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安平
摘要:目前我國對于小學基礎教學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社會對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而不僅僅是知識和技能傳授,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掘學生的潛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音樂已經成為滿足人們精神需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能夠陶冶學生情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本文將就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教育展開探討。
關鍵詞:小學音樂;音樂教學;創(chuàng)新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7-0201-01
教學方法是否恰當直接決定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在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學音樂教育仍然深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在教學方法方面存在很大的限制,導致小學音樂教學難以順利發(fā)展,學生對音樂學習失去興趣和信心,因此目前小學音樂的教學方法亟待改革。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也是適應教學改革和社會需求的重要途徑,教學方法改革能夠讓教師認識到音樂教育對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作用。
一、小學音樂教學的意義和內涵
小學音樂是小學生的必修課程之一,對于學生的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目前越來越多的學校都認識到了音樂教育的重要性。小學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感受到音樂的藝術美,感受音樂的魅力并陶冶自己的情操。音樂能夠促進學生成長成才,學生在緊張學習之余,欣賞音樂并感受音樂的內涵,感受音樂帶來的美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和素質。例如在欣賞《義勇軍進行曲》時,學生就能感受到抗戰(zhàn)的艱苦歲月,了解到我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激發(fā)學生的斗志和學習興趣。音樂用聲音的形式感染他人,這也是教育的一種特殊形式。
二、我國小學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
雖然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新課改和素質教育,但是傳統(tǒng)教學觀念根深蒂固,在較短的時間內教師很難轉變教學方式,導致了教學存在很多缺陷和問題,影響了我國音樂教學改革的順利發(fā)展。
(一)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
傳統(tǒng)音樂教學采用的都是填鴨式知識灌輸,并且教學方法長期固定不變,教師只知道傳授知識和技能,忽視了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教學的實際需求,導致教學現狀和教育目標嚴重脫節(jié),幾乎沒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雖然我國從上世紀就開始大力開展教育改革,但是由于音樂課被學生和教師當做一門“副科”不受重視,音樂教育改革進展情況不盡如人意,目前很多教師仍然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導致學生對音樂學習缺乏興趣。音樂不同于其他知識型科目,單純的知識灌輸很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應該采用更加高效、合理的教學方式。
(二)難以突破傳統(tǒng)教學思維的束縛
現在的小學音樂教師一般都是上世紀接受示范教育培養(yǎng)出來的教師,他們受到傳統(tǒng)教學方法和教學觀念的影響較大,在教學活動中習慣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再加上大部分教師都不重視創(chuàng)新,導致學校缺乏創(chuàng)新氛圍?,F在的小學音樂教學仍然強調以課堂知識灌輸為主,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這種教學方式導致師生之間缺少互動和溝通交流,難以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沒有考慮到學生對教學的需求,不利于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三)尚未建立新的教學評價體系
很多學校都沒有將音樂納入考試考核制度,導致針對小學音樂教學的評價體系也未建立或者不夠完善,教師即使在音樂教學中付出了很大努力,也無法被證明,學生的成績顯得無關緊要。
三、小學音樂教學的創(chuàng)新策略
(一)不斷轉變教學方式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占據了主導地位,學生學習很被動,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應該積極轉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教學活動中將學生放在中心位置,充分體現學生在教學中的主觀能動作用,用恰當的方式引導學生去探索音樂和學習音樂,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例如在《大樹媽媽》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先收集一些和大樹相關的音樂材料,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有所了解,這樣教學就能有的放矢、游刃有余,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中來。
(二)創(chuàng)建音樂教學情境
創(chuàng)建情境能夠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審美水平。目前情境教學已經在小學教育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例如在《四季童趣》的教學中,教師先給學生放映了一些關于四季景色的小視頻,然后帶領學生到操場上觀察景色,讓學生回憶自己在不同季節(jié)都做過什么有趣的事情。師生之間良好的溝通交流能夠讓學生迸發(fā)出極大的熱情,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得到了顯著提高。
綜上,小學是為后續(xù)學習打下基礎的重要教育階段,小學音樂教學也應該更加多元化,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讓學生感受音樂的美麗,提高自己的審美水平和綜合素質水平。
參考文獻:
[1]郭媛媛.新課標背景下創(chuàng)新小學音樂教學方法的嘗試[J].音樂時空,2014,23:35.
[2]靳麗雅.試論小學音樂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與變革[J].課程教育研究,2013,10:62.
[3]郭玉哲.探究如何構建高效的小學音樂課堂[J].學周刊,2013,09:87.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