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
摘 要: 本文主要闡述職業(yè)學校計算機教師如何利用科學合理、有效的教學手段,挖掘學生潛能,多層次、多角度地呈現(xiàn)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總結出六個層面,分別是:一、發(fā)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二、合理選擇教學方法。
關鍵詞:中職教育 計算機教學 教學方法 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10-0142-01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一門必要的公共基礎課程,它既注重基礎理論,又注重實際操作能力,直接影響學生的相關計算機課程的學習和操作。通過學習計算機應用基礎能夠使學生具備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并熟練掌握windowsXP、WIN7等操作系統(tǒng)、office、Internet等常用辦公軟件的使用方法,即達到考試大綱要求又為學習其它計算機相關課程奠定堅實的基礎。
我校是一所培養(yǎng)女性的搖籃,由于性別的單一性,學生素養(yǎng)等問題,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在以往教學過程中,教師常常遇到這種的感觸:有一定計算機基礎和在初中學習過計算機的學生感覺這門課不是很重要,更是浪費時間,學習的積極性較差;水平較低和沒有計算機基礎的學生對計算機課程很陌生,學習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能力很慢。這是一項值得研究的難題:要保證正常的教學之外又要兼顧兩類學生的學習把這門課學好完成教學任務。教師除了按照教學大綱制訂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外,還要動腦筋想辦法活躍課堂氣氛,把比較沉悶的課堂變得生動讓學生提起興趣學習,創(chuàng)新上課方法理論結合實際做到讓學生充分的做好操作練習熟練掌握操作方法。
例如我校學前教育、旅游、美容專業(yè)的學生屬于非計算機專業(yè)學生。他們在學習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時候就遇到類似的問題,解決他們學習的困難在學期末要參加市計算機應用能力統(tǒng)一考試。在教學中既要練習統(tǒng)考的內容保障考試的通過率,又要在課堂中進行新授課的內容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計算機操作的基本知識和方法。中等職業(yè)教育具有職業(yè)性、實用性、技能性的特點,確?;A知識扎實穩(wěn)固的同時,更加注重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的就業(yè)競爭力。
教學內容為計算機基礎,windows xp操作系統(tǒng),office辦公軟件等;內容多但是課時有限,想讓學生學好這門課程,教學方法非常重要,要打破原來的一言堂模式,即教師講解操作學生聽講,改為任務驅動式教學,讓學生通過完成一個個具體的任務,掌握教學內容,達到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加以引導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完成任務練習使學生能夠較全面的掌握office辦公軟件及各類常用軟件的使用,鍛煉綜合操作能力,為今后走向工作崗位從事計算機相關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首先,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機房多媒體課件演示教學,將文字、圖形、圖像、視頻、音頻融為一體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即優(yōu)化教學場景),將桌面、窗口、菜單、圖標、應用軟件的使用,利用多媒體課件講授完以后,再輔以真實操作環(huán)境下進行實際上機操作,這樣既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加強記憶掌握,又能在課堂講授過程中,省掉板書時間,增大了與學生的雙向交流、互動的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和動手操作的欲望,引導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這樣既達到了教學目的,又為學生指明了學習的方向,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其次,采用邊講邊練,既可以讓學生掌握新知識進行實際操作練習,又能把知識掌握及鞏固,讓教師及時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隨時調整對學生掌握新授內容的教學方法和環(huán)節(jié),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第三,在課堂上,學生對動態(tài)的、色彩豐富的事物比較感興趣并不喜歡死板一言堂的教學,所以在打字練習中,初級階段使用《金山打字》軟件,這樣,學生可以練習基礎的字根,指法和鍵位同時在游戲中完成打字練習,提高打字技巧和速度。在熟練以后打字的練習中可以適當播放些輕松舒緩的音樂伴隨學生進行練習,提高效率。
第四,在學習演示文稿操作的內容中,學生要獨立完成一個演示文稿的制作,并運用如文字、圖片、聲音、影音、動畫等對象進行插入幻燈片,添加動畫效果和超鏈接??梢宰寣W生通過網(wǎng)絡搜集素材,按照規(guī)定時間完成演示文稿的制作。在此過程中,教師給以學生想象和創(chuàng)造的空間,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提高以及獨立解決問題和勇于探索的能力和精神。
第五,新授課之前加上課前板塊這一欄目,提高學生對課外知識的探究和學習,學生可以單獨完成或者小組完成,搜集計算機相關的百科知識和現(xiàn)階段最前沿和流行的計算機產(chǎn)品,即開闊了眼界又分享給其他的同學,從而獲得雙贏。
第六,由于學生的計算機參差不齊,水平較好的學生往往認為課上所學的知識自己都已經(jīng)會了,就開始怠慢對待上課,做一些與課堂無關的事情,針對這一現(xiàn)象,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充分發(fā)揮這部分學生的作用,為她們擔當“小老師”的角色,輔佐教師幫助其它同學解決計算機操作的問題,使這些計算機能力較好的同學找到自我的價值,互幫互助,互教互學,營造一個的良好課堂氛圍,有效地解決了由于學生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造成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問題。
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計算機方面的操作技能,還要時刻注意對學生進行計算機使用的道德規(guī)范教育,如今網(wǎng)絡很發(fā)達,要及時和學生講解上網(wǎng)的規(guī)范性和遵守法律法規(guī),有效地利用好計算機和網(wǎng)絡,對計算機有日常維護和安全使用的意識和行為,把每一位學生都培養(yǎng)成為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于麗.淺談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 [J]《經(jīng)濟生活文摘(下半月)》,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