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菲
摘 要:在當前科學教育中,教師在追求外在的互動時往往忽略了與學生內在的思維互動,這種教學是貌合神離的。如何在科學課堂中實現教師和學生思維的共鳴,真正實現實驗教學有效性?主要針對改變實驗材料,突破實驗教學中的難點,從而提高實驗教學有效性進行案例分析,對于激發(fā)并保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保證教學有效性都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科學課堂;實驗教學;突破難點;實例研究
《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指出:“小學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是科學課的生命?!笨茖W探究是小學科學課堂的靈魂,幾乎每一堂科學課都為學生呈現了不同主題的科學探究。新課程也要求教師在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把握探究內容及目標,組織引領學生參與有意義的科學探究活動,親歷過程,自主充分地開展活動,從而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
在科學教學中經常能見到熱火朝天的活動情景,學生爭先恐后地實驗,忙亂中損毀實驗器材,氣氛看似很熱烈,我問自己這樣的科學探究有效嗎?在熱鬧的背后學生鮮有對知識的深化,如何提高科學探究的有效性引起了我的思考。筆者認為應該結合教學實踐從“選擇合適材料,突破教學難點,引導實驗開展”進行探討。下面,我將從如何突破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的難點問題,從而提高課堂教學中實驗教學的有效性進行幾項案例分析,探求策略。
案例1
如,在《溶解的快與慢》一課中,比較物體溶解的快慢。教材中,“哪一個溶解的快”中有兩個實驗,一個是攪拌對溶解快慢的影響,另一個是溫度對溶解快慢的影響,而這兩個實驗采用了同一種實驗材料——食鹽。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直觀地認識到攪拌和加熱能加快物質的溶解,而本節(jié)課延續(xù)使用前幾節(jié)實驗中用到的食鹽,讓學生進行實驗觀察。食鹽本身是一種透明的固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也比較強,因此,無論是攪拌或不攪拌;抑或是常溫水和熱水,食鹽溶解得都比較快,此外,兩者都是透明的,觀察起來,現象可能不是很明顯。要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這個難點,使實驗效果明顯,為此,本節(jié)課我認為將食鹽替換成維C片來進行實驗教學,效果會更好。首先,維C片在溶解之前是白色的顆粒狀物質,但是當溶解在水中后,顆粒變小的同時,溶液的顏色會從透明轉變成黃色。學生在實驗操作的過程中,能相當直觀地從溶液顏色由透明慢慢變黃這一過程比較溶解的快與慢,從而驗證他們的猜想。這個實驗的改進,不僅使本節(jié)課的實驗教學開展得更有效,突破了用食鹽而使實驗現象不明顯這一難點,更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究欲望。
案例2
又如,《熱是怎樣傳遞的》這一節(jié)教材,其中“熱在金屬條中的傳遞”這一環(huán)節(jié),教材中的實驗安排是讓學生在一段鐵絲上每隔一定距離用蠟粘上一根火柴,將鐵絲固定在鐵架臺上,火柴都向下懸掛,用酒精燈給鐵絲的一端加熱。讓學生觀察哪端的火柴先掉下來。從而驗證他們的猜想,即熱是從溫度較高的部位向溫度較低的部位傳遞的。首先在材料準備上,這是一個難點,火柴本身有一定的重量,因此讓它懸掛并保持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每組實驗至少要四根這樣的火柴,上這節(jié)課,課前準備就需要很久,還不能保證火柴等完好地懸掛在鐵絲下。而且一次實驗之后,所有的材料都必須重新準備起來。如何攻破這一難點,使實驗能夠更加有效地開展呢?我在網上查閱了一些資料,原來有些材料可以根據溫度的變化改變顏色,而如果我將這種材料用到這節(jié)課上,學生能通過這種材料的顏色變化,直觀地認識到熱是從溫度較高的部位向溫度較低的部位傳遞的。于是我從網上購來可逆熱致變色材料,涂在實驗的鐵絲上,這是一種在低溫下有色、高溫下無色的油墨,隨著鐵絲溫度的上升,其表面的顏色則慢慢變淺。使用這種可逆熱致變色材料,不僅解決了原本需要花大量時間進行課前材料準備這一問題;同時,這種材料是一種可逆材料,當實驗結束回到低溫后,它又會變回原來的顏色,下一次甚至下下次實驗,能被重復實驗;此外,學生第一次接觸這種材料,重復激發(fā)了他們的探究欲望,而且實驗現象相當明顯,能直觀地讓他們看到熱傳遞現象,學習其中的科學知識。
實驗教學的實踐過程其實也是教學方法的探索研究過程,好的實驗設計思想有利于學生有效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技能和能力。“我做過了,便真正理解了。”
成功的實驗是保證教學順利進行的條件之一。本文,我主要以幾個案例分析了在實驗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幾種難點問題,去進行突破,從而實現教學目標。在研究實驗設計與改進實驗操作時,我們應該注重取材、廢物利用,取得最好的實驗效果,提高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優(yōu)秀的實驗教學可以用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加深理解與我們息息相關的事物的基本原理和運行規(guī)律,對于他們接受科學新知識有著很大的幫助。讓學生在樂中求知,趣中求索,使我們的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成功地開展實驗教學,還需要我們在科學教學中不斷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王清.優(yōu)化實驗材料 提高實驗教學有效性[J].江西教育,2015(6):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