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浙江農林大學暨陽學院科研訓練計劃資助項目。本論文得到楊運姣老師的精心指導,特此感謝。
【摘 要】近幾年發(fā)展起來的非政府組織成長迅速,它活躍于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匯聚了民間公益的各種力量,依靠自身的能力在社會引起了一定的反響。但是,它作為一支新生力量,其發(fā)展十分緩慢,這一部分是由外部環(huán)境因素造成的;另一部分得究其內部治理因素。本文以紹興市一米陽光愛心社為例,分析了紹興市一米陽光愛心社的發(fā)展歷程、積極經驗以及發(fā)展困境,為政府更好地引導非政府組織發(fā)展、推動國家社會良性互動提供一定的政策參考。
【關鍵詞】非政府組織;內部治理;問題研究;解決對策
縱觀世界大局,非政府組織的數量迅速增加,形成了“全球結社革命”。中國的非政府組織的數量也在近幾十年經歷了“爆炸性增長”。經過40多年的發(fā)展,非政府組織在中國的影響頗有成效,它不僅滿足了公共需要,還在促進政府職能轉變等方面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對中國的政治社會生活做出了巨大貢獻,同時還要承擔起越來越多的社會責任。
一、非政府組織的內涵概述
非政府組織(NGO),一般指按照一定的宗旨和系統(tǒng)建立起來,具有民間性、公益性、自治性、志愿性、非營利性等特點的社會組織。英文全稱為“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一般指在特定法律系統(tǒng)下,不視為政府部門的協(xié)會、社團、基金會、慈善信托、非營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組織。由于強調的重點不同,對于非政府組織,國際上有不同的稱謂,并未統(tǒng)一。比如“非營利組織”、“第三政府”、“志愿組織”、“公民社會”等。
二、非政府組織的社會功能
對于非政府組織的社會功能,很多學者進行了分析和闡述。非政府組織是維護經濟社會穩(wěn)定、構建社會和諧的中堅力量;非政府組織是政府與民眾溝通、聯(lián)系的良好平臺;非政府組織是提高國際水平,擴大國際交往廣度的重要渠道;非政府組織是創(chuàng)新性、靈活性和創(chuàng)新性公共服務是重要提供者;非政府組織有利于促進社會民主政治的平穩(wěn)發(fā)展。
三、非政府組織發(fā)展面臨的內部治理困境
近年來,非政府組織數量劇增,社會功能日益凸顯,不斷引起的社會各界關注。這些發(fā)展困境有些是因外部制度環(huán)境而形成,有些則是由于內部的原因所導致,它們制約著組織的良性發(fā)展,影響其社會功能的發(fā)揮。本文從內部治理困境這個方面詳細分析非政府組織發(fā)展面臨的困境。
1.“雙重管理體制”導致非政府組織注冊困難
在西方國家里,非政府組織里最重要的內部治理機制是“理事會”。理事會有最高決策權,代表著社會利益,這有利于組織的行為能有序進行。但這一機制在中國不存在。“雙重管理體制”將所有重要權力都賦予了“業(yè)務主管單位”,而且規(guī)定只有黨政機關及授權的機構才能擔任“業(yè)務主管單位”,從而把一切正式社團置于政府的直接控制之下。
2.組織治理體系不夠完善
在中國,由于市民社會先天“發(fā)育不良”,大量非政府組織發(fā)展規(guī)模小,組織結構簡單松散,內部治理問題比較嚴重。最首要問題的是治理結構和治理機制。中國的非政府組織大多是由個別的管理者發(fā)起,成立規(guī)模較小,多采用扁平化的職能制組織結構,主要由負責人和志愿者構成,雖設有理事會類似的機構,但通常僅是流于形式。
3.照搬外國理論,沒有本土化管理
我國非政府組織在對組織的內部管理中,簡單模仿西方非政府組織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難以實現本土化管理;組織內部成員對其價值和目標難以形成認同,缺少戰(zhàn)略管理規(guī)劃,行動少有一貫性;組織成員缺乏專業(yè)學習和培訓,專業(yè)能力極低;組織領導帶有個人色彩傾向,缺乏合理的治理結構和治理機制。由于經費緊張,缺少有效吸引人才的機制,NGO難以招募和留住優(yōu)秀的有能力的專業(yè)人才,致使人才匾乏。
四、個案研究——以諸暨市一米陽光愛心服務社為例
1.機構介紹
諸暨市一米陽光愛心服務社始創(chuàng)于2009年7月,是以網絡為溝通平臺,開展慈善公益活動,宣揚志愿精神的組織;其單位性質是有社會愛心人士利用非國有資產、自愿組織、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愛心活動的社會組織。從成立到現在,諸暨市一米陽光愛心服務社在諸暨市開展了一系列公益項目和活動,如“一米加餐”活動、“慈善超市”創(chuàng)辦、“捐衣吧”構建、“一米餃子”活動 等等。這些公益活動中有些產生了不小的社會效益。
2.個案內部治理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
(1)專業(yè)化能力不足
紹興市一米陽光愛心服務社在最初,是由一群熱心的志愿者網友在無償的參加公益活動,直到現在,也很少有專業(yè)的高學歷的人員加入。很多人都是來自不同行業(yè)的各種愛心人士。紹興市一米陽光愛心社這個組織團隊仍然是非常業(yè)余的,具備的人道主義救助知識以及慈善領域的工作經驗非常少。對于志愿者們的跨領域擴展工作,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zhàn)。實際上,在“一米餃子”、“一米超市”的運作中,由于專業(yè)能力的不足以及人工材料費的大量支出,造成現實收入情況常常趨于負數,連幾位長期工作員工的工資都很難拿出,可見組織發(fā)展的窘境。
(2)資金鏈短,流動資金欠缺
資金是非政府組織發(fā)展的關鍵因素。組織的負責人雖然有很多的想法去嘗試解決組織資金緊張的現狀,積極與企業(yè)構建良好關系,用項目去搞活組織內部經濟,但前期打造項目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風險重重,解決資金少的問題極為重要。
2.志愿者管理機制不健全
自非政府組織出現以來,大部分志愿者他們都具備不以“利益”為目的的崇高使命,而對管理的重要性卻忽略了。組織的參與主體具有局限性;志愿服務大都尚停留在“廉價勞動力”階段;另外,由于任務的短期性和地位的不明確性,志愿者難以融入到組織的內部環(huán)境中去,可能會對組織的職能實現產生不利影響。
3.個案發(fā)展中提出的對策研究
(1)進行本土化管理,提高專業(yè)化能力
德魯克認為,每一個組織的目標和職能是把專業(yè)化的知識融入日常工作中去。要具備專業(yè)化的能力必須要依靠一個專業(yè)的團隊,而專業(yè)的團隊就要吸納高素質人才加入這個公益組織的隊伍,給紹興市一米陽光愛心服務社帶來新的內部治理理念與治理模式。要注意的是,組織要大力完善人力資源管理這塊,招募優(yōu)秀高素質人才壯大服務團隊,以充實組織的人才建設基礎,以更好的引導非政府組織的發(fā)展。
由此可見,專業(yè)化能力建設是一個長期、持續(xù)、逐漸深入的過程。
(2)完善組織內部收入結構,拓寬資金籌集渠道
資金問題是困擾許多國內非政府組織生存的大問題。對于非政府組織而言,籌措資金是為了實現“服務大眾”這一最終目標,為滿足群眾的需求而不斷謀求資金的擴大。除了提高籌資效率外,籌資方式進一步多元化也是必要的,要進一步拓寬資金籌集的渠道,加強與企業(yè)的合作,成為政府政治社會生活最佳的輔助工具
(3)完善非政府組織內部管理機制
為解決目前個案組織所面臨的問題,亟待要制定相應有效的制度安排,實施自主治理。非政府組織在治理結構上要兼顧各利益相關者的利益,一方面履行作為公共組織所承擔的公共責任;另一方面組織要學習借鑒外國的優(yōu)秀經驗,使理事會不再成為“虛設品”,形成自身合理的內部治理機構,使內部各機構形成權責明確、分權制衡、運轉協(xié)調和科學決策的統(tǒng)一機制。
五、總結
經過這7年的探索與思考,紹興市一米陽光愛心服務社的負責人對組織實體化嘗試中出現的問題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組織的負責人說,全職志愿者很難在最初的社團里扎根,這還需要大量的資金依托才能有招募高素質人才的基礎。一米陽光最大的特色在于有尊嚴的幫扶,但志愿者團隊目前所遇到問題說明我們做的還不夠。我們應根據本土特色去立項,去廣集社會精英加入團隊,尋求合理的定位。紹興市一米陽光正是有著陽光般的信仰和熱忱,不斷調整組織內部治理機制,朝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公益組織,打造最響亮的民間公益品牌。
參考文獻:
[1]李紅艷,非政府組織管理研究[D].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1:2
[2]李弧平,丁海.第二域的興起[M].上海:復口.人學山版社,1998:55.
[3]周軍.我國環(huán)保非政府組織治理機制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10
[4]李春潮等.近海養(yǎng)殖區(qū)專用水溫自動檢測系統(tǒng)[M].科技信息(科技教育版),2006
[5]王 娟.吳 灣.淺析網絡草根組織志愿者管理困境[J].經濟管理者.2012.
作者簡介:
江妍(1994—),女,浙江省奉化市人,浙江農林大學暨陽學院,學生,研究方向:公共事業(y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