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杰
女教師占學校全部教師的比例,在各地不會完全一樣,以局部或小范圍的特殊情況來說事,來炒作一個“教師荒”的全國性話題,我覺得可能有失偏頗。但是教師生孩子休假的確是學校領導的頭疼問題。此前還有媒體報道稱某校施行“有序生育”,通知明確規(guī)定每年各學科可以懷孕的教師名額。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規(guī)定公民有生育的權利。一些學校提出的“懷孕審批”“結婚幾年內不得懷孕”或“錯峰懷孕”“須計劃好在寒暑假生育”“懷孕女教師自行找好代課教師”等要求,都是違法的。
要化解女教師“扎堆”生育對學校教學秩序的沖擊,教育行政部門與學校要合力就整體教師年齡梯隊與性別比例構成等進行合理規(guī)劃,完善教師結構。
教育行政部門還可以把問題解決在前面,比如在地方為中小學分別建立教育服務中心,儲備各學科師資,一旦出現(xiàn)臨時性減員,可以從中抽調老師上崗。已經(jīng)退休但身體條件允許的老教師,未在教師崗位就業(yè)但有教師資格證的畢業(yè)生等,都可以報名充當人才儲備。中心也可以向社會隨時發(fā)布需求信息,并定期對預備役教師進行職業(yè)培訓,補充人才。一旦發(fā)生人員不足,這類儲備教師就可以立刻頂班上崗。
既要保障女職工的生育,也要保障單位正常運轉,實現(xiàn)雙贏需要多方合力。女教師的生育權和學校的教學秩序如果發(fā)生矛盾,前者的重要性超過后者。因此,搞調查、做預案的應該是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什么時候也不能把“鍋”推給正當行使生育權的女教師來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