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青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7-0195-01
教育的主陣地在課堂。實踐證明:重新構建新課堂教學模式,是提高教學效率,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必由之路。
“五環(huán)五學”課堂教學模式是我校依據(jù)新課程改革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理念,本著“先學后教,當堂訓練,以學定教”的原則,結合我校實際情況而提出的一種學導型課堂教學模式。它是一種新型課堂教學結構,體現(xiàn)了一種新的教學思維和管理方式。它包括問題導學,獨立自學,交流互學,點撥助學,檢測悟學,五個步驟。其核心思想是: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學會學習,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樂趣;教師在掌握學生學情的基礎上,研究“學”、設計“學”、指導“學”、落實“學”,精講精練,完成教學任務,打造煥發(fā)生命活力的高效課堂;提倡課堂內高效學習,使學生變被動的學習為主動的學習。
眾所周知閱讀能力在英語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成為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英語閱讀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閱讀技巧、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為繼續(xù)學習英語和運用英語切實打好基礎。《英語新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初中英語教學要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是吸收英語語言材料、增加語言知識、擴大詞匯量的重要手段,而且閱讀能力的提高能為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和英語寫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也為學生從英語閱讀中認識學習英語的真正意義和價值,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為學生樹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心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環(huán)五學的提出正適應了新課程標準需求。問題導學是學生學習之旅的開始,是由教師根據(jù)課標,教材以及學情,精心設計的問題,引領學生將學習不斷深入。一般來講,問題導學是學生開展有效獨立自學的憑借。突出問題引領,實現(xiàn)學思結合。獨立自學是指在老師的指導下獨立進行的課前(或課中)先學,也叫做“前置性學習”。交流互學環(huán)節(jié)是指學生在獨立自學的基礎上,在小組內、班內、交流自主學習成果,提出自學疑難,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從而增強合作意識,體驗學習的樂趣,從中獲得恒久的學習動力。點撥助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學情做必要的點撥講解,對本節(jié)知識點進行梳理,幫助學生整理所學內容,進一步理解所學知識。并形成技能,達到“當堂學會”的效果。檢測悟學”是針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學習重難點,易混點,易錯點進行當堂檢測反饋。以七年級下冊第九單元閱讀課為例,學生閱讀前老師給出四個問題1、Whats Joe Browns job? 2、What does he need to do ? 3、Is his job easy or difficult? Why? 4、What does the real criminal look like ? 這四個問題貫穿了整篇文章,也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四個問題搞清楚了,學生也就理解了文章大意。學生圍繞這四個問題進行獨立自學,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是有目標指導下的自主學習,學生要在老師設定的問題指引下通過略讀,快讀,細讀在文章中找答案。他們搜尋著,思索著,同時判斷著,決定著。最后回答問題。教師則巡視,做必要的輔導。然后他們進入交流互學環(huán)節(jié),交換他們自己的想法,互相碰撞,從而產生火花,當然也有爭得面紅耳赤的時候。這就為老師的點撥助學挖好了渠,做到了水到渠成。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學情做必要的點撥講解,對本節(jié)知識點進行梳理,幫助學生整理所學內容,進一步理解所學知識。并形成技能,達到“當堂學會”的效果。最后在“檢測悟學”中,針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學習重難點,易混點,易錯點。老師把文章的重難點點整合到一篇十二選十的綜合題中,既鞏固了基礎知識,又考察學生綜合應用能力。同時為下一課時的寫作也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如下所示:
運用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在課堂內構建高效課堂。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老師講為主,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而且很好地完成英語的閱讀教學,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有機的滲透了德育,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逐漸養(yǎng)成堅持不懈、鍥而不舍的習慣,鍛煉了意志,形成耐心做事的品德,培養(yǎng)了自信心、責任感、獨立自強的競爭意識、合作精神、以及嚴守紀律、一絲不茍的學習態(tài)度。同時,給了學生自學、創(chuàng)新、動手、鍛煉、拼搏、自我發(fā)展的自由和機會,帶給學生巨大的獨立思考、探索知識、克服困難和內在的思維快樂,使每一個學生,包括后進生都獲得自信和尊嚴。在課堂上,靠自己學,由舊知識而獲得新知,對學生來說這也是一種創(chuàng)新,這是在培養(yǎng)學生敢于摸索,大膽創(chuàng)新的精神。教會學生學習,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這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也是培養(yǎng)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一流人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