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成勇
摘要:在這幾年的課改實驗中,作為一線的教師,我發(fā)現(xiàn)新課改確實給教師和學生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如:學生比以往更加好學了,思維更加活躍了;師生間的關系更加密切了;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課堂上越來越普及并在逐步地往縱向推廣開。
關鍵詞:明確目標;改變方法;培養(yǎng)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164-01
新課程改革對于我們每一個老師都是一種挑戰(zhàn),也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我們應怎樣迎接這次課改,怎樣把握住這次機會,怎樣推動這次課改。我談一談自己的一點兒看法和體會。
1.明確英語課改目標
我們在以往的英語教學中把"掌握語言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放在教學目的的首位。而新制定的課程標準要求把"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英語策略,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同時,我們在教學中要以"口語交際"為主,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能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開口說英語,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和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另外,世界的發(fā)展日益趨向多元化,國際交往增多,文化的流動與溝通日益明顯,我們也要讓學生了解中西文化差異,拓展視野,增強世界意識。
2.課堂要寓教于樂
舊式的教學模式和方法,總是教師"一言堂",課堂上教師總是向?qū)W生灌輸,學生始終處消極,被動的學習地位,即使那些認真學習的學生也無非把自已當作知識的記憶器,為分數(shù)不得已而為之。但就多數(shù)而言,由于不感興趣也就逐漸放棄英語學習,從而導致"兩極分化",教學質(zhì)量不佳。課堂環(huán)境,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極大。教師的責任在于為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良好,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為了淡化傳統(tǒng)教學給人們的印象,要"寓教于樂""動靜結合""學用結合""師生配合"。課前,可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由教師用學生聽懂和大致聽懂的英語講一個笑話,一則諺語,或由學生進行課前三分鐘英語會話練習,自由演講,自由談論,集體唱一首英語歌曲等等,從而活躍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完成教學前的預熱活動,英語有一則諺語說的:"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Agoodbeginningishalfdone!)導入新課要講究藝術。教學中,不能課本搬家,大聲念一遍,小聲念一遍,就算進行了教學。要善于用教室的人和物,直觀教具如圖片、掛圖、簡筆畫來設置情景。教師講解切忌繁、雜、重,要精講,長則生厭,要變講為提問,學生大量的時間是參與而不是旁觀者,學中用,用中學,只有這樣學生才感興趣。要注意在實踐中滿足學生的成功欲,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問題和語言材料,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學生來實踐。這樣,每個學生都可以品嘗成功的喜悅和成就感,從而興趣大振,熱情倍增。
3.實施多重標準,讓每個學生都獲得成功
獲得成功是學生學習的最大動力,學生在獲得成功的同時會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在英語教學中通過實施多重標準教學,教師因人而異地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做到揚長避短、分類指導,滿足了每個學生的需求。課堂提問、新舊知識的遷移、新知識的講解等方面,都應該針對學生的差異,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相應的提高,達到促進每個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目的。
3.1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學中,教師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地進行教學,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接受能力差異制定教學目標。
3.2設置階梯,分層提問,及時肯定。在課堂教學中,另一個比較重要的任務是要提高學生的智力,通過有層次的提問,讓學生的智力得到一步步的提高,從低層次向高層次發(fā)展。教師在設計提問的過程中要涉及三個層次:第一級是記憶級水平;第二級是理解級水平;第三級是應用級水平。在提問題的時候,教師要對其做必要的鋪墊,以階梯狀形式提問,以利于學習成績處在中下游的學生回答。
4.創(chuàng)設良好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
眾所周之中國學生學習英語最大的缺陷就是缺少語言環(huán)境。這就要求教師充分利用好課堂,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的語言環(huán)境,大膽地讓學生參與課堂實踐,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向課堂40分鐘要效率。教師在課前放英語歌曲,學生邊聽邊唱,邊唱邊學,寓學于樂,不僅能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十分有助于英語口語和聽力水平的提高。課前3-5分鐘的Dailyreport有利于學生溫故而知新,及英語學習氛圍的渲染,并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在課堂中要組織好討論,討論是課堂中一種重要的合作學習方式。課堂討論可變單邊活動為多邊活動,它能調(diào)動每位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從而使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從而使課堂效率最大限度的提高。
由此可見,當我們對英語教學效果不滿意進行歸因的時候,不能只把錯歸因到學生的身上,我們作為教師要隨著新課改的要求積極主動地創(chuàng)設良好的英語教學的物理,情感,英語語言環(huán)境,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不斷改善自己的教學環(huán)境,改變學生學習的心理環(huán)境,讓學生們在我們的牽引之下始終處于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使我們自己始終處于良好的教學狀態(tài),讓學生們更加身心舒展地學習和發(fā)展,更加有效地學習到不同的英語知識并把它們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從而更加有效的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效果。
總之,新課程改革既是一種挑戰(zhàn),又是一次難得的機遇。挑戰(zhàn)與機遇并存,我會盡我所能,牢牢把握和抓住的,為初中英語教學貢獻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