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事業(yè)的蒸蒸日上,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我們每一位教師追求的目標。新課程的改革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給高中語文教學帶來了一縷曙光。如何才能在新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提高語文課堂效率,是擺在我們教師面前的一個“攔路虎”,筆者結(jié)合自己語文教學的經(jīng)驗和對新課程的認識,對如何構(gòu)建高中語文高效率的課堂教學模式的看法做了一些總結(jié)。
【關鍵詞】高中語文;高效率;課堂教學;新課改;構(gòu)建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教育家杜威先生說過:“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生活!”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號角,吹遍了祖國教育的每一個角落。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們高中語文教學的課堂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課程要求我們語文課堂以提高學生的科學學習方法為目的,通過生動的課堂教學,把學生的眼球吸引到我們語文教學的課堂,促進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改變以往課堂過于注重言傳的授課模式,通過教師科學的引導,讓學生學會如何獲取知識,養(yǎng)成自主學生的良好習慣,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在教學中,教師具有雙重角色,既是知識的傳授者,又是學生知心的朋友。換句話說教師就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在教學中,教師要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尤其是一些基礎知識較差的學生,更加需要教師的耐心呵護。教師在教學中,根據(jù)學生基礎知識的差異性,進行分層教學,例如對于學習好的學生,提一些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對于學生差點的學生,提一些難度系數(shù)低的問題,這樣使每個學生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都能感受到語文課堂帶來的溫暖。使語文教學的課堂,真正成為一個人人平等,相互促進的課堂。從而使我們語文教學達到良好的效果。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給我們語文課堂教學帶來了一場革命,把新老教師放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如何在新課改的環(huán)境下,上好每一節(jié)課,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學到無限多的知識,提高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是擺在我們教師面前的一個“攔路虎”。筆者結(jié)合自己語文教學的經(jīng)驗和對新課程的認識,對如何構(gòu)建高中語文高效率的課堂教學模式的看法做了一些總結(jié)。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課堂學習的氛圍
隨著素質(zhì)教育走進我們高中的校園,我們高中語文教學的課堂改變了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模式。隨著學生年齡的不斷變化,他們的思想也在一天天的變化著。對于高中學生來說,更為理性化。也就是說,在我們高中語文教學中,良好的師生關系更為重要。俗話說得好“愛其師,則信其道”,所以只要教師通過自己對學生的愛心,換來學生對教師的敬愛,只要這樣,學生才樂意學習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因為愛心是我們課堂教學的“原動力”。因此,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關心每一位學生,不僅僅在課堂中對學生關心,在生活中學生同樣需要教師的關心。只有這樣,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愛,就會對教師產(chǎn)生好感,就會努力學生老師所教授的課程。和諧的師生關系,可以促進學生上課的氛圍,可以促進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更新觀念,改變傳統(tǒng)教學的方式方法
新課程要求我們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方式,讓“滿堂灌”和“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向“多言堂”轉(zhuǎn)變。提倡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應該本著新課改“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充分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和教學模式,強化學法指導,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做好學生學習的引路人,充分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努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習慣。例如在高一語文中學習王維的《山居秋暝》一文時,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痹娭忻鞔_寫有浣女漁舟,詩人怎下筆說是“空山”呢?通過這樣的有趣問題,調(diào)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同時引導學生去思考,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這里也許可以得到學生不同的答案,原來山中樹木繁茂,掩蓋了人們活動的痕跡,正所謂“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鹿柴》)。又由于這里人跡罕至,“峽里誰知有人來,世中遙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中有人來了。“空山”兩字點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霽,萬物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氣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見。相信這樣做一節(jié)課上得很輕松,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我們語文教學的課堂真正的活起來,提高語文教學的課堂效率。
三、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的恰當選擇和發(fā)揮是教師創(chuàng)造性和藝術性表現(xiàn)的主要形式,教有定則,但教無定法,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教學對象,教學的實際條件,個人特長和教學風格,確定不同的教學方法,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課堂上每一分鐘的作用。良好的教學方法是形成最佳課堂氣氛的重要保證。不斷變換教學形式有利于保持學習興趣。游戲是一種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最好的辦法,讓游戲走進我們的語文課堂,讓游戲與語文教學緊密的結(jié)合,可以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學生在游戲中學習語文,不僅陶冶了情操,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但也不能放任自流
“學習全靠自用心,老師只是引路人”。緊跟新課改的浪潮,語文教師要做好引路人,尤其我們高中語文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把語文課堂的舞臺交給學生,讓孩子在這個嶄新的舞臺上把自己的才能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出來。教師要做好領航員的角色。由于學生的思想好處于傳統(tǒng)教育的陰影中,把語文課堂完全交給學生,使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容易迷失方向,他們無法駕馭知識的航線,于是出現(xiàn)了一種我們不愿意看到的現(xiàn)象,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老師講的少了,課堂上亂哄哄的討論,想和誰交流就和誰交流,想怎么交流就怎么交流。一節(jié)課上完了,課堂氣氛活躍了,卻沒有充分達到預期的目標。因此,要使課堂高效,學生的“主體”一定要與教師的“主導”有機結(jié)合,教師要具備在課堂上“多重備課”的能力。只有這樣,我們語文教學的效率才會慢慢提高。
參考文獻
[1]周娣芳.淺談中學語文教學的時代性與學生的全面發(fā)展[J].連云港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1).
[2]楊桂芬.淺議語文課堂教學中預設與生成的關系[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2007.
[3]徐琴.淺談初中語文專題教學的作業(yè)設計[J].中國校外教育,2011(11).
作者簡介:馬蕊,女,1987年生,回族,從事高中語文教學工作,單位:甘肅省臨夏州康樂縣第一中學。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