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倩(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張莊學校,河北 保定 072450)
?
農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王小倩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張莊學校,河北 保定 072450)
摘要:對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不僅困難重重,而且問題也多種多樣。所以,在實際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要求教師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在抓教學的過程中善于思考,積極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快速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此外,也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自主學習,只有將二者協調起來,教學水平才能得到更大的飛躍。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程教學;教學效益;對策
現階段,在農村的學校中存在很多的問題導致實際的課堂效果非常不理想。我校根據目前的這些實際情況,分析原因并積極尋找對策,在教學中已經形成了初步的教學經驗,并且通過逐步開展的教學活動使得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我們的英語課堂充分利用了農村中的自然資源條件,展開了一系列的實驗活動,使得學生在熟悉的生活環(huán)境中提高了學習英語的興趣,不但增加詞匯量,而且也能用英語熟練的表達自己的思想,最終在成績方面得到了普遍的提高。此外,我們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提煉出了好的教學模式,幫助小學生端正了學習態(tài)度,能在課堂上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在不懈地努力下,我們看到用新的教育理念來指導教育實踐是可行的,農村的學生善于動手動腦,他們在自主探索的學習中被表揚鼓勵后,無限的創(chuàng)造潛能就會被激發(fā)。因此,我們學校在提高教學質量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力求在不斷的優(yōu)化改進中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在創(chuàng)建有特色的英語課堂中,筆者大致總結出幾點能從根本上改變農村英語教學落后現狀的幾點經驗,希望能對我國的農村英語建設環(huán)節(jié)有所啟發(fā)。
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只注重向學生灌輸知識,并不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學生往往處于被動的地位。因此,對于學生來說,自主學習的引導更能讓他們得到展現個體的舞臺。如我在班級上根據每個學生的思路和興趣愛好,設計了不同的英語培養(yǎng)方式。我們撤出課堂主講的位置,讓學生根據課前的預習,在課堂上當起小老師,自由的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同時,給學生制定相應的學習目標,安排互動的學習小組,讓根據課文內容設計演講的內容。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可以開拓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而且讓學生牢固的掌握利用交流和共享得到的英語知識。由于一些教師對農村學生的教學經驗不足,所以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要經常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并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英語輔導。對于那些接受能力強、英語基礎較好的同學,要進行適當的點撥,督促他們更好地學習知識;而對那些學習外語困難的同學,要多給予他們鼓勵,為其創(chuàng)設英語環(huán)境。只有當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創(chuàng)建起來的時候,他們學習英語的能力才會逐漸進步。同時,要注重開展形式多樣的英語教學活動。如這學期我們不僅增加了英語特長風采展示,而且也加大了在書法、報刊制作和演講比賽等方面的教學力度,使學生在英語活動中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特長,進一步鍛煉和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
小學的外語課堂倡導的是學生的共同配合與協作,因此學生之間的相互提升和影響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正確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思維,當他們在課堂的參與上變得主動之后,就會讓課堂變成一個大磁場,從而在積極探索中不斷地質疑。在小學英語課堂上,我采取模擬真實的社會環(huán)境,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利用英語課文進行交流探究,在課文的解讀過程中吸取知識。在課堂上,我們不要輕易地扼殺學生古靈精怪的提問,往往那些愛鉆牛角尖的學生學習興趣更足。同時,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要認識到教學不僅不能搞一刀切,而且不能用自己的標尺去衡量學生的好壞。“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碑斘覀兇蚱乒潭ǖ慕虒W方法,學生就會舉一反三,在合作交流中共同進步。這不僅點燃了他們智慧的火花,更利于他們今后的生活和學習。在課堂中,對那些敢于質疑課本、敢于用批評的眼光去看問題的學生,要及時進行表揚,這有利于他們主動地觀察問題、思考問題,不再只在乎課文的背誦、單詞的默寫。當教師把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和方法放在首位時,就能看出發(fā)現、探究、研究等學習活動會一氣呵成,教學課程的互動、合作交流更能讓學生的人格變得健全,綜合素質也會得到明顯的提高。
教師要運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只有不斷超越自己的視野,才能趕上學校的教學步伐。雖然農村的孩子接觸外界的機會是有限的,但是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孩子獲取知識的渠道也多了,知識儲備也順應了時代的發(fā)展。在傳授外語的過程中,教師不只是示范者,更是學生學習的推動者。我們要運用發(fā)展的眼光去讓學生在環(huán)境中感受時代的信息。我們要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將外國的人文風俗都要告訴學生,讓學生運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去滿足探知欲。小學生的思維模式是瞬息萬變的,只有掌握學生的變化規(guī)律,才能摒棄填鴨式教學。我們看待學生只有運用獨特的眼光,才能發(fā)掘他們的閃光點,才能將他們的個體和整體之間分辨出來。當學生身心放松地投入學習,他們的智力、認知水平會更高。教師只有尊重學生的表現形式、內容和手段的時候,才能不拘一格地“傳道受業(yè)解惑”。小學生是一個快速發(fā)展的個體,其思維是快速形成的,他們的潛在的能力也需要拓展,教師這時候只有給足空間,他們才能茁壯成長。小學生的思想、情感都很豐富,我們只有讓他們順其自然地發(fā)展,他們在成績上才能有所收獲。
參考文獻:
[1]李曉蘭. 農村小學英語課堂游戲教學引論[J]. 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5,02.
[2]何智,劉洋. 農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益的反思與對策[J]. 教育學術月刊,2011,03.
[3]萬齊斌. 均衡教育背景下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 軟件導刊,2011,04.
[4]方正平,邵珠洲. 利用“農遠工程”提高湖北農村地區(qū)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探索與實踐[J]. 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07,12.
[5]劉洋,賀林茂. 提高農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益的策略[J].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10.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4-009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