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興彪
摘要:海洋測繪技術專業(yè)性強并且發(fā)展日新月異,而海洋測繪人員工作周期長且流動性強,對于培訓工作常常無暇顧及。如何有效做好海洋測繪人員的培訓與開發(fā)工作,對單位與個人的發(fā)展都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從海洋測繪人員的職業(yè)特性出發(fā),分析了現(xiàn)實中培訓工作存在的問題,并對如何做好海洋測繪人員的培訓與開發(fā)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海洋測繪 培訓與開發(fā) 人力資源管理
海洋測繪是指以海洋水體和海底為對象所進行的測量和海圖編制工作。主要包括海道測量、海洋大地測量、海底地形測量、海洋專題測量,以及航海圖、海底地形圖、各種海洋專題圖和海洋圖集等的編制。顧名思義,海洋測繪人員就是完成這些工作的人員。海洋測繪技術是融合多門學科的具有較強專業(yè)性的技術,而且,隨著近幾年國家海洋強國戰(zhàn)略的提出以及海洋經濟的迅猛發(fā)展,海洋測繪技術逐步受到重視與發(fā)展,國內外新技術日新月異,新設備的研發(fā)突飛猛進,因此,如何有效提升海洋測繪人員的技術能力,更好的讓海洋測繪人員掌握最新的科技裝備,做好培訓與開發(fā)工作顯得尤為關鍵。
一、海洋測繪人員的職業(yè)特點
第一,海洋測繪是保障航運安全、維護海洋清潔、促進港航發(fā)展的一項必不可少的前期性、基礎性、公益性工作,具有國際性、唯一性、安全性、專業(yè)性和整體性等特點,是履行國際公約、體現(xiàn)海洋的重要內容。
第二,海洋測繪工作流動性強、工作艱苦;受氣候、環(huán)境影響大,安全風險大。海洋測繪人員長期在海上或港口航道測量工作,無法經?;丶遥ぷ鲏毫Υ?。并且海洋測繪是一個高風險行業(yè),由于測繪的主要載體是船舶,且基于海洋測繪的特殊技術要求,必須經常在航道中穿越、掉頭,并在島礁、淺灘和沉船等危險區(qū)域進行測量作業(yè),從而給海洋測繪作業(yè)人員、船舶和儀器安全帶來了困難和風險。
第三,海洋測繪工作技術含量高,涉及多個專業(yè),人員成材周期長。海洋測繪技術是融合多門學科的具有較強專業(yè)性的技術,國外新技術新設備的研發(fā)速度突飛猛進,并且人員成才周期長,除了必須的專業(yè)知識以外還需要一些重大工程的實踐鍛煉,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為技術能手與尖兵的。
第四,海洋測繪工作對質量要求高,對高精密的技術設備依賴性強。海洋測繪的質量往往決定港口航道通航的安全問題,因此質量要求十分嚴格,海洋測繪所使用的儀器設備多屬于高精尖的精密海洋工程設備,多依賴進口,因此價值較為昂貴;且由于長期處于海洋潮濕和高強度工作環(huán)境中,較易受損,使用壽命短,維修困難且周期長,價格高,投入大,因此對測繪工作人員的使用與操作要求變得更高。
二、目前海洋測繪人員培訓與開發(fā)存在的問題
1.片面強調完成培訓任務,培訓效果欠佳
目前海洋測繪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存在為了培訓而培訓,不注重實際需求,沒有充分考慮他們的職業(yè)特性,一味追求理論知識的灌輸,缺少實踐鍛煉的過程,培訓時間短,測繪一線人員往往疲于應付工作,不能充分利用工作忙閑時段進行培訓,培訓效果欠佳。
2.培訓方式滯后,缺乏科學有效的需求分析
在組織相關的培訓前,鮮有進行相關的培訓需求調查,也沒有充分考慮崗位差異,培訓工作與海洋測繪人員的崗位匹配度較低。培訓內容主要集中在理論知識或職業(yè)道德等方面的培訓,不注重測繪人員的潛能開發(fā);培訓方式上,主要以傳授講課式的教學為主,培訓教師與培訓學員的互動,學員之間的互動較少,現(xiàn)代的培訓方式運用程度較低,培訓工作的開展與海洋測繪工作的實際存在差距。
3.培訓評估不足,缺乏有效的反饋機制
從實踐來看,較少有針對海洋測繪人員培訓效果的考核與評價,評價主體方面,主要是以“誰培訓誰評估”為原則,使評估結果缺乏公正性和客觀性,評估結果往往流于表格形式之上,難以對提高海洋測繪人員培訓質量產生實質性的約束和激勵效果,培訓效果評估結果信息尚未建立雙向信息溝通反饋機制,培訓結果較難與海洋測繪人員的考核與晉升掛鉤。
4.培訓的激勵機制不夠完善
現(xiàn)階段,海洋測繪單位僅僅將教育培訓工作列為單位日常管理中的一部分,并沒有與激勵機制相互滲透,致使海洋測繪人員接受培訓的積極性不高,甚至敷衍了事。沒有完善的激勵機制導致培訓組織困難,考核反饋以及評估結果沒有整改。
三、提升海洋測繪人員培訓與開發(fā)效果的對策與思考
1.結合職業(yè)特性,合理安排培訓任務
針對海洋測繪人員的職業(yè)特性以及季節(jié)性等特點,合理安排培訓任務,堅決摒棄為了培訓而培訓的思想,注重培訓實效,而不是為了完成培訓任務與課時,利用好忙閑時間段,克服“工學矛盾”,利用一線重大工程以及通過流動課堂的現(xiàn)場教學與實踐提高測繪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同時可以利用部分大學測繪專業(yè)的實訓基地,與相關大學達成合作協(xié)議分批分段安排部分海洋測繪人員“回爐”學習最新測繪科研技術與裝備。
2.進行科學的培訓開發(fā)需求分析,合理選擇培訓開發(fā)內容與方式
要基于單位目前及未來長遠發(fā)展的需求,準確把握海洋測繪單位的工作特性,既要保持適當超前的原則,合理把握培訓開發(fā)的速度,又要考慮員工個人職業(yè)生涯發(fā)展的需求,合理規(guī)劃和安排職工的培訓工作,制定差異化的培訓課程與內容。在方法的選擇上,注重培訓與開發(fā)過程的互動性和雙向交流,積極采用企業(yè)的優(yōu)秀培訓方法和模式,如案例教學、主題研討、角色扮演、現(xiàn)場模擬、情景模擬教學、拓展訓練等較為新穎的互動性、實踐性的教學方法,可以嘗試YY語音、QQ視頻等培訓新形式,把握測繪技術的前沿發(fā)展,提升受訓人員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提高培訓質量。
3.重視培訓開發(fā)效果的評估和考核工作
培訓評估和激勵需要從培訓過程和結果兩大方面統(tǒng)籌進行,建立培訓過程及結果并重的評估、激勵機制。在培訓過程的評估方面,可以考慮一定周期,由人事部門及時對培訓進展及學員意見反饋進行了解和征集,通過訪談、問卷、信件回收等形式向培訓組織者、培訓主體、培訓對象等了解各自對培訓工作的組織、效果的評價、結合大家的反饋對培訓工作進行適度修正。在培訓結果的評估方面,要對當期培訓的結果進行考察衡量,評判培訓工作的總體感受及評價、培訓對象的培訓收獲,培訓工作對培訓對象的能力提升的效用,培訓對象的個人績效的提升程度等方面。在培訓開發(fā)工作完成后,要及時做好培訓工作的考核,根據(jù)內容不同,選擇不同的考核方法,調動員工參與培訓并將成果積極轉化的主動性,認真總結和歸納取得的成果,存在的不足與問題,吸取經驗教訓,用以指導下一輪培訓工作的開展。
4.充分發(fā)揮單位內部海洋測繪技術骨干和專家型人才的引領作用
要充分重視單位內部海洋測繪技術骨干和專家型人才的引領作用,樹立榜樣帶頭作用,對于技術高、能力強的員工給予物質和精神的雙重獎勵,將其樹成標兵,模范。實現(xiàn)單位內部海洋測繪技術骨干和專家型人才的引領效果,完善師徒帶教模式,提升海洋測繪技術人員的整體水平。
綜上所述,為了提高海洋測繪人員的培訓與開發(fā),提高培訓質量,除了上述方法之外,單位管理人員除了提高重視外,還需明確人力資源教育培訓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教育培訓觀念,合理運用培訓新手段新技術,完善激勵措施,全面調動海洋測繪人員學習新技術、新設備的積極性,提升海洋測繪人員的專業(yè)素質,有效提升單位的整體技術水平,實現(xiàn)單位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雷蒙德·A·諾伊.雇員培訓與開發(fā)[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2]石金濤,唐寧玉,顧琴軒,培訓與開發(fā)[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3]陳旭東.淺談事業(yè)單位人力資源的培訓與開發(fā)[J].人力資源管理,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