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拉
東京羽田機場是“小而美”的實用型典范,特別值得中國機場設計者們借鑒
2016全球《機場休閑指南》剛剛出爐。全球最舒服的機場在哪里?
在離我們并不太遠的新加坡。
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獲得了“最適合睡眠”“最佳機場中轉站”“最佳整體體驗”三項第一。榜單上的二至四名也都是中國大陸的近鄰:首爾仁川機場、東京羽田機場、臺北桃園機場。
不久前北京的嚴重霧霾,導致多架進出港航班取消,微信朋友圈里最多的抱怨,除了空氣以外,就是機場的“粗暴”——如機場滯留嚴重,人滿為患,難以找到落座的地方,吃飯上廁所都要排長隊,訊息更新不及時等等,從某種程度上加劇了乘客們本已不爽的情緒。
那么,什么樣的機場是“舒服”的?
以新加坡樟宜機場為例。首先,不光是頭等艙和貴賓休息室才舒服,經濟艙的普通候機廳也一樣舒適宜人:寬敞明亮、空間充足、人員友善。
其次,機場不應只是用來“容納”候機人群和免稅商店的,更應該是一個讓人快樂放松愿意一來再來的地方。樟宜機場里有不少免費的按摩椅供乘客隨時享用,甚至還有具有新加坡特色的蝴蝶花園、游泳池和電影院,再長時間等候也不用擔心難受、無聊或者擁擠。
當然,新加坡可能是機場建設經費特別充足的特例。另外一家中國人經常光顧的機場——東京羽田機場,個人覺得卻是“小而美”的實用型典范,可能更值得中國機場設計者們借鑒。
比如,我注意到,羽田機場所有等候區(qū)的椅子上都包了皮革面,沒有很多中國機場常見的那種硬金屬或者塑料椅,冬天坐上去也不會太冷。還有,候機廳的每一排座位間,都有至少兩個多頭充電樁,方便乘客隨時充電(而不是去搶僅有的少數(shù)充電口),晚上亮起來時,又是一道溫暖的風景線。
機場的廁所,除了永遠干凈以外,面積都相對較大,足以把行李推車放進去,這樣獨自帶著大件行李旅行的乘客就可以安心如廁了。
還有一個特別細心的設計,是升降電梯的按鈕,除了“開”“關”以外,還多了一個鍵,叫“延長開”—— 在多人多件行李一起乘坐電梯的時候可以避免后出來的人與電梯門磕碰。
如此種種細節(jié),讓我特別感動。而細想下來,之所以如此出色,是因為設計者們始終把“人的舒服”放在第一位。
中國正處于航空發(fā)展的高峰期,未來還將建設很多座機場,而北京新機場更將擁有總建筑面積達70萬平方米的全世界規(guī)模最大的單體機場航站樓。相信也一定會有更多的中國機場登上全球機場排行榜前列。
但作為一名機場???,我最大的希望是,未來中國不僅有世界上最大的機場航站樓,也有小而美的最舒適的候機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