傳播人才的需求有很大的轉變,對相關人才的要求也就更高??偟膩碚f,新媒體融合背景下要求新聞傳播人才具備以下幾方面的能力。
2.1 新時期的信息傳播思維
作為新時期的新聞傳播人才,傳統的新聞傳播思想和理念顯然不能夠滿足新時期新聞傳播的需求,要求新時期的新聞傳播人才具備新的信息傳播思維,要更新自己的信息傳播觀念,樹立清晰的融媒體思想,把握新時期受眾的特點和關注的方向。比如,在進行信息傳播的過程中,要分析受眾閱讀信息的時間和信息內容結構的構成,使其符合受眾的信息接收需求。
2.2 跨媒體工作的能力
新媒體融合是將傳統的媒介和新時期的新媒體進行融合,在不同渠道之間相互轉換,實現信息的共同傳播。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通常一個新聞傳播單位就會擁有不同的傳播渠道。比如央視一套的新聞聯播,在傳統的傳播過程中,主要的傳播方式是電視和廣播。但是在新聞融合背景下,出現了微博、微信等傳播渠道,這就需要新聞傳播人員同時具備電視編輯、廣播編輯以及新媒體微博、微信的編輯能力,保障新時期背景下信息的全方位、立體化傳播,不斷增強新聞的影響力和傳播力度。
3 媒體融合時代新聞傳播教育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
3.1 教學理念的更新
在媒體融合時代背景下,新聞傳播教育要實現教學理念的更新,要充分意識到新媒體融合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思想,對傳統的教育內容進行衡量和增補,進行課程的規(guī)劃更新。首先,要充分滲透新媒體融合的理念,運用現代化教學設備,轉變傳統的說教教學方式,變單一為多元化[3]。其次,要充分開展多元化教學。比如網絡在線教學、互動教學以及多媒體教學等,讓學生更早地接觸到媒體融合背景下的新聞傳播渠道和理念。
3.2 注重學生新聞傳播素養(yǎng)和能力的提高
通過上文的探究和研討,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即在新媒體融合的背景下,新聞傳播的渠道得以拓展,相應的對新聞傳播人才能力需求也在逐漸擴大,除了要具備傳統媒介中新聞傳播的能力,還需要新媒體背景下的新聞傳播能力[4]。因此,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就要不斷優(yōu)化和擴展教學方式,比如舉辦相應的新媒體新聞編輯傳播大賽,廣告設計、微電影以及新聞創(chuàng)意大賽等,在不同的媒體上進行傳播,從而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新聞傳播能力,實現新媒體融合背景下新聞教育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
3.3 加強人才交流,實現人才的聯合發(fā)展
在信息時代,信息就是一切。在教育中也是這樣,教師要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特別是新媒體融合背景下,新聞傳播的各種新的特征和理念正在不斷涌現,因此教育也不應該閉門造車,要不斷促進人才之間的交流,實時把握動態(tài),做到“走出去、引進來”,豐富學生的新聞傳播觀念,為新聞傳播教育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4 結束語
新媒體融合下的新聞傳播教育改革不僅是學生實現自身發(fā)展的要求,更是新時期保障新聞傳播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迫切需要。因此,在教育過程中,要把握時代的發(fā)展動向,促成新聞傳播教育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提高媒體融合背景下新聞傳播人的工作
能力。
參考文獻
[1]南長森,盧鑫.融合、轉型、變革、升級:2014年中國新聞傳播學科發(fā)展評騭[J].長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76-85.
[2]陳一.媒體融合時代的新聞傳播教育改革——兼論“傳媒實務”課程的理念與實踐[J].唯實(現代管理),2015(5):45-46.
[3]周婷婷.媒體轉型與新聞傳播教育改革——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史學會第四次學術研討會綜述[J].新聞前哨,2013(1):41-43.
[4]虞鑫.媒介融合·實踐教學·人才培養(yǎng)——首屆“媒體總編與新聞學院院長高層論壇”綜述[J].全球傳媒學刊,2016(1):1-8.
作者簡介:劉雪英,煙臺市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有線電視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