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陽
?
談師德建設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趙 陽
【摘 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作為高等教育主體,擔負著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他們的道德修養(yǎng)、職業(yè)素養(yǎng)直接關系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和水平的高低。因此,大力加強高校師德建設對于全面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確保高等教育事業(yè)健康發(fā)展,以及我國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zhàn)略的深入實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關鍵詞】教師 師德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苯處熓侨祟愳`魂的工程師,擔負著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他們是一個國家科學知識的傳播者、先進文化的推動者,更是道德品質的塑造者。教師是否具備崇高的師德,直接決定著是否能夠為國家培養(yǎng)出德才兼?zhèn)涞暮细袢瞬?。習近平同志曾經說過:“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承擔著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任。”作為高等教育事業(yè)工作者,師德是教師的基本素養(yǎng)。它既是一種高尚的美德,又是一種強大的教育力量和手段,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
大學生是高校工作的主體,而教師是主體工作中的主導。教師要真正實現自己“教書育人”的職能,就必須首先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和道德品質。加強師德建設,提升教師職業(yè)道德素質,是教師不斷完善自身的要求,更是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師德不僅是教師個人的行為規(guī)范,而且也是教育影響學生的重要手段。對于把青年學生培養(yǎng)成為國家的合格建設者具有重要的意義。高尚的師德是一股無形的、強大的精神力量,是教師的“立教之本”,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并且逐漸深入到學生心靈,成為影響其一生的榜樣。因此,從道德意義上講教師的職業(yè)道德比其他職業(yè)道德更具有典范性。擁有高尚師德的教師就像是一盞明燈,用自己的道德品行和思想情操去教育點亮學生,使他們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受到教育激勵的學生開始努力改變提高自己,從理想缺失到樹立遠大抱負,從不愛學習到積極主動學習,從道德失范到提高道德水準,師德都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分析以上意義我們可以看出,師德具有以下作用:首先是榜樣作用。教師是學生的榜樣,其形象直接影響對學生的教育結果。人們常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事實的確如此。高校的每一名教師,無論自身學何種專業(yè),都擔負著對學生的“育人”的職責,而不僅僅是教授課本知識。要想建設良好的教風和學風,就要首先從教師的道德建設抓起。教師提高了自身素養(yǎng),學生自然會得到更好的教育;其次是塑人作用。教師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他們在學生人格的形成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要當好大學生的引路人,就必須首先塑造好自身的人格。大學生正處在人生成長關鍵階段,很容易受到社會不良風氣影響,如果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就會失去較大的優(yōu)勢。大學生在塑造自身人格的過程中,會產生不斷的反復和困惑。因此,教師借助教學平臺,充分發(fā)揮塑造人格作用,讓學生不單單學會書本知識,而且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道德教育,學會做人的道理和原則,這樣才能真正實現育人主旨的深入貫徹。
近年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實施,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fā)展,各種文化加快交融,各種思潮激烈碰撞,高校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應該說,當前師德的主流是好的,但是在客觀上的確存在著一些問題和缺陷。
(一)理想信念不堅定,思想根基動搖
理想信念作為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是教師維護正確教育方向的航標。作為一名我國的教育工作者,愛國是師德的最基本內容。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校是培育意識形態(tài)的園地,是學生了解社會、了解國家的重要窗口。教育本身對于維系著國家政治穩(wěn)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時期我國經濟社會處在快速轉型和發(fā)展過程中,出現了諸多令大學生感到困惑的問題。所以,高校教師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思想性和指導性,為學生講授理性事實,正確引導學生如何看待和處理他們所關心的社會熱點問題。但是現在出現了個別理想信念不夠堅定的教師,他們自身受到主觀消極思想影響,抱怨工作,抱怨社會,不良情緒及思想被帶入到課堂中,其消極偏激的言論難免會對學生造成負面影響。甚至還有部分教師為吸引學生,毫無顧忌地散布社會中或網絡上流傳的八卦觀點和西方糟粕思想文化,全然不顧師德要求。
(二)在崗不敬業(yè),治學不嚴謹
當前部分教師對本應是本職工作的教育教學活動投入時間精力減少,工作缺乏責任感和熱情,上課敷衍了事,遲到、早退、缺課現象有之。教學準備階段對教材鉆研不夠,備課不充分,自身缺乏學習.知識更新不足,課堂上信口開河,有的知識自己都沒弄明白,就講授給學生,很難取信學生。教育教學基本功差,授課平淡無味,有的甚或把學校分配的教育教學工作當“捎帶活”,忙于評職稱、校外兼職等“第二職業(yè)”,甚至貽誤教育教學工作。
(三)言行失范,不能發(fā)揮表率作用
高校教師是高等教育事業(yè)的支撐,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未來社會主義建設者素質的高低。雖然學生的品德、習慣、學習和生活風氣的形成,由很多種原因共同構成的,但由于教師自身具有示范性作用,他們的思想行為、言談舉止乃至衣著打扮都會對學生產生非常大的影響。特別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今天,教師必須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率先垂范。但隨著經濟社會的深入發(fā)展,教師曾經擁有的“好工作”的優(yōu)越感受到多種事物沖擊,少數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當個人愿望與需求不能得到滿足時,便會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導致工作中出現言行失范的現象,有的舉止不雅,有的好逸惡勞,有的鋪張浪費,有的自私功利,缺乏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應有的道德修養(yǎng),無法成為學生的表率。
(四)缺乏育人觀念,對學生沒有愛心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過:“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識的堆積?!币虼?,教育不僅僅是使人獲得知識的手段,而且是提升人精神追求的路徑。教師的職責也不僅僅是傳授文化知識,更要讓學生成為德才兼?zhèn)涞挠杏弥拧=處熤挥袗蹖W生,與學生建立情感聯絡,才能讓學生愿意追隨教師,更好地接受教育。在我國,多數大學生都是遠離家鄉(xiāng)和親人在異地求學,背井離鄉(xiāng)的生活時常會使他們感到孤獨和寂寞。在遇到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時,他們就需要得到老師的關愛和幫助。然而事實上,一些教師對待自己的工作就只滿足于課堂教學,即便是鉆研工作也只不過是做項目、寫論文等為各種評獎和職稱評定做準備,對學生個體的學習生活、心理需求等問題漠不關心,忘卻了教師最根本的育人職責。
(一)充分認識師德建設工作重要性,形成長效工作機制
要加強師德建設,首先要給予高度重視。當前,高校已普遍重視師德建設,但是仍然存在不足。要把師德建設擺在學校整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看得見問題,才會解決問題??梢猿闪⒁詫W校黨委為中心的師德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落實責任主體。各職能部門也要配合學校整體工作制定出臺師德建設相關規(guī)章制度、實施細則等。師德建設成為學校工作的空白點,勢必會影響到整個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及效果。因此,必須要加強組織領導,形成以學校黨委為中心、各職能部門和教學單位齊抓共管的長效工作機制,通過多種有效的方式方法,充分調動和激發(fā)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覺地為黨的教育事業(yè)辛勤奮斗,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理想。
(二)加大對教師的培養(yǎng)和培訓力度,提高教師的職業(yè)修養(yǎng)
作為一名大學教師,擁有廣博的知識、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高尚的人格境界是對其自身素質的要求。只有這樣教師才能產生感召力和凝聚力,才會讓學生信服并對他們產生好的影響。教師要做到這些,就要通過學習不斷歷練和提高自己。因此,高校要把對教師的培訓工作列為重要議事日程,為教師提供更多的進修和學習機會。要制定培養(yǎng)方案和培訓計劃,每年有組織有計劃的選派一定數量教師參加校內或校外培訓,有條件的時候可組織出國學習,讓他們開闊眼界、增長見識。還可安排教師走出校門,進入政府、企業(yè)單位進行掛職鍛煉,了解地方民情,把握社會發(fā)展形勢,通過這種形式不斷提高教師業(yè)務素質和職業(yè)修養(yǎng)。高校教師只有不斷加強自身素質,才能使自己立足于教育陣地并且有所作為,才能為社會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人才。
(三)關心教師的工作和生活,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
高校是高等教育事業(yè)的主陣地,教師才是高校各項工作的主體。但是,目前部分高校存在重行政、輕教學的問題,高校行政化傾向嚴重,基層教師很少可以參與到學校的管理和建設中來,甚至缺少表達自己意愿的有效渠道。因此,高校要不斷改革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強化教師在學校發(fā)展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有教師感覺到自身受到了重視,才能產生極大的工作熱情和強烈的責任感。另外還要不斷改善教師物質生活條件,提高工作待遇。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的道德需求屬于高層次需求,只有當人的物質需求得到滿足時,才會提升自己的道德需求。因此,高校要把教師的工作和生活問題擺在突出位置,使他們以從事教育事業(yè)為榮,由衷地熱愛自己的工作,才能自覺遵循師德要求。
(四)建立健全考核監(jiān)督機制
學校要建立科學有效的教師職業(yè)道德評估體系和測評辦法,每年對教師的師德表現進行考核。可以通過領導專家評價、學生評價以及教師互評等方式對一個教師的職業(yè)道德、個人素養(yǎng)、業(yè)務能力等方面進行全面綜合的評價分析。要加強師德監(jiān)督,通過建立師德監(jiān)督網站、開通師德反饋微信平臺等方式,鼓勵學生對教師師德進行評價,并且要建立起比較完整的體系,可以在每學期的教學工作檢查中,將師德列為重要考核指標,并不定期進行抽檢,必要時還可以請家長介入考評??己撕驮u價結果將直接影響教師的職稱評定、職務晉級、評獎評優(yōu)等,形成競爭機制,引導教師不斷完善自我、提高素養(yǎng),切實做好教書育人工作。
參考文獻:
[1]李承安.新世紀高校師德問題研究[D].南京:東南大學,2006.
[2]蔣桂芳.高校教師師德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探索,2013(3).
[3]陳小虎.論師德建設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國成人教育,2007(5).
[4]詹春濤,劉剛.高?;鶎咏M織黨建帶團建工作淺析[J].科學時代,2010(10).
(作者單位:赤峰學院招生就業(y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