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志娟
摘 要:利用同課異構的教學理念,讓更多英語教師掌握其基本內涵,在不同教師、不同學校之間采取一人型與多人型方法,進行公開課教學,突破教學難點,讓學生主動會話,提升了教學質量,有利于教師之間交流教學思想。
關鍵詞:英語 同課異構 類型 作用
一、同課異構的基本內涵
“同課異構”是基于師本教研的考慮,以教學理論為支撐點,以教師發(fā)展為著眼點,以教學研究為著力點,以教學案例為著手點,以教學評論為著意點的一種教研方式。它是教師為了解決相同教學問題,達到相同教學目標,遵循相同教學規(guī)律,依據相同的課程標準,針對相同教材課題,相同教學內容,依據學生實際情況、教學現(xiàn)有條件和教師自身特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構思、教學方法、實施途徑,建構差異性課堂,追求富有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實現(xiàn)最佳的教學效果的教學。
同課異構的基礎是“同課”,“同課”是指同學科同主題的同一教學內容,基本一致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是一樣的,教學目的大體相似,教學對象的年齡特征、認知水平相似,這在一定程度上決定我們的教學設計在很多方面會“同”,同課是基礎,異構是發(fā)展。在同課異構中,“構”是核心,“異”則強調變化、發(fā)展,不同的教師受自身教育理念和教學經驗等因素影響,各自的教學設計具有個性化特點。
二、同課異構的基本類型
1.一人型與多人型同課異構
一人型是同一教師在自己任教的不同班級采用不同教法,最適合一個教師教不同層次班級,即任教的班級之間學生基礎差距較大的,好處是有較強針對性的因類分層施教;問題是教師備課量大,教師要先找到并掌握適合于不同基礎層次學習的有效方法。另外是同一教師在同一班級采用不同教法,適合于對語文基礎較差的班級教重點經典篇章,好處是有利于學生扎實基礎;問題是教師備課量大,教學耗時較多,學生再次學時有先入為主思想存在,不利于打開多元思維。
多人型是不同教師在同一年級對不同層次學生采用不同教法,這是最理想的因材施教法,問題是把學生的基礎情況分層很難,不能簡單地只是根據成績分層,又不好單憑閱讀或作文成績分層。在較大班額的班級授課制現(xiàn)實下很難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另外一種是不同教師在同一年級的平行班同層次學生采用不同教法,好處是容易展現(xiàn)教師的教學風格特色,相對容易比較教師教學設計的優(yōu)劣。
2.校內與校際同課異構
校內“同課異構”,課前一般會進行集體備課,同課教師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思想、教學模式選擇方面會達成共識,不少學校還會采用統(tǒng)一教學方案。因此校內“同課異構”課觀察的主要視角是:觀察比較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風格的異同,學生學習活動的改進等。
校際“同課異構”,體現(xiàn)學校間的教育理念,代表課堂教學研究的發(fā)展方向,具有總結性、示范性、推廣性和學習性等特點。校際“同課異構”課觀察比較的主要視角是:觀察比較授課者教學目標的制定和達成、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模式的應用、教學過程中的創(chuàng)新性以及學生學習活動的有效性等,聽課者在比較觀察和研討中,認同創(chuàng)新性,探討和反思教學的差異性,分析教學的因果性與實效性,促進聽課教師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進行修正和提升。
三、同課異構的作用
1.把握學生特點,突破教學的難點
老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根據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詞匯,在閱讀教學中穿插詞匯的詞義和語音教學,及時為學生掃除了詞匯障礙。此外,學生在閱讀中經常難以準確把握文章的主線,老師的閱讀教學側重引導學生如何把握文章的主線,既成功地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篇章結構,突出文章的主體框架,又突破了教學的難點。借助文章的體材特點深層理解文章是學生的“弱點”,老師根據學生的需求,在閱讀教學中貫穿對文章體裁特點的解讀,突出說明文的體裁特點,既增強學生對文體特征的敏感性,又成功引導學生深層理解文章內容。
2.角色扮演,創(chuàng)設真實情景運用英語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應體現(xiàn)它的交際功能,學生會應用英語是關鍵,活動中我們在兩位老師的課堂上看到了這一點,她們充分給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通過小組合作、師生合作,讓他們充分的發(fā)揮想象,運用所學的內容自編自演談話內容。這樣學生活學活用了英語,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表演才能。教師在領讀時聲音、語調帶有感情色彩,把各個角色的性格、特點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同時還讓學生在表演時拿出自制簡單道具,并模仿原聲帶中的語音、語調,帶有逼真表情和貼切的動作,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從而加深他們對知識的記憶。使學生得到大量的聽說機會,培養(yǎng)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并鼓勵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把所學的短語、句子和同學、和老師進行對話。
3.互動評課交流教學思想
同課異構之后一般都有評課活動,在互動評課之中不同教師會對教學設計進行自己的理解,有的老師注重閱讀技能的點撥和訓練,將閱讀內容延伸至口語訓練,讓學生能持續(xù)運用并遷移所學知識和技能。有的老師表達極富有感染力,能使學生迅速進入閱讀狀態(tài)。在閱讀文的處理上設計了不同的閱讀策略,采用了略讀和精讀等不同閱讀手段。針對學生及文章實際,適當在閱讀過程中引入詞匯教學,為學生掃除障礙,更好地從總體上來把握全文。靈活處理教材,按情節(jié)發(fā)展內容來重新歸納排列教學內容。在閱讀課中采用分層教學,充分照顧到了班級不同程度的學生的學習效果。在教學中幫助學生通過閱讀實踐來感悟不同體裁的不同篇章類型,非常注重學生預測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讀前活動將學生引入特定的情境中,找出閱讀定位;通過標題啟發(fā)學生已有的背景,從而大膽預測文章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