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華
【摘要】初中語文教學一直得不到重視,作文已成為學生和老師的一種折磨。作為教師只有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找回寫作的自信,從而寫出高水平的作文。
【關(guān)鍵詞】折磨;激趣 ;熱愛 。
【中圖分類號】G63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育要致力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但是,長期以來,初中的作文教學一直得不到足夠重視。老師布置寫作文是為了應付檢查,學生的寫作更多是東拼西湊,寫作欲望基本為零,久而久之教師怕改作文,學生怕寫作文,寫作已經(jīng)變成了一種折磨。語文教學沒有發(fā)揮語文學科工具性功能,對于推進素質(zhì)教育,提高中華民族整體素質(zhì),形成了瓶頸制約。語文老師為此苦惱,試圖通過強化訓練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多多的布置作文,大量批閱作文,可是效果甚微。在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模式下,教師更加害怕批閱作文,學生對作文課也越來越反感,對寫作越來越害怕。作文教學已然成為師生心中共同的痛。
眾所周知,學生作文是寫出來的,而不是老師改出來的。基于此,不少初中語文老師一到作文課就把文題布置下去,放任讓學生自己去寫,很少作寫前指導,至于評講就更是蜻蜓點水,有的根本就不評不講,學生對自己文章的好與差也就不知曉。久而久之,學生對作文就漸漸不重視,有時為了應付就東拼西湊一篇了事。由于沒有壓力和動力,時間一長不少學生對寫作就產(chǎn)生了畏難情緒。不消除畏難情緒,不練就寫作真功夫,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如何提升?筆者認為,在新課改如火如荼的今天,作為初中語文教師必須高度重視作文教學。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胩岣邔懽鹘虒W效果,教師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對寫作的熱愛之情,在指導上下工夫,激發(fā)學生寫作內(nèi)驅(qū)力。如何采取有效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廣泛閱讀,培植寫作興趣。
閱讀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最重要的前提。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背踔姓Z文課本所編入的篇目,是經(jīng)過專家精心挑選出的,是學生學習寫作的好范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欣賞其中優(yōu)美的字詞和意境,要求學生博聞強記,注意積累,豐厚底蘊。胸有成竹,才能寫出好文章。除了閱讀課本文章外,還要把視野和觸角向課本外拓展,引導學生閱讀大量的報刊、優(yōu)秀習作,特別是教育部推薦中學生課外必讀的書目等,引導學生從書中汲取豐富的寫作營養(yǎng)。這樣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又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每一步路都不會白走,每一本書都不會白讀。廣泛的閱讀,是激趣,更是積累。
二、熱愛生活,豐富寫作素材。
離開了生活,寫作便成了無源之水。學生的生活可謂豐富多彩。作文就是把我們身邊的生活寫出來,這就要求學生用敏感之心仔細觀察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事物,用好奇的眼光觀察平凡的世界,在習以為常中體驗驚奇、感動,并學會適時的記下這些稍縱即逝的思維火花、情感體驗。葉圣陶說:“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流個不停?!睂W生生活在各個不同的家庭,每個人的生活經(jīng)歷和感受是各不相同的。因此,語文老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學會體驗生活,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活動情境,給予學生更多的體驗生活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寫日記的良好習慣,做生活的有心人。隨時注意生活積累,隨時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學生想些什么就寫什么,愛寫什么就寫什么,可長可短,不作無病呻吟。
三、學會互批,提升寫作水平。
現(xiàn)代的初中生寫作文態(tài)度很不端正,寫時不用功,寫后不修改。因此作為語文老師在作文教學中要學會“偷懶”,充分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成為寫作的主人。教師讓學生互批互改作文不失為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一劑良方?;ヅ鷷r,學生通讀全文,或批錯別字,或用規(guī)范性符號批錯誤的標點符號、不通順的語句,或煞有介事的書寫評語……這個過程,激發(fā)的首先是學生的主體性。其次,對于學生是一次次相互學習的過程。批閱到比自己水平高的作文是學習,批閱到比自己差的作文也是一種學習。糾正別人的過程,其實是警示自己的過程。大量的作文教學實踐證明,讓學生養(yǎng)成互批互改作文的好習慣,對調(diào)動他們寫作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四、賞識成功,激發(fā)寫作欲望。
對學生來說,很多時候?qū)懽魑亩际遣坏靡?,為了應付考試才要寫的。欲望是根本,學生連欲望都沒有怎么肯寫出好作文呢?那么如何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呢,學會鼓勵是一種好辦法。鼓勵在作文教學中作用是巨大的。教師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應做到因材施教。寫作水平暫時不理想的,教師要學會用欣賞的眼光,適當降低一下評價標準,發(fā)揮“門檻效應”,主動尋找他們的閃光點,適時的鼓勵他們,讓他們有信心一步一步提高自己。教師不妨在肯定寫作水平暫時強一點的同學同時,對他們“苛刻”一些,對他們提出較高的要求,這樣,既能讓他們感受到適度的難度,克服驕傲情緒,同時,又能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這樣,能讓不同層次學生對作文產(chǎn)生興趣。為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寫作欲望,作文講評課上,老師還要有目的選擇不同層次的優(yōu)秀作文,作為范文向?qū)W生范讀。范讀后,讓若干學生點評,以賞析為主,適當指出不足。再讓作者本人談?wù)剺?gòu)思意圖,并結(jié)合同學點評,提出改進想法。這樣做,既達到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的目的,又進一步激發(fā)了優(yōu)秀學生的自豪感及寫作欲望。
總之,讓作文不再成為一種折磨,提高作文教學實效性,離不開教師的有效指導,學生的主動參與,鮮活的日常生活,科學的激勵機制。
(編輯:李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