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燦鵬
【摘 要】情境教學模式既不同于教育學,亦不同于教學論,它僅僅是依據教育學、認識論、心理學和教學論原則,在認知活動中充分開發(fā)非智力因素,從而實現愉快教學的基本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可以讓學生深切感受學習活動的全過程,成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教師應該熟悉情境教育的教學模式,熟練而恰當地運用各種情境創(chuàng)設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能力,提高他們的智力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教學模式;應用探討
情景教學模式,是教師根據小學語文課文所描繪的情景,創(chuàng)設出形象鮮明的投影圖畫片,輔之生動的文學語言,并借助音樂的藝術感染力,再現課文所描繪的情景表象,使學生如聞其聲,如見其人,仿佛置身其間,如臨其境;師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進行著的一種情景交融的教學活動。情景教學強調的是以情動人,以美感人。在學習中創(chuàng)設主動、活潑、有趣、愉快的教學情景,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融洽的教學氣氛,使學生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形成樂學、愛學、會學,促進學生素質教育主動協調發(fā)展。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的方法簡述
(一)情境教學的基本概念
情境教學,簡單來說,就是教師運用自己的教學經驗、教師手法,以小學語文教材的教學內容為基礎,創(chuàng)設出與之契合程度較高的課堂模擬環(huán)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教學內容中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從而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認同感,進而自覺的接受語文知識教育。情境法教學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教學手法,在初步應用中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情境教學的實施步驟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實施情境教學,通常來說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流程:首先,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平滑地引入課堂教學內容,通過簡短的介紹、場景布置或是多媒體播放視頻等,讓學生逐漸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其次,在課文講解時,教師可以根據教材需要,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課堂,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例如,在學習“藍色的樹葉”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以實際教學為例,營造出學生在美術課堂上畫畫的情境,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和講解,讓學生自覺地融入到教師所講述的“美術課堂”中,并把自己想象成課文中的主人公,進而能夠設身處地地學習到課文所要傳達的教育知識。課文講解完成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幾分鐘,然后相互之間交流討論,最后形成自己對課文的認識。通過情境模擬教學,課文中的情境仿佛發(fā)生在學生所處的教室里一樣,從而能夠更加直觀地讓學生了解到學生之間應該互幫互助的教學目的。
(三)情境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1.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模擬情境教學,能夠增加學生對課文的學習積極性。在語文課程安排上,不可避免地會有一些科普性或者是說理性較強的文章。一方面,小學生的科學認知比較片面,對于說理性文章的接受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小學生更喜歡圖畫類或故事類的課文,對于說理性文章的興趣程度較低。在這兩方面因素的制約下,這部分文章的教學效果往往差強人意。為了提高整體教學質量,教師必須采用多種教學手法,營造既符合教學內容實際,又能讓學生感興趣的課堂情境,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熱情。
2.通過課堂模擬情境教學,能夠增加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應用能力。語文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有較強的實踐性要求。小學語文教學,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字句知識和文學常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文學素養(yǎng)和文字應用能力。通過創(chuàng)設模擬課堂情境,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應用訓練,增強學生的文字應用水平。
二、在小學語文中實施情境教學的措施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提高學生領悟能力
教師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設置合理的情境問題,能夠學生理清學習思路,從而按部就班的進行知識學習。具體來說,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主要有以下幾種。1.教疑生解類。教師根據教學安排,把教學重點轉變成自己的問題,然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適時的將問題提出,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或小組討論,選擇正確的結論。從心理學角度來說,解答教師的疑問是對學生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的肯定。因此,通過創(chuàng)設教疑生解類的問題情境,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求知欲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學習寓言“揠苗助長”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提出疑問:為什么主人公不通過施肥澆水的方式,而是采用揠苗的方式促進農作物生長呢?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結合自身的認知,通過獨立思考或是與其他同學進行討論,得出自己的答案,既能夠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又能夠加深學生對教學知識的深刻記憶。
2.明知故問類。此類情境模擬教學,通常需要教師人為地設置教學矛盾情境,進而在學生之間或師生之間產生意見分歧,并通過開展討論的方式,讓學生之間展開激烈的討論,各抒己見,在相互辯論的過程中發(fā)現自身的不足之處,從而不斷地完善自己的觀點和認知。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應用此類情境創(chuàng)設法是,要充分結合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既要防止問題難度系數過高,導致學生的探究積極性下降,又要防止問題過于簡單,難以激發(fā)學生互動討論的熱情。
(二)創(chuàng)設實踐活動情境,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是學生與生俱來的本能,我們在課堂上要盡量選用貼近學生生活的形式,盡可能充分地利用各種教育資料,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教育。在創(chuàng)設了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全面把握課文之后,從突破教學重難點的角度出發(fā),將抽象的語言文字人為地具體化、形象化,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主動參與到研讀中來,達成既定的學習目的。
(三)創(chuàng)設想象情境,豐富學生感情
在語文課堂上,教師應該盡可能地避免過多的要求與限制,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可以自由地想象的空間,讓學生敞開心靈的大門,表達心中的想法或心愿。在活動情境中,學生大都思維躍動,直抒胸臆,自由自在地聯想和構思。在情境教學中創(chuàng)設想象的空間,變抽象為形象。教師按照課文語言文字的描寫,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再現出相應的情境,使學生獲得情感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