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水云
【摘要】語文課堂教學只有構建厚實靈動的課堂,才能引領我們的學生愉悅地步入語文學習的精神殿堂,促進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語文課堂;教學;真性回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我們不僅要得其形,更要得其神。只有神形兼?zhèn)?,才能構建厚實靈動的課堂;只有構建厚實靈動的課堂,才能引領我們的學生愉悅地步入語文學習的精神殿堂,促進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一、在文化厚積與智慧薄發(fā)中構建厚實靈動的課堂
語文教師的自我積淀尤為重要。只有積淀,才能使教師的人格胸襟、思想智慧、才華學識達到相當的高度;只有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扮演好學習者和研究者的角色,不斷地自我充實自我鑄造,才可能具有豐厚的思想文化底蘊、豐富淵博的學識和從容應對的大家氣度,才有構筑厚實靈動的課堂的可能。
自我積淀有效途徑是閱讀。閱讀,使我們的職業(yè)生命純粹而美麗。在名著營造的精神殿堂里,在與大師睿智的對話中,在寧靜淡泊的心境里,我們得以掙脫瑣碎事務的紛擾,傾聽靈魂深處的訴求,靜思人性的美丑善惡,感悟自然的多樣和諧……一本本充滿智慧的讀本,就像一個個充滿仁愛的哲人,面含微笑地幫助我們修繕知識結構、調整價值取向、積聚人格力量、提升生命質感,使我們獲得了佛一般的胸懷、水一般的性情,讓我們擁有了看待職業(yè)與生活的高度。我們應當感謝名著,是它們培育了語文老師的精神——人文精神!在這盞明燈的恩澤下,我們舉手投足、一笑一顰都是課程,信手拈來、旁逸斜出即成風景,語文課堂成了師生情感交匯的入???,成了師生探索未知、追問永恒的天空,成了師生展示才情、揮灑青春的舞臺。
要構建厚實靈動的課堂,教師除了要有厚實的文化底蘊,還需要有教學智慧。在預設與生成面前,如果我們沒有對教學內容的正確認識與把握,缺少“思想”和“智慧”,課堂教學內容就得不到正確的詮釋和有效的演繹,我們就不可能做到讓預設與生成“激情共舞”。因此,語文教師要善用教學契機,用智慧和激情構筑靈性課堂,使每一處預設如行云流水,每一次生成都渾然天成,為死板機械、了無生機的課堂注入靈性之水,讓生命之花燦然綻放。
二、在充分預設與動態(tài)生成中構建厚實靈動的課堂
要構建厚實靈動的語文課堂,就要做到充分預設與動態(tài)生成的和諧統(tǒng)一。充分預設是形成教學厚實的前提,動態(tài)生成則是課堂靈動的必由之路。預設越充分,越科學,“生成”就越厚實,越靈動。
課堂教學是有目標、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要想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就必須進行充分的預設。如果沒有充分的“預設”作鋪墊,教師就不能高屋建瓴地審視教材,就難以準確細致地把握學情,也就談不上課堂的動態(tài)推進,更不會有精彩生成。
教學又是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的過程,隨著教學活動的展開,師生、生生之間交流互動,師生與文本進行對話,在思維的碰撞過程中,新的理解和感悟不斷出現并相互啟發(fā),新的學習需求不斷產生,經常會超出教師的預設。這時候,如果按照預先固定的路線實施“硬操作”,可能會與課堂中動態(tài)生成的許多“美麗的圖景”失之交臂。因此,教師不能機械照搬預設方案,而應該把各種生成作為教學資源加以科學篩選、合理整合、充分利用,促使課堂教學步入精彩之境。
“預設”是“生成”的基礎,“生成”是“預設”的提高,二者是相輔相成的。生成,離不開課前的精心預設??茖W的預設又必須通過課堂的生成才能實現其價值。如果沒有高質量的預設,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厚實靈動也就無法實現。反之,如果不重視生成,那么預設必然是僵化的,缺乏生命活力的。那種片面強調“動態(tài)生成”,甚至用“動態(tài)生成”否定必要預設的做法,只會造成教學 “靈動有余而厚實不足”,課堂就會“無序”“淺薄”。
三、在深層涵泳與詩化解讀中構建厚實靈動的課堂
語文課堂應該是思維放飛、智慧開啟、身心愉悅的地方。詩意的語文理念,如詩如畫的教材,最終須由老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活動去體現,這就需要“靈性的課堂”?!办`性的課堂”是詩化語文教學的靈魂所在。
一位特級教師在教學《故都的秋》時,為了讓學生體味作者寫那秋槐的落蕊鋪得滿地給人一種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體味那秋蟬衰弱的啼唱引起人的點點哀思,引出陸游的詩句“槐花落盡桐蔭薄,時有殘蟬一兩聲”和李煜的詞句“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優(yōu)美的詩句詞句把學生引入課文的意境,讓學生于詩意中去感悟北國之秋“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的審美情趣。詩詞的巧妙引用,讓教學靈性飛動,令課堂“詩”意盎然。詩意蕩漾的課堂,便如一泓清泉,浸潤著學生的心田。
筆者也有多次這樣教學體驗。在教學《淚珠與珍珠》時,我設計了一個“品味人生”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淚珠晶瑩透亮,浸潤著人生的悲歡離合。你有過動情的流淚體驗嗎?你對眼淚有過深刻的感悟嗎?請以淚珠為話題,用你最美的語言寫一兩句話?!辈⒓磁d寫了幾句以作激趣:“淚是黃昏泣雨,淚是雪地梅開”“淚是孤星伴月,淚是雁逝長空”“淚是母親眼角的那串思念,淚是父親心頭緊鎖的那聲嘆息”“淚是人生的晨露,它抖落黑夜的迷茫,閃亮黎明的希望”。結果課堂上學生激情高漲,躍躍欲試,佳句迭出。詩意的課堂,讓想象飛越,碰撞出創(chuàng)造的火花,成就了靈性的課堂。
教師詩意的語言仿佛是流淌在學生心頭的音樂,能喚起學生久已沉寂的感覺。語文插上詩意的翅膀,就能載著年輕的心飛向那想象的藍天,感受那浩渺的澄凈,思索那生命的本質。在深層涵泳與詩化解讀中,語文課將變得厚重靈動,語文才得以真性回歸。
教育的成敗在課改,課改的成敗在教師。特級教師王崧舟說得好:“一個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必須有四大支柱的堅固支撐:豐厚的文化底蘊支撐起語文教師的詩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撐起語文教師的靈性;宏闊的課程資源支撐起語文教師的活性;遠大的職業(yè)境界支撐起語文教師的神性。”我們語文教師要擔起責任,負起重任,不斷提升自己,用豐厚的底蘊、高超的智慧、宏闊的資源、遠大的境界,構建厚實靈動的課堂,為學生撐開一片蔚藍的天空,讓語文課改步入佳境。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