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中國英語學習者提升和控制形容詞的中介語研究*

        2016-10-25 10:16:02馬志剛
        外語與翻譯 2016年3期
        關鍵詞:兼類論元專業(yè)組

        馬志剛

        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

        ?

        中國英語學習者提升和控制形容詞的中介語研究*

        馬志剛

        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

        【提要】提升和控制形容詞以及提升、控制兼類詞的中介語習得狀況是學界未曾關注的語言現(xiàn)象之一。以可操縱的專業(yè)組別為組間變量,以含有三類詞匯的句式變體為組內(nèi)變量的實證調查結果顯示:兼類詞變體句的習得難度最高,而控制類形容詞的習得難度高于提升類;二語學習者在判斷三類測試句的過程中,因專業(yè)背景不同而對各類句式的判斷過程有所差異。文章基于普遍性語段假設和二語界面薄弱假說對實證結果予以嘗試性解釋。

        二語習得,提升形容詞,控制形容詞,提升和控制兼類詞

        1.引言

        英語中的提升謂詞包括提升動詞和提升形容詞,而目前的兒童母語習得研究(Guasti 2002)和成人二語習得研究(Becker 2006)大多只關注前者而忽略述謂性形容詞也具有提升用法的語言現(xiàn)象。國內(nèi)外針對提升動詞的二語習得研究所得出的普遍性結論包括高水平二語者在提升動詞的使用和辨析方面依然存在語義不一致、動詞形態(tài)不一致和虛指詞誤用等方面的語誤(桂詩春 2003)。但這些結論是否適用于提升形容詞的成人二語習得是學界值得進一步探索的研究課題。 事實上,學界對英語提升形容詞的二語習得研究不僅歷史短、數(shù)量少,而且鮮有研究考慮到提升形容詞本身的語法和語義特征及其中介語習得的復雜性。為了彌補這一不足,本研究在有關提升動詞的現(xiàn)有研究的基礎上探討國內(nèi)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在習得提升和控制形容詞時可能會遇到的困難。由于部分形容詞和動詞兼具提升和控制兩種用法,因此其二語習得難度都會比具有單一用法的提升謂詞更大,而還有一些形容詞(比如possible,crucial等)與提升謂詞在句法語義方面都有異有同。 因此,本研究還調查兼有提升和控制用法的謂詞的中介語表現(xiàn),進而為中介語語法的理論構建提供更多的實證理據(jù)。

        2.英語提升和控制形容詞的句法語義屬性分析

        語言學文獻中檢驗提升和控制謂詞的主要語言學手段通常有主語是否具有生命性、是否允準虛指主語、是否允準習語主語、被動化能否改變其語義真值等(Bresnan 1970)。雖然這些測試手段基本上都適用于區(qū)別提升形容詞和控制形容詞,但這兩類形容詞也具有其自身獨特的用法。如下基于文獻中的常見用例先說明提升動詞和提升形容詞之間的差異,然后再說明提升形容詞和控制形容詞之間的不同。

        2.1提升和控制形容詞的用例分析

        盡管提升謂詞包括提升動詞和提升形容詞,但二者間并非完全相同。比如,(1)a和(1)c具有完全相同的句法格式,但經(jīng)歷相同句法轉換(that引導的補語句前置操作)后形成的(1)b不合法,而(1)d卻合法:

        (1) a.It seems that John will spill the beans.

        b.* That John will spill the beans seems.

        c.It is likely that John will spill the beans.

        d.That John will spill the beans is likely.

        上述對比說明:提升形容詞likely具有述謂性,可以作表語成分,而提升動詞則無此用法。不過,并非所有的形容詞都具有類似用法。如(2)所示:

        (2) a.John is bound to make a pass at the blonde doll.

        b.John is eager to make a pass at the blonde doll.

        c.That John will make a pass at the blonde doll is bound to be the case.

        d.* That John will make a pass at the blonde doll is eager.

        (2)a和(2)b中的形容詞bound和eager分屬提升形容詞和控制形容詞,但that從句前置操作后的(2)c可以形成合法句,但(2)d卻不合法。如下(3)中兩組例句之間的合法性對比進一步顯示出提升形容詞和控制形容詞在句法形式方面的不同:

        (3) a.John is likely to relieve himself inappropriately.

        b.John is reluctant to relieve himself inappropriately.

        c.It is likely that John will relieve himself inappropriately.

        d.* It is reluctant that John will relieve himself inappropriately.

        從論元結構和題元理論的視角看,提升形容詞likely是具有單一客體論元的狀態(tài)描述類謂詞,而控制形容詞reluctant則是要求雙論元的意愿表達類謂詞,因此后者在選擇客體內(nèi)論元的同時還要求其外論元必須是具有心智的生命體(an entity with a sentient mind)。顯然,(3)d的不合法性可歸于其外論元為非生命體。另外,英語中的提升形容詞和控制形容詞大多都具有修飾性,因而可以用來修飾名詞。常見的用例包括eager,ready,able,reluctant,anxious,likely,certain,keen等。這些形容詞大多數(shù)都可以作為定語性形容詞來修飾名詞,如(4)中的例句所示(但bound作為提升形容詞則無此用法):

        (4)a.The eager boxer drew himself up to his full height.

        b.The reluctant president drew himself up to his full height.

        c.The ready army was ordered to sound the retreat.

        d.The likely winner was ordered to sound the retreat.

        雖然上述形容詞再加上系動詞be后都可以選擇不定式作為其補語,但所形成的結構有些是控制結構,而另外一些則是提升結構。如下(5)中是典型的控制形容詞的用例:

        (5)a.The president is reluctant to resign without a vigorous fight-back.

        b.Johnson is eager to seek some compliments from the audience.

        c.Jane is able to get the work done single-handedly.

        d.Jimmy was willing to get a quick promotion without any bribing.

        顯然,(5)a-d都具有相同的內(nèi)部構造:SubjectANIMATE+ BE + Adj +[CP[CΦ][TPPRO[Tto]+[VP]]],其中補語句中的主語PRO的語義所指由具有生命和意志的句首主語所控制,因而都是典型的控制形容詞。類似的用法還表現(xiàn)在anxious和sorry這一類表情緒狀態(tài)的形容詞上:We are anxious to have a wiser leader;We are sorry to have kept the guests waiting。而上文所列的likely,bound等都是提升類形容詞,因此都可以虛指詞there作為其形式主語,如(6)所示的都是典型提升形容詞的用法:

        (6)a.There is likely to be a sand storm in the high-season of camping this year.

        b.The summit conference is bound to be a total failure due to the lack of fund..

        c.There is certain to be a victory on the part of the high-and-mighty.

        d.The weather is threatening to be stormy with some obvious and ominous signs.

        e.There are apt to be mistakes to be made.(試比較:He is apt to lose his temper).

        2.2提升和控制兼用的用例分析

        基于能否以生命性實體為其外論元的選擇標準,(6)中的certain和threatening其實還具有控制謂詞的用法,而likely和bound等詞的次范疇選擇要求中并不具有外論元,更不可以生命體為其外論元。如下(7)是更多提升和控制兼用的用法示例:

        (7)a.He was certain to join me in facing the music.

        b.The weather is certain to change unexpectedly.

        c.He was threatening to beat his brains out.

        d.There is threatening to be a sand storm in central plains.

        更為常見的提升和控制兼用的英語動詞還有begin,continue,start,fail等。Davies & Dubinsky(2004)針對此類動詞進行了多種句法檢驗,如以(8)中的begin為例所示,其中的謂詞也可以用continue等詞的相關形式加以替代:

        (8)a.The committee began to discuss the annual tax-reduction.

        b.The wind is beginning to gain more and more momentum.

        c.The fur is beginning to fly in the form of pointless arguments.

        d.Taxes are beginning to be lowered on an unprecedented scale.

        事實上,begin的提升用法集中體現(xiàn)在可以使用表達天氣的虛指詞it的用例中,如It's beginning to snow。需要指出的另外一種提升和控制兼用的現(xiàn)象體現(xiàn)在英語的兩種被動句上:be被動和get被動(Huang et al.2009:138):

        (9)a.* John is intentionally likely to win

        b.John is intentionally eager to win

        c.* John intentionally was cheated.

        d.John intentionally got cheated.

        顯然,be類被動句不能被表自主意愿的副詞intentionally加以修飾,而get類被動句則可以接受此類副詞的限制,說明(9)d類被動句實際上具有某種控制類結構的用法,即類似于(9)b中的用法。另外,英語中常用的習語測試法也可以體現(xiàn)出提升形容詞和控制形容詞的用法差異,如(10)所示:

        (10)a.Advantage was taken of John.

        b.*Advantage got taken of John.

        a.The shit is likely to hit the fan.

        b.*The shit is eager to hit the fan.

        (11)a.John is too stubborn to talk to him.

        b.Johniis too stubborn to talk to himj.

        c.John is too stubborn to talk to.

        d.Johniis too stubborn to talk to ei.

        基于約束原則,如果合法句(11)a中的him并不與句首的John同指,那么him必定與動詞talk的外論元主語不能同指,否則就會違反約束B原則。因此,其內(nèi)部結構如(12)a所示。而合法句(11)c中的動詞talk的外論元并不是John,而talk to的語義賓語應該是John,那么該語義賓語是如何與John建立指稱同指關系的呢?

        (12)a.Johniis too stubborn[CP[TPPROi[Tto]talk to himj]].

        b.Johniis too stubborn[CPOPi[CФ][TPPROj[Tto talk to ei]]].

        c.Johniis too stubborn[CPOPi[Cfor][TPanyonej[Tto talk to ei]]].

        d.John is easy[CPOPi[Cfor][TPanyonej[Tto please ei]]].

        (12)a和(12)b顯示出二者內(nèi)部構造的不同:前者屬于控制形容詞結構,其中的空主語PRO受到主句主語John的語義控制,而后者中的空代詞e非論元移位到不定式句的標示語位置。需要指出的是,PRO在(12)a和(12)b中具有完全不同的指稱,(12)c顯示,(11)c中的主語的語義指稱具有任指性,即可以是任何人(Bresnan 1979)。而(12)d是典型的英語tough結構的分析方案。

        上述對提升形容詞和控制形容詞的深入分析為探究二者中介語習得的潛在因素提供了理論依據(jù)。由于目前關于提升結構的研究既沒有提供提升形容詞習得發(fā)展的全貌,也沒有找出提升形容詞和控制形容詞中介語習得的具體困難所在。因此,迄今為止,有關提升結構的習得研究都集中在如何區(qū)分提升和控制方面(Becker 2006)。而且,國內(nèi)研究者普遍認為,二語學習者的語感不及英語母語者,而對提升形容詞和控制形容詞的語義句法特征的敏感度普遍較弱,而且這種敏感度不隨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趙慧爾2010)。但這些研究都沒有從句法特征、語義解讀以及謂詞次類等視角綜合考慮提升和控制謂詞的中介語表征問題。以下先陳述相關的習得理論基礎,然后提出本文的研究問題、測試材料以及研究方案的實施等。

        3.中介語謂詞投射的統(tǒng)一性語段假設及其理論基礎

        基于上述語言學分析,本研究嘗試從語段和論元移位兩個視角來分析二語學習者在提升和控制形容詞以及兼類動詞方面可能出現(xiàn)的中介語偏誤現(xiàn)象。

        3.1統(tǒng)一性語段習得理論

        Wexler(1998)提出,成人句法結構的習得建立在一系列假設之上,而兒童語法只能表征及物性語段,但不能夠表征動詞被動句、非賓格句、提升句這些非語段。該假設被稱為語言習得的普遍性語段要求假設(Universal Phase Requirement)(UPR)。依據(jù)二語語法的初始狀態(tài)為普遍語法的理論,本研究采納統(tǒng)一性語段習得理論,認為中介語語法同樣有可能把所有的最大投射都視為是語段。

        3.2論元移位的偷渡性假設

        Collin(2005)提出了論元移位的“偷渡”分析法,認為提升句中的經(jīng)驗者to-短語并非是附加語,而是基礎生成在外論元位置上的論元成分。這就意味著,經(jīng)驗者短語都位于題元賓語向語法主語位置spec-TP移動的路徑上,因此完全可以阻斷論元語鏈的形成。Collins(2005)為解決該問題提出,經(jīng)驗者論元其實是合并在高位引元結構(high applicative head)的外論元位置上,因此在結構上阻斷了嵌入句中的基礎論元向主句spec-TP位置移動的路徑。(13)是Collins提供的證據(jù):

        (13)a.* Patrick seems to heri[to like Cheryli]. (Principle C)

        b.That cat seems to every mani[to like all of hisishirts].(Principle B)

        可以看出,(13)a中的Cheryl作為指稱語是不能受到任何制約的,但經(jīng)驗者her卻對不定式句中的名詞施以約束,而(13)b中的代詞his以管轄領域外的every man為其先行語,前者違反約束C原則,而后者符合約束B原則。這說明提升結構中的經(jīng)驗者DP位于論元語鏈之上。顯然,對中介語語法中是否會形成論元語鏈以及論元語鏈是否會被經(jīng)驗者論元所阻斷加以實證調查,則可以進一步確定二語學習者對提升和控制結構的習得狀況。

        4.實證調查

        4.1統(tǒng)計考慮

        本研究采用準實驗和真實驗相結合的設計方案,嘗試了解二語學習者在判斷提升和控制形容詞句(以及兼類句)的可接受性時,專業(yè)組別和句式類型在多大程度上獨立地起作用,以及二者是否以交互方式影響其決策過程,因此雙因素方差分析的混合設計方案(以專業(yè)組別為被試間變量、以測試句為被試內(nèi)變量)是適合回答下述研究問題最為恰當?shù)慕y(tǒng)計方案。該方案以二語者對提升句或控制句及其兼類句的判斷得分作為因變量,可以提供兩個自變量各自的主效應以及二者間的交互效應。

        4.2研究問題

        由于研究焦點在于不同組別的英語學習者在判斷英語提升/控制測試句的可接受性時,其判斷結果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句式類型的影響,因此應該按照專業(yè)組別來隨機分配被試,而把不同的測試句作為重復測量的自變量。盡管在雙因素混合設計方案中,專業(yè)組別的處理效應會與個體差異混淆在一起,但句式類型與專業(yè)組別的交互影響有可能是決定二語者作出最終決策的主要因素,因此也是本研究最需要得到精確檢驗的因素。據(jù)此,本研究僅以專業(yè)組別把被試分配到不同的測試組,并使每個被試接受句式類型三個水平的處理(2×3)。據(jù)此,本研究的研究問題就可以表述為:專業(yè)組別不同的二語學習者在判斷英語提升/控制測試句的可接受性時,句式類型與專業(yè)組別之間是否具有交互效應(即句式類型的變化趨勢對于不同組別是否一致)?句式類型效應能否單獨影響學習者的決策?

        上述研究問題中涉及到兩個自變量(即專業(yè)類型和句式類型)和一個因變量。專業(yè)類型具有兩個水平(英專、非英專),句式類型具有三個水平(提升句、控制問句、兼類句),均為稱名變量,而因變量是兩類二語學習者對測試句在1-5的尺度上所作的判斷得分(對原始數(shù)據(jù)予以預處理后的平均分),屬于正態(tài)分布的連續(xù)型尺度變量。

        4.3調查工具

        本研究的調查工具是基于前述語言學文獻(Davies & Dubinsky 2004;Radford 2009;Becker 2006)改編而成。比如,典型的兼類用句,The situation is beginning to deteriorate(Radford 2009:276)。為了考察中國學習者提升和控制形容詞句以及兼類句的運用能力,判斷句式主要基于提升和控制形容詞的句法語義特征?;谙嚓P的語料庫研究以及上述統(tǒng)計方案和研究問題的要求,本研究需要三類提升/控制句作為實驗測試句:提升形容詞句(likely,certain,sure等)、控制形容詞句(keen,eager,anxious等)、提升/控制兼類(want,expect,prefer等)。除了前文文獻中的句式外,還有如下具有經(jīng)驗者的提升形容詞句(14)b和兼類句(14)d:

        (14)a.It seems to Leonard that William kisses a lot of aliens.

        b.* It is unlikely to Leonard that William kisses a lot of aliens.

        c.* Walter was going / was about to George to be wearing a hat.

        d.John threatened to spill the beans./ The weather is threatening to be stormy.

        每類測試句都有8個測試句。在問卷填寫完畢后的非正式訪談中,受試均表示測試句中沒有不認識的單詞,也沒有受試表示測試句的時態(tài)等語法方面有問題。為了不讓受試了解測試目的(以規(guī)避學習效應),本研究采用了三倍的無關干擾句外(合法句和不合法句各一半)(測試句的具體樣例如前文所示,不再贅述)。所有三類24個測試句與另外72干擾句形成本次研究的可接受性判斷任務的問卷,因此可以說,兩個組別的所有受試都接受了句式類型3個水平的處理。此外,偽隨機排序方式可以克服順序效應并達到隨機呈現(xiàn)實驗句的目的。受試被要求對所有句子的可接受程度進行判斷,并從代表接受程度不同的1-5五個數(shù)字(由低到高)中選擇其一。南方某外國語大學非英語專業(yè)二年級的30名學生(非專業(yè)組),以及該外國語大學英語專業(yè)的30名二年級同學(專業(yè)組),在自習時間的25分鐘內(nèi)填寫完畢。

        5.實驗結果

        5.1本次研究統(tǒng)計結果的描述和分析

        表1  不同組別對三種句式類型測試句的可接受性判斷得分

        表1顯示,專業(yè)二語組和非專業(yè)二語組在句式類型不同的三類測試句上的判斷平均分呈現(xiàn)出相同的趨勢:提升形容詞句的判斷成績>控制形容詞句>兼類句,這說明二語學習者,不論其專業(yè)背景如何、所接受的輸入有何不同,都有可能形成論元語鏈形成提升形容詞句,而控制形容詞句涉及到更多的句法操作和語義控制,因此兩組二語受試的得分普遍都<2.50(中間值)。當然這種差別也可能與句法操作中的語段數(shù)有關:提升形容詞句僅僅具有一個語段,而控制形容詞句通常具有兩個語段。僅僅依據(jù)表1是無法確定句式類型是否與學習者的專業(yè)組別具有交互作用以及專業(yè)組別是否具有獨立的影響力,因此需要借助于執(zhí)行雙因素方差分析來檢驗(Larson-Hall 2010),如下分析結果:被試間效應檢驗數(shù)據(jù)顯示,專業(yè)組別的主效應并不顯著,專業(yè)組和非專業(yè)組對三類測試句的判斷數(shù)據(jù)間不存在顯著差異(F[1, 58]=0.754; p=0.489; η2= 0.046)。由于專業(yè)背景被視為隨機分配被試的變量,因此在本次實驗方案(雙因素混合設計方案)中無需精確地測出專業(yè)背景的影響效應,而句式類型與專業(yè)背景的交互影響才是決定二語學習者作出判斷的主因。以下從三個維度匯報相關的推斷性數(shù)據(jù)。

        第一,協(xié)方差矩陣是否呈現(xiàn)顯著性可以說明混合設計方案中的多元方差分析結果是否可靠,而在自變量的不同水平上,本研究所得因變量的協(xié)方差矩陣的結果缺乏顯著性(F[6,2.249]= 4.287;p = 0.44>0.05),從而說明因變量的方差變異具有齊質性,因此方差分析的結果是可信的。

        第二,被試內(nèi)因素(句式類型)的主效應分析以及兩個自變量(專業(yè)類型與句式類型)之間交互作用的多元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句式類型的主效應顯著(F[2,57]= 7.324;p=.000; η2= .832);被試內(nèi)因素(句式類型)與被試間因素(專業(yè)類型)之間的交互效應同樣也具有顯著性(F[2,57]= 32.902; p=.000; η2= .502)。依據(jù)應用統(tǒng)計學要求,被試內(nèi)變量具有三個水平時,必須依據(jù)球形假設來檢驗所有受試對不同測試句判斷數(shù)據(jù)間的方差變異是否齊質,而檢驗結果中的顯著性值(p=.068>.05)的確滿足了球形假設的要求。據(jù)此,被試內(nèi)因素的影響結果顯示:句式類型的影響顯著(F[2, 116]=345.291; p=.000; η2= .768)。

        第三,由于本研究中的因變量在句式類型的三個維度上,方差變異均具有齊質性(p值均>.05;F提升句[1, 58]= 0.325,p=0.599; F控制句[1,58],p=.701; F兼類句[1, 58], p=0.588)。依據(jù)雙因素混合設計方案的要求,如果句式類型的主效應顯著,那么就需要進行事后多重比較以確定顯著性的來源。

        第四,由于被試內(nèi)因素和被試間因素二者間的交互作用同樣具有顯著性(F[2,116]=34.092; p=.000,η2= .342),因此還需要執(zhí)行簡單效應檢驗。如下,先針對句式類型執(zhí)行多重比較,然后(針對交互效應)通過改變程序語句執(zhí)行簡單效應檢驗。

        5.2本次研究統(tǒng)計分析的后續(xù)檢驗

        由于句式類型的主效應顯著,因此必須在.05的水平上通過Bonferroni方法執(zhí)行事后多重比較檢驗。結果顯示:提升形容詞句、控制形容詞句和兼類句三者間的任意對比的顯著性p值均為.000<.05。據(jù)此可以判斷,如果排除專業(yè)背景因素,那么所有受試對具有三類提升/控制句的判斷得分呈現(xiàn)遞減趨勢。此外,被試間因素的主效應不顯著(專業(yè)組和非專業(yè)組的均值非常接近),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顯示不存在顯著差異(t[59]= 5.223; p=0.069>.05)。據(jù)此可以推斷,如果專業(yè)背景因素與句式類型的不同水平相互結合時很可能對二語學習者的判斷決策產(chǎn)生影響。結合上述被試內(nèi)因素和被試間因素的具體數(shù)據(jù),可以預測:在以句式類型為橫軸、以專業(yè)背景為單獨線條的圖示中,專業(yè)組和非專業(yè)組判斷三類測試句的均值的變化趨勢大致相同。因此,句式類型因素對于任何背景的二語學習者的影響應該屬于系統(tǒng)性變異,而專業(yè)背景對于判斷提升/控制測試句的影響屬于隨機變異。

        考慮到專業(yè)組和非專業(yè)組在判斷提升/控制測試句方面趨同,因此需要執(zhí)行簡單效應檢驗,而改變程序語句后的簡單效應結果顯示,控制形容詞測試句的判斷在專業(yè)組和非專業(yè)組之間呈現(xiàn)出顯著差異(p控制句=0.029),但提升形容詞句和兼類測試句的判斷結果在專業(yè)類型的維度上沒有顯著差異(p值分別為0.462和0.532)。因此可以斷定的是,句式類型與專業(yè)背景的交互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二語受試對第一類和第三類測試句上。為了顯示交互效應,還需要再次改變程序語句執(zhí)行簡單效應檢驗,以確定在專業(yè)類型這個自變量的每個水平上,二語學習者對三類測試句的判斷趨勢是否一致(簡單效應檢驗結果的圖表從略)。依據(jù)Bonferroni方法計算(顯著性設定在.05)的結果顯示,專業(yè)組的二語學習者在對不同測試句進行判斷時,都具有顯著性差異,而非專業(yè)組的二語學習者對于提升句和兼類句的判斷結果不具有顯著性差異(p=0.72)。據(jù)此,句式類型差異在不同專業(yè)背景層面上的變化趨勢有異,被試內(nèi)因素與被試間因素的確是以交互方式影響著二語學習者對提升/控制測試句的判斷結果的。

        6.討論與分析

        依據(jù)統(tǒng)一性語段假設,成人二語學習者對于提升形容詞句和控制形容詞句的判斷結果應該趨同,因為學習者會把其中所有的最大投射都視為語段。然而,本研究的實證結果與此預測并不相同,因為兩組二語學習者都能夠區(qū)分語段和非語段,而且控制形容詞句具有不只一個語段的句法構造顯然給兩個受試組都造成了習得困難,從而使得其判斷結果顯著低于提升形容詞句的判斷結果??梢?,語言習得的普遍性語段假設(UPR)并不能解釋本研究中兩組二語者的中介語表現(xiàn)。而就判斷結果的內(nèi)部差異而言,兩組二語受試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母語中提升和控制用法的影響。具體而言,提升類謂詞和控制類謂詞本身都具有跨語言的差異性。比如,法語中對等于英語提升動詞seem的sembler就兼具主語提升和賓語控制的用法,其用例分別為Le tempts semble s’écouler lentement(Time seems to elapse slowly)和Il me semble m’étre perjure(It seems to me that I perjured myself)。類似的跨語言差異也同樣影響到本研究中二語受試的判斷,畢竟?jié)h語中的提升動詞“可能、似乎”等在英語中除了對應于提升形容詞likely之外,還存在possible,probable,maybe等形容詞或副詞的用法。而這體現(xiàn)在有些非專業(yè)組的受試在判斷提升類或控制類形容詞測試句時基本上都持有不確定的中性態(tài)度。

        就具體詞項判斷結果的內(nèi)部變異而言,兼類形容詞certain是非專業(yè)組很難區(qū)分其不同用法的測試句,其中非專業(yè)學生最難習得的變體句式包括There are certain to remain some controversies; John is certain to come; Punitive measures are certain to be taken以及包含習語句式的All hell is certain to break loose等。我們認為,這可能與二語輸入量這個外部因素有密切關聯(lián),因為二語者的語言能力必定會受到語言使用頻率和接觸量大小的影響。而上述這些句式對于非專業(yè)組而言,其接觸的低頻率會降低這些結構的可提取度和可接受度。我們同時還發(fā)現(xiàn),二語輸入中有關語法特征的質也同樣影響二語者對句法結構的判斷結果,因為語法信息充分而適切的二語輸入可能會影響到語言機制的內(nèi)部界面,即句法-語義界面。這種現(xiàn)象在本研究中集中體現(xiàn)在含有否定極性項目的提升句中。比如,類似于That puppet appears to everybodyito like any of theirishirts這樣的測試句,其中any of their的語義指稱可以受到everybody的約束而得以實現(xiàn)。專業(yè)二語組對于這樣的句法的判斷結果顯著優(yōu)于非專業(yè)組。依據(jù)前文論元移位的偷渡性假設,該句中的經(jīng)驗者everybody是基礎生成在外論元位置上的論元成分,因此可以阻斷論元語鏈的形成,從而實現(xiàn)經(jīng)驗者對極性項目的論元約束。在前文偷渡分析法的基礎上,Hyams(1986)提出,兒童語法和中介語語法中是不允準偷渡操作的,因此,成人二語者是無法建立起提升形容詞句中的論元語鏈的,而本研究中的二語受試對于類似于*Who does Jonathaniseem to who(m)[to like]ti?及其對應的合法句Who seems to Johathan[to like who(m)]?的判斷結果(以及事后的訪談)說明,成人二語者在提升結構中幾乎不可能建立起論元語鏈??傮w看來,就提升形容詞句的判斷結果而言,Wexler(1998)提出的論元語鏈缺損假說(A-Chain Deficit Hypothesis)也可以對本研究中二語受試的中介語表現(xiàn)作出解釋,即成人二語者缺乏形成論元語鏈的能力。

        就本研究中的交互影響而言,我們完全可以基于二語語法的界面薄弱性來說明本研究中專業(yè)組別和句式類型之間的交互影響。界面薄弱假說(Sorace & Serratrice 2009)認為,二語句法-語義界面和句法-語篇界面都具有習得難度,句法-語義界面上,母語遷移的影響要大于其他因素,而在句法-篇章界面上,信息因素的影響更大。至關重要的是,其中所涉及到的因素并非各自獨立,而是互相作用的。由此可見,不同界面的影響因素需要具體分析。不過,本研究的測試材料并不涉及到外部接口,因此,未來的相關研究需要關注信息結構對提升和控制形容詞句的影響,特別是如話題、焦點等語用條件對兼類句的中介語習得的影響,畢竟脫離具體語篇語境的詞匯和句法學習會忽視語用知識對句法制約的復雜性。就本研究中測試材料的因素交互來看,Wilson, Sorace & Keller(2009)的觀點也具有一定的說服力,中介語界面加工困難并非僅僅是由于語言表征的復雜性所致,而且還和二語者對句式中信息點的注意力資源分配不均有關。

        7.結語

        現(xiàn)有的主語提升類動詞的二語習得研究認為,中國學習者英語提升形容詞運用能力呈非線性的發(fā)展路徑(低水平發(fā)展極慢、中級飛躍發(fā)展、高水平停滯不前)(謝元花 2010),特別是在虛主語it和there的運用方面與母語者水平有差距。而本研究在此基礎上實證調查了英語提升和控制形容詞以及兼類詞的二語習得問題。需要指出的是,未來的相關研究應該關注輸入數(shù)量和輸入頻率對句法結構二語習得的影響,畢竟這與習得者接觸到的語言實例的數(shù)量和頻率有關。最典型的例證是能夠進入雙賓句的動詞數(shù)量遠遠少于能進入與格句的動詞數(shù)量,因而前者的可替換頻率較低,作為完整語言單位的重復頻率也較低,其習得難度自然也就越大。最后,本研究的發(fā)現(xiàn)要求未來的外語教學和教材編寫中都應該關注提升形容詞和控制形容詞的用法,特別是兼類詞的用法,從而能夠保證他們可以獲得足夠量的相關語法知識,進而能夠在各種形式的二語產(chǎn)出中充分掌握和運用上述三類英語詞匯。

        Becker,M.2006.There Began to be a Learnability Puzzle[J].LinguisticInquiry(3): 441-456.

        Borer,H.1993.The projection of arguments[A].E.Benedicto & J.Runner (eds.).FunctionalProjectionsUMassOccasionalPapers17[C].GLSA publications, Amherst Mass.

        Bresnan,J.1979.TheoryofComplementationinEnglishSyntax[M].Garland, New York.

        Collins,C.2005.A smuggling approach to the passive in English[J].Syntax(8):81-120.

        Guasti,M.T.2002.LanguageAcquisition:TheGrowthofGrammar[M].MIT Press, Cambridge Mass.

        Huang C-T.J., Li Y-H., A, Li Y.E.2009.TheSyntaxofChines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arson-Hall,Jennifer.2010.AGuidetoDoingStatistics[M].Routledge.Taylor & Francis Group.

        Davies,W.D.& Dubinsky, S.2004.TheGrammarofRaisingandControl:ACourseinSyntacticArgumentation[M].Blackwell, Oxford.

        Hyams,N.1986.LanguageAcquisitionandtheTheoryofParameters[M].Reidel, Dordrecht.

        Radford.2009.AnalyzingEnglishSentences[M].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senbaum,P.S.1965.The grammar of English predicate complement constructions,PhD diss.MIT Cambridge Mass.

        Sorace,A.& Serratriee,L 2009.Internal and external interfaces in bilingual language development:Beyond structural overlap[J].InternationalJournalofBilingualism(13):195-210.

        Wexler K.1998.Very early parameter-setting and the unique checking constraint: A new explanation of the optional infinitive stage[J].Lingua(106): 23-79.

        White, L.1991.Argument structur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JournalofFrenchStudies(2): 189-207.

        Wilson, F.,Sorace, A., & Keller, F.2009.Antecedent preferences for anaphoric demonstratives in L2 German[A].In J.Chandlee, M.Franchini, S.Lord & G-M.Rheiner (eds.).Proceedingsofthe33rdAnnualBostonUniversityConferenceonLanguageDevelopment[C].Somerville, MA: Cascadilla Press.

        Yuan, B.& Y.Zhao 2011.Asymmetric syntactic and thematic reconfigurations in English speakers’ L2 Chinese resultative compound constructions[J].InternationalJournalofBilingualism(1): 38-55.

        桂詩春,2003, 中國學習者語料庫。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國外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中心。Website: www.clal.org.cn.

        謝元花,2010,《中國學習者對英語提升謂詞的習得:語義啟動和句法啟動的綜合分析模型》[M]。北京:科學出版社。

        徐烈炯 1984.管轄與約束理論[J].《國外語言學》(2): 1-15.

        趙慧爾,2010,英語提升動詞習得研究[D]。山東大學碩士論文。

        (馬志剛: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博士)

        通訊地址:510275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中心

        H0

        A

        2095-9648(2016)02-0033-07

        2016-06-30

        *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漢語特色句式的優(yōu)化生成及其中介語加工機制研究”的部分成果,項目號:15BYY090。

        猜你喜歡
        兼類論元專業(yè)組
        新高考志愿填報模式詳解:“專業(yè)(類)+院校”VS“院校專業(yè)組”
        新高考志愿填報模式詳解:“專業(yè)(類)+院?!盫S“院校專業(yè)組”
        現(xiàn)代韓國語兼類詞表征研究
        ——以《新國語詞典》(第5版)為例
        外國語文(2021年4期)2021-09-16 07:17:50
        基于統(tǒng)計的《HSK詞匯等級大綱》動名兼類詞標注研究*
        中國藥學會中藥和天然藥物專業(yè)委員會動物藥專業(yè)組
        成分重量和粵方言雙及物結構的論元語序
        基于論元結構和題元指派對漢語處置義“把”字句的句法語義分析
        英語中動構式中施事論元句法隱含的認知研究
        基于統(tǒng)計和規(guī)則的常用詞的兼類識別研究
        現(xiàn)代漢語詞匯的兼類問題——由現(xiàn)代漢語形容詞的兼類談起
        文教資料(2012年32期)2012-08-15 00:42:55
        亚洲成人免费无码| 护士的小嫩嫩好紧好爽| 中文乱码字幕精品高清国产| 亚洲男人天堂一区二区| 蜜桃日本免费看mv免费版| 99久久免费精品高清特色大片| 最新国产乱视频伦在线| av天堂精品久久久久| 在线观看人成网站深夜免费| 男人天堂插插综合搜索| 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 东京热无码av一区二区| 成人三级a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手机国产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品视频| 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播放播| 日本免费一二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久线在线观看| 日韩高清在线观看永久|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播放|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片亚洲2020| 爆乳午夜福利视频精品| 日本频道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一页|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软件| 久久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日本一区二区啪啪视频| 在线天堂av一区二区| 亚洲成av人影院| 人妻妺妺窝人体色www聚色窝| 精品国内自产拍在线视频| japanese色国产在线看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再现| 色综合久久网| 亚洲 自拍 另类小说综合图区| 天天影视色香欲综合久久| 国产成人AV乱码免费观看|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无套露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