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高職語文教學與信息化技術的融合的價值進行分析,主要表現(xiàn)在豐富高職語文課堂教學的內容,提升高職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等方面,并基于高職語文教學的實際要求與高職學生的性格特點,提出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重點強化,增強學生的掌握能力以及課后拓展,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等高職語文教學與信息化技術融合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高職語文教學;信息化技術;高職學生
【中圖分類號】G7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在人們的生活與學習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對學生知識與技能的學習能夠產生積極的影響。但是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當前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仍然采用單一的“灌輸式”課堂教學方法,難以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語文是一門具有人文性特點的學科,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需要在明確高職學生性格特點的基礎上,基于高職語文教學的實際要求進行教學設計,將信息化技術有效融入其中,為高職學生帶來全新的語文學習體驗。
一、高職語文教學與信息化技術的融合價值分析
高職語文教學與信息化技術的融合,有助于豐富高職語文課堂教學的內容,提升高職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
(一)豐富高職語文課堂教學的內容
信息化技術的高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能夠轉變單一的課堂教學方式,通過信息技術為學生帶來更多視覺、聽覺內容,能夠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信息化技術與高職語文教學的融合,符合新課程背景下對高職語文教學的實際要求,能夠為高職學生帶來全新的語文學習體驗,真正體會語文學習的樂趣以及語文的豐富魅力。
(二)提升高職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
創(chuàng)新型高職語文教學模式把傳統(tǒng)教學的優(yōu)點與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有機地結合起來,對高職學生語文知識的深入學習能夠產生積極的影響。多媒體技術與網絡技術環(huán)境下,能夠實現(xiàn)交互式學習,聲像并茂的技術水平方式能夠為學生帶來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有助于學生各項語文知識的主動發(fā)現(xiàn)與積極探索。信息化技術與高職語文教學的有效融合,能夠提升高職語文教學的質量,使高職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高職語文教學與信息化技術的融合策略分析
高職語文教學與信息化技術的融合,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重點強化,增強學生的掌握能力以及課后拓展,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等方式靈活開展。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可謂是影響高職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很多高職學生存在語文課堂學習中“昏昏欲睡”的情況,沒有感受到語文的獨特魅力以及語文學習的樂趣。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使學生能夠感受到語文的豐富魅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以《故都的秋》為例,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軟件,為學生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展示秋天景象的圖片,引導學生結合圖片與音樂進行細細品味。在碧天枯草、秋槐落蕊的景象中,學生能夠深切感受到北平小院中秋天的景象,進而明確故都的秋“靜”“清”以及“悲涼”的情感內涵,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提升高職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
(二)重點強化,增強學生的掌握能力
高職語文教學中可以適當借助信息技術,發(fā)揮優(yōu)勢,基于多角度、多層次的為學生展示教學內容,增強學生對語文重點、難點的掌握程度,提升學生的語文知識掌握能力。
比如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通過圖片、視頻或者影像資料播放等方式,使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作者寫作意圖的分析,揣摩遣詞用句的精妙。教師也可以通過制作Flash動畫、PPT等多種方式,為學生展示重點教學內容,將枯燥、復雜的教學內容通過圖片的方式直觀展現(xiàn),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教學重難點也會迎刃而解。
(三)課后拓展,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
語文是一門富含人文性特點的學科,在高職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僅需要加強對學生語文知識的課堂引導,同時還需要通過適當?shù)恼n堂教學指導,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與人文素養(yǎng),為高職學生的未來的學習與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信息化技術與高職語文教學的有效融合,能夠在為學生帶來全新學習體驗的同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比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完成《故都的秋》這一篇內容學習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借助信息技術軟件等進行多層次的拓展,比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與之相關的作者信息、與之類似的文章內容等等,學生還可以借助網絡進行習題的自主練習,增強學生的學習印象。
三、結語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職語文教學活動可以適當融合進信息化技術,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重點強化,增強學生的掌握能力以及課后拓展,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等方式,改善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中存在不足之處,提升高職語文課堂教學的總體效果。
參考文獻
[1]黃麗娟. 職業(yè)漢語視角下高職院校大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以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J]. 職教通訊,2014(13).
[2]黃麗娟. 新形勢下提升高職學生語文應用能力探析——基于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2015屆畢業(yè)生的調查[J]. 晉城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23).
[3]黃麗娟,周海英. 學習心理學視角下高職院?!皯谜Z文”翻轉課堂的有效性研究——基于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的調查[J]. 職教通訊,2016(12).
基金項目:2015—2016年度江蘇省職業(yè)技術教育學會職業(yè)教育立項課題《信息技術在高職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和實踐研究》(XHJX2015045)。
作者簡介:張永影,女,1981年生,江蘇安全技術職業(yè)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語文教學。
(編輯:鐘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