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
【摘 要】多年來,我一直擔任我校三至六年級的英語教學。我認為: 小學英語教學應該創(chuàng)造一切條件采取一切可用的方法,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強烈愿望,使他們喜歡學、樂于學,并且隨時隨地可以學。
【關鍵詞】小學英語 英語興趣 原則 情境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7-0004-02
英語是一門學科,同時也是一種語言。我們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并不僅僅是會認幾個單詞,會讀幾個句子,會做幾道題,我們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要學會交流,學會說幾句話,學會在語境中表達一些簡單的思想。這一理念在小學英語教材上得到了體現(xiàn):三年級學生一入學便從見面打招呼“Hello! Hi!”進入英語學習,從在學校門口、在教室門口開始,場景式的,話題式的,在一個一個話題引領下來進行學習,使學生在語境中學會交流。在使用這套教材時,如果教師還是采用傳統(tǒng)的“英譯漢”、“滿堂灌”的形式教學,這種枯燥、乏味的教學方式只會一點點地消磨孩子們初學英語的積極性,讓他們對英語產(chǎn)生害怕,討厭,甚至于漠視,無所謂的心理,更談不上開口說英語,用英語與別人進行交流。教學中小學英語的教學情境有效方法如下:
一、英語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毙W生是否對英語產(chǎn)生興趣,英語教師起著關鍵的作用。首先,教師要努力使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讓學生在課堂中感到新鮮、輕松,使學生喜歡英語課,喜歡學習英語。在教nose, ear時,教師走到學生中間,輕輕地捏捏學生的鼻子、摸摸學生的耳朵,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親切、和藹,并置身于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中;其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滿懷激情,以豐富的體態(tài)語言與面部表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在教單詞或句型時,我們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做相應的動作,即使是夸張的動作或朗讀語調,孩子們也會特別喜歡?!癰ig”兩手張開畫個大圈,“small”用兩手指做個特別小的小圈,“strong”出示手臂,并鼓起肌肉,“thin”做一個瘦的動作。學完單詞后,老師做出動作,學生就會說出這個單詞;教師還可以根據(jù)孩子好動的心理,結合游戲和兒歌教學,努力創(chuàng)設英語活動情境,動靜穿插,集中活動與分散活動穿插,吸引年幼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會自主學習。對于中高段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編排課本劇,進行表演,進行free talk ,如讓學生利用每課的前五分鐘表演鞏固已學句子,具體做法是:學習小組表演對話,能說什么就說什么,說錯也沒關系。這樣就不會讓學生感到有說錯要批評的壓力。
二、實踐性原則
小學英語課時少,時隔長,這對缺少英語語言環(huán)境的中國學生來說很不利。 在教學中,我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一些條件,別讓學生們的口、眼、耳、手閑著。 首先是給全班學生各取了一個英語名字,并要求他們不僅在英語課堂上使用,在課外也盡可能多加使用,這不僅增加了他們的口語練習的機會,而且使他們對這種語言有身臨其境的之感。 其次,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電教設備,使學生多看、多聽,獲取最大的信息量。 學生從錄像中能看到生動的畫面,幫助他們加深對某個句型、某個詞匯的理解。 從錄音機里能聽到純正地道的英語口語、繪聲繪色的故事描述和對話,這就在不知不覺的模仿中提高了學生的英語語感。開辟英語教學的第二課堂,舉行諸如英語晚會、英語書法比賽、英語口語比賽、創(chuàng)制英語小品等等,目的就是讓學生們多說、多看、多聽。在對話復習教學中設計適合兒童口味的游戲情景,是寓教于樂的好方法,能幫助教師把單調乏味的復習工作變得生動活潑,為學生在輕松自然的氣氛中進行語言操練創(chuàng)造了條件,使學生樂而好學。例如:在教12個月份和天氣時,我設計了一個“哈哈HAPPY”游戲:我準備了12個月份的紙條,放在一個盒子里,再準備關于天氣特征的紙條,如hot、cold等放在另一個盒子里。游戲開始時,一名學生從兩個盒子里各抽取張紙條,連起來說一個句子。如果這個句子符合事實,其它同學則重復該形容詞:如果句子不符合事實,如其它同學則“哈哈”大笑。顯得形象、生動、有趣。學生在游戲情景中深入角色、踴躍表演。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這既符合孩子們樂于模仿與好玩的天性,又充分發(fā)揮了主觀能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還調節(jié)了學習節(jié)奏。在愉快歡樂的氣氛中,鞏固了學到的語言知識,鍛煉了運用語言的能力
三、創(chuàng)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上課是英語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如何安排好教學步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自始至終地把握學生的注意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平淡無奇、呆板無味的教學方法只會壓抑學生的學習興趣。相反,輕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氣氛能使學生帶著輕松的心情,在有趣的語言環(huán)境中積極地發(fā)掘自我,盡情地、自然地、最大限度地獲得語言能力。在組織教學中,恰當利用繪畫、動作、實物、小品、音樂等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情景,營造良好的氛圍,讓學生獲得感性的經(jīng)驗。堅持英語授課,增加學生聽說的機會,使其身臨其境,感受交際成功后的喜悅。堅持交際法教學,在課堂上扮演角色,通過表演給學生大量的語言實踐機會。例如在講關于體育的內容時,可以準備教具,如溜溜球、撲克、風箏、溜冰鞋等,讓學生上臺來表演,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讓學生身臨其境,把抽象、枯燥的書本內容帶到了現(xiàn)實生活中,學生記得特別牢,印象特別深,真正起到了寓教于樂的效果。
四、利用課外生活進行情境教學
生活是語言的源泉,英語學習必須貼近生活,與生活脫節(jié)。那就是割斷了學習語言的源泉,沒有源泉,語言是沒有生命的,它的光彩也必將黯然失色。因此,在英語教學中,除了在課堂上運用情境教學法,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自主的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因為課堂時間畢竟有限,靠課堂上有教師為學生所創(chuàng)造的景物、場景也是有限的。我們應該把課堂變成一個濃縮微型的社會,把花草樹木、鳥獸動物、高樓大廈請進課堂,讓學生看到、感受到生活就在你身邊,在真實情境中感受、知覺、記憶、思維。把學生有意識與無意識的功能調動起來,并使之互相協(xié)調。如:布置教室以創(chuàng)設英語學習的環(huán)境或是在自己的課桌、文具上貼上相對應的單詞句子,以讓學生受更多的英語熏陶。還有就是充分利用好教室里的宣傳欄、黑板報,讓學生在黑板上輪著寫自己收集到的“英語新發(fā)現(xiàn)”。甚至教師可以為學生集體錄制一些有關英語學習的新信息及有價值的資料,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氛圍。
總之,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一定要符合教學內容,還要合情合理、真實自然、簡單有效。只有在有效的情境中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語言交流,學生才能夠愉快地和小伙伴用英語進行交談,達到用英語進行交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付麗萍:小學英語教學法[M] 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0
[2]張劍屏:小學英語教學情景創(chuàng)設初探[J]. 成都教育學院學報. 2004,18
[3]劉美芳:《英語教學中如何打造有效課堂》,小學教學設計. 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