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晉均 楊帆
中圖分類號:G83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05-000-02
摘 要 青少年體操運動員處于基礎技術學習與正確技術意識形成的關鍵時期,良好的技術基本功對于未來持續(xù)提高運動成績直至達到符合個人特點的最高水平,具有重要意義。而本體感受能力則直接影響著技術的習得與改進過程,本研究通過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和訪談法對體操運動員的本體感受能力的重要性以及訓練方法進行分析,旨在引起廣大體操教練員和運動員的重視并具備一定科學進行該方面訓練的能力。通過研究發(fā)現:1.應該在技術訓練中有意識的加強本體感受能力的訓練,使其反作用于運動員的技術訓練。2.教練員可結合運動員技術的客觀呈現與主觀認知差異對運動員的本體感受能力進行評估。3.在技術訓練中利用語言對運動員技術進行指導時可以用問題形式了解其本體感受是否正確。4.其他訓練因素可對運動員本體感受能力的提高產生間接作用。
關鍵詞 本體感受 體操訓練 力量訓練 技術訓練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青少年體操運動員的本體感受能力及其訓練。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在查閱大量期刊及書籍的基礎上,結合本人參加研討會和教練員培訓的相關資料,獲取有關體操運動員技術學習與本體感受關系的觀點與案例。
2.邏輯分析法
主要針對訓練手段與本體感受之間的關系進行邏輯關系的推理,論證訓練手段的有效性。
3.訪談法
對部分省、市體操隊的優(yōu)秀教練員及國家隊教練員進行訪談,獲取一線教練員的直接論據;同時對北京師范大學、北京體育大學等高校從事體操及運動訓練理論研究的專家進行訪談,獲取有價值的理論觀點。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體操運動員的本體感受能力及其重要性
體操運動具有動作組合方式多、動作技術難度大且強度高的特點,對技術動作的精確性提出了較高的要求?;A技術是否合理和扎實,是青少年體操運動員訓練的核心。處于技術學習泛化階段的青少年運動員的技術客觀呈現于主觀對技術的認知是否一致,直接影響了技術的學習和改進過程。在青少年體操運動員技術訓練遇到問題時,除了增加技術訓練負荷,通過其他技術輔助手段幫助運動員進行改進以及提高部分肌群力量等方法的介入,還應該對運動員的本體感受性能力進行評估和強化。
很多青少年體操運動員的技術客觀呈現與主觀感受并不一致甚至有明顯的差異,這是教練員技術思想和理念傳達最直接的障礙,即便影響技術的其他因素問題都能得到有效的解決,但本體感受如果出現問題,運動員仍然無法改進和良好的控制技術。因此,運動員的本體感受能力如果較差,則會延長技術習得和技術改進的過程,降低技術訓練的效果。
(二)體操運動員本體感受能力的發(fā)展
在青少年運動員進行技術訓練的過程中和訓練后需要較高密度的與運動員進行交流。技術訓練過程中的交流尤為重要,重復技術環(huán)節(jié)或靜力性技術訓練都為運動員的本體感受自我修正創(chuàng)造了較好的條件。首先,在重復的技術環(huán)節(jié)訓練中,運動員多次接受教練員相關信息時,通過自我技術感知的比較后,有條件在后續(xù)相同技術中進行體會和再感知,不斷將動態(tài)技術中的本體感受與教練員的語言表達一致,并在此過程中改進技術。其次,在靜力性技術訓練中,教練員能夠利用輔助控制運動員技術,在輔助過程中不斷利用語言和正誤技術的差別對運動員本體感受形成刺激,幫助運動員提高本體感受能力。技術訓練過程中的本體感受性能力的發(fā)展不容忽視,但是也絕對不能將該能力的提高完全依托于技術訓練的平臺之上。應該系統(tǒng)和全面的看待影響運動員本體感受能力的多種因素。
(三)本體感受能力提高的誤區(qū)
1.本體感受能力提高背景下語言表述傳達技術信息的誤區(qū)
一般情況下,在技術訓練時如果教練員發(fā)現技術問題會直接將該問題及如何改進等信息直接傳達給運動員,如果運動員在后續(xù)練習中該技術環(huán)節(jié)有一定改善,教練員此時會再次將信息傳達給運動員,直至技術在正確條件下穩(wěn)定發(fā)揮,最終形成正確技術的動力定型。
在本體感受能力提高為背景的技術訓練中,教練員應該以問題形式開始,與運動員進行技術溝通。詢問運動員錯誤技術環(huán)節(jié)的主觀本體感受,發(fā)現本體感受與客觀實際不符,再利用完整技術訓練時的語言刺激與錯誤技術輔助訓練中正誤兩種技術的不斷重復和語言提示幫助運動員建立符合客觀實際的本體感受。很多基礎技術問題可以更為直接有效的得到解決。
2.本體感受能力提高背景下影像傳達技術信息的誤區(qū)
通過利用影像傳達技術信息幫助運動員改進技術的方法已經較為普遍的應用于競技體育的技術訓練中,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就運動員本體感受能力的提高來說,具有滯后性,唯一的功能在于告訴運動員其主觀感知與實際呈現出的技術不符,并且能夠最為直觀的將不符的程度體現出來。也就是說影像的傳達是技術訓練過程中教練員語言表達非常有效和直接的補充,而不能將其作為改善運動員本體感受能力的主要方法。
(四)通過非技術因素加強運動員本體感受能力
本體感受能力相對與其他體操運動員專項能力來說較為抽象,主要表現在無法用量化的形式進行評價,提高運動員的本體感受能力就必須在對其重要性有深刻理解的基礎上利用好多種訓練因素的共同作用。
多肌群參與的力量訓練可以幫助運動員提高神經對肌肉控制的精確性,而這種精確性的提高在幫助運動員更好控制動作的同時,有助于客觀的反饋主體的技術情況甚至是技術細節(jié)。在非穩(wěn)定的力量訓練中,運動員需要精準控制動作的角度和幅度,同時多組肌肉群同時參與運動且收縮形式不同,對于神經控制肌肉能力提高的意義遠大于肌肉本身力量的提高。這種能力的提高又間接對運動員本體感受性產生影響。體操教練員應該改變傳統(tǒng)力量訓練的思路,改變傳統(tǒng)觀念才有可能發(fā)揮力量訓練的更多效能,尤其在神經控制肌肉的能力上,力量訓練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就青少年體操運動員的本體感受性發(fā)展來說,體能訓練中的部分手段可以專門利用以提高運動員的相關能力,但如果將其作為專項力量訓練,需要教練員根據提高項目的專項需要,尤其是專項技術需要對訓練手段進行動作軌跡和動作速度等因素的改進,以達到更直接和快速的競技能力提高效果。
三、小結
(一)青少年體操運動員的本體感受能力對技術的學習與改進具有重要作用,應該在技術訓練中有意識的加強本體感能力的訓練,使其反作用于運動員的技術訓練。
(二)教練員結合運動員技術的客觀呈現與主觀認知差異對運動員的本體感受能力進行評估,也可以發(fā)現本體感受能力水平不同運動員在專項技術學習過程中的差異。
(三)在技術訓練中利用語言對運動員技術進行指導時可以用問題形式了解其本體感受是否正確??陀^認識影像反饋在運動員本體受能力提高中的作用。
(四)利用多組肌肉群同時參與運動且收縮形式不同的非穩(wěn)定力量訓練可以提高神經對肌肉控制的精確性,對運動員的本體感受性能力的提高可產生間接作用。
參考文獻:
[1] 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2] 李之文.體能概念探討[J].解放軍體育學院學報.2001.20(3):1-3.
[3] 楊文軒.體育學原理[M].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