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飛行控制系統(tǒng)》是民航電子電氣方向一門重要的專業(yè)課程,是本專業(yè)實訓實踐課程的基礎。本文針對《飛行控制系統(tǒng)》課程的特點,以伯努利方程及其應用知識環(huán)節(jié)為例,從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及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增強課堂效果,使學生清晰地理解并掌握空氣動力學相關基礎環(huán)節(jié),分析航空航天及人們日常生活等領域的相關現象,為后續(xù)專業(yè)課程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 飛行控制系統(tǒng) 教學目標 重點難點 教學方法
《飛行控制系統(tǒng)》是民航電子電氣工程專業(yè)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yè)課程,是學生從事本專業(yè)科研、工作必需的專業(yè)知識,學習飛行控制系統(tǒng)需要飛行力學和空氣動力學?!安匠碳捌鋺谩笔强諝鈩恿W的重要內容,它在航空航天及人們的日常生活等領域都有非常廣泛的應用。本文以“伯努利方程及其應用”環(huán)節(jié)為例,具體探討《飛行控制系統(tǒng)》課程教學。
1.教學目標明確
教學是老師與學生通過互動實現教學目標的活動。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姆說:“有效的學習始于準確地知道實現的目標是什么。”所以,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重要前提和貫穿始終的靈魂。
伯努利方程及其應用的教學目標定位是通過情景引入、課堂講授、仿真演示、問題設計等環(huán)節(jié),使學生獲得伯努利方程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以后深入學習飛行力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本次講解內容旨在加強理論聯系實際、虛擬實驗進課堂,通過日?,F象引出知識點,課堂講授輔以直觀形象的軟件仿真,提高課堂效率,使學生可以生動直觀地掌握伯努利方程的意義和內涵。
本次課程具體目標如下:(1)理解并掌握伯努利方程的推導過程;(2)掌握伯努利方程的物理意義;(3)掌握伯努利方程的應用,會使用伯努利方程解釋常見的現象。
2.重點難點突出
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明確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突出教學重點。在教學中抓住主要問題,講清基礎知識,挖掘學生的潛能。
本文涉及的主要內容有:(1)伯努利方程的研究對象——理想流體。(2)理想流體的重要性質——連續(xù)方程,對其進行推導,并利用軟件進行仿真實驗。(3)以理想流體和連續(xù)方程為基礎,推導伯努利方程,闡述其物理意義,利用軟件進行仿真實驗。(4)利用伯努利方程,解釋日常中的現象。其中理想流體伯努利方程的推導過程為難點;伯努利方程的物理意義及利用伯努利方程解釋相關現象為重點。
在此認知的基礎上,進行教學方法設計,借助實驗手段、教學媒體、教育技術解決難點知識,保證重點知識學習。
3.教學方法設計
(1)理論聯系實際,由現象引知識。首先利用鼓風機吹小球這一常見的有趣現象,引入本次授課的知識點內容——伯努利方程,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利用專業(yè)知識解釋常見現象的能力。
(2)打基礎做鋪墊,承上啟下很重要。圍繞伯努利方程這一核心知識,講解其研究對象——理想流體及其重要性質(連續(xù)方程)。注意各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并通過連續(xù)方程和伯努利方程的聯系,承上啟下,引入伯努利方程(連續(xù)方程是質量守恒在流體力學中的應用,能量守恒又有何體現呢?)
(3)重點知識要突出,保證課程完備性。以理想流體和連續(xù)方程為基礎,利用功能定律對核心知識伯努利方程進行詳細推導,闡述伯努利方程的物理意義。完成方程推導后,呼應前文,利用伯努利方程解釋課程開始提出的吹小球現象,保證課程內容的完整性。
(4)虛擬實驗進課堂,直觀形象提效率。在連續(xù)方程和伯努利方程講解過程中,利用仿真軟件在課堂上對講述知識點進行實時的模擬演示,將虛擬實驗搬入課堂,通過視覺和聽覺的感官刺激,有助于學生直觀形象地理解,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幫助學生加深對問題的理解和掌握,啟發(fā)學生思考,提高認知效率。
(5)課后思考巧設計,鞏固知識添動力。針對重要知識點設計課后問題,設置課后思考環(huán)節(jié),除了可以進一步鞏固課堂知識,激發(fā)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興趣外,還可以滿足學生學習的成就感,成為激勵其繼續(xù)學習的動力。
4.結語
《飛行控制系統(tǒng)》是民航電子電氣方向一門重要的專業(yè)課程,是本專業(yè)實訓實踐課程的基礎。本文針對《飛行控制系統(tǒng)》課程的特點,以伯努利方程及其應用知識環(huán)節(jié)為例,從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及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增強課堂效果,使學生清晰地理解并掌握空氣動力學相關基礎環(huán)節(jié),分析航空航天及人們日常生活等領域的相關現象,為后續(xù)專業(yè)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賓,高春雷.《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教學研究探討[J].考試周刊,2015,(71):141.
[2]王海燕.教學方法探討[J].改革與開放,2012,(8):170.
[3]房瑋.獨立學院《民航機載電子設備與系統(tǒng)》課程教學方法探討[J].考試周刊,2011,(19):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