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雨晴
摘 要 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推進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問題是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內(nèi)容,是師生之間進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紐帶,是開啟學生智慧之門的鑰匙。通過當前思想政治課提問的現(xiàn)狀和其重大意義來表明我們必須要重視這門特殊的藝術,最后在如何提高提問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有效性談幾點建議。
關鍵詞 提問方式 高中思想政治 提問的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課堂是師生交流最重要的場所,師生之間大部分的交流都是在課堂上完成,所以課堂上師生交流的深度之間關系到教學目標的完成。其中,課堂提問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交流手段之一。孔子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體現(xiàn)了提問的重要性。柏拉圖的“產(chǎn)婆術”是一種備受推崇的教學手段,其核心內(nèi)容就是不斷的去提出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最終得到屬于學生自身自己的答案。在任何一門學科課堂上,提問作為師生互動的一種方式,都不可或缺,發(fā)揮著其他教學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將提問的作用發(fā)揮到最大化,數(shù)量是一方面,最根本的前提是提問的有效性。各個學科都會培養(yǎng)人們的邏輯思維、形象思維,其中思想政治課與其他學科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價值導向的色彩非常濃烈,這是這門學科存在的意義。所以,在提問過程中,我們要注重這一點,將這一價值盡可能的最大化。
1當前思想政治課上提問的現(xiàn)狀
在“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飽受批判之后,互動式教學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被放在一個主流位置,得到重視。問答法是互動式教學模式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而且操作起來也較為簡單。但在現(xiàn)實教學過程中,許多老師還沒有完全領會問答法的真正內(nèi)涵。伴隨問答法的廣泛應用,一些問題也相繼產(chǎn)生。
1.1提出的問題價值不高
關于應該提出什么樣的問題,很多老師在這個問題上已經(jīng)難以判斷。沒有問的價值也在問,學生不能回答的也問,這樣極大程度的降低了思想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思想政治課上,在教學過程中,有的老師只問知識點,只是非常簡單粗暴地考察了記憶與否。有的老師很好地去設置情景,然后根據(jù)情景提出問題,這本身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式,但是提出的問題答案情景相關,但與教學無關。比如在講到消費原則的時候,這樣非常貼近生活的教學內(nèi)容會給學生極大的發(fā)揮空間。某老師在設計這一框題的時候,提出“你如何認識我們當前的生活環(huán)境”,并且花了大量的時間去討論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很具有開放性,并且貼切學生生活,很能調(diào)動課堂氣氛,讓學生有話可講,也能夠達到讓學生們明白“環(huán)境環(huán)保迫在眉睫”這一教學目標。普及環(huán)保知識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這個知識點的重點在于學生們不僅僅要明白我們環(huán)境現(xiàn)狀,更重要的要有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以及如何去踐行,最終建立美麗中國。講述環(huán)境現(xiàn)狀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究其根本,落腳點是在如何踐行上。結果一節(jié)課下來,變成整個班級都在討論中國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如何差,人們現(xiàn)在生活的地方是如何不好,至于踐行,只是云淡風清地帶過,最后給同學們帶來的印象只剩下我們現(xiàn)狀很差?!耙驗槲覀儸F(xiàn)在環(huán)境不理想,我們?nèi)ケWo環(huán)境,以及在生活中如何去保護”這一點的影響力已經(jīng)被前面的吐槽沖淡。
教師提出的問題應該有值得提出的必要并且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我們環(huán)境的現(xiàn)狀固然值得提出并且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但是關于如何踐行這一塊的問題更是應該提出,然后探討。
1.2提問的形式過于簡單,沒有思考空間
追求表面化的形式,一問一答,雖熱熱鬧鬧,卻華而不實。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有些老師喜歡問“是不是”、“好不好”、“對不對”等,這樣的提問毫無價值,不能讓學生的思維得到訓練?!八閱査榇稹钡奈:δ晟钊站茫瑢W生們在面對一些問題的時候,只會簡單地判斷對或者錯。等走上社會面對紛繁復雜的世界,學生們很快會迷惑,面對大染缸一樣的社會,面對各種各樣奇怪的觀念,如何去思考、如何去辨別,如何去做出屬于自己的決定。很多人一旦走上社會,談起學生時代,會對當年的思想政治課教學內(nèi)容產(chǎn)生極大的懷疑,很大地降低了我們思想政治課的可信度和威信力。這些人做了父母,會影響下一代,他們往往會跟孩子們說:“政治課上說得都是騙人的,不要去相信。”這樣的結果已經(jīng)完全偏離了我們這門學科的宗旨。我們的課程的宗旨在于能夠幫助有一個正確的三觀,引導主流的價值觀。結果呢,我們不但沒有做好,還給自己抹黑,其中提問方式要負很大一部分責任。不是所有老師都夠以自身強大的邏輯能力和表達能力來引導學生跟著老師的思路走,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更加開放性的提問,來探討我們生活中很有價值的意義。
比如在人教版必修一經(jīng)濟生活第三課第二框的第一目“消費心理面面觀”的時候,面對品牌問題,有的老師提問“追求品牌好不好”,很多學生自然而然地回答“不好”或者“好”。這樣的提問已經(jīng)給學生們做好了選項,而且只有兩個。在教學過程中,肯定會有同學說要辯證的看問題,但是教學的對象是全體學生,而不是少數(shù)一部分學生。教師在設置問題的時候,應該將整體學生在面對一個問題的時候會有怎么樣的看法和少數(shù)學生會有怎樣的看法兩個方面都要考慮到?!笆桥c否”這么絕對的判斷完全偏離我們思想政治課的任務之一:教會學生們辯證看待問題。我們把這個問題改一下:同學們是如何看待我們生活中的名牌現(xiàn)象,這樣的問題給予學生更大的發(fā)揮空間。或者在同學們回答不好的時候,請同學們闡釋不好的原因。有一個老師在上這一節(jié)課的時候,選擇了一位身著李寧這一名牌的同學但是選擇不好的同學來闡述他選擇不好的原因。在該同學說明不好的原因之后,老師立刻提出:“自然你說名牌不好,那么為什么你還穿了李寧這個名牌”。大家就開始討論這個話題,這是一個很大的契機來引導學生辯證地看待問題。老師又提到“品牌是可以購買的,說不可以的是不真實的,那不合理的地方究竟在哪里?是在追求名牌。追求名牌會帶來什么?”這樣的后續(xù)性問題與前面的問題共同形成了問題組合,給予學生們一些思考的空間,而不是簡單粗暴帶有一定強迫性讓學生做出一個理論大家都知道,而卻缺乏實踐基礎與感受的判斷。尤其上公開課時,許多教師總是在幻燈片中準備了一大堆問題,總以為有這些問題牽引著學生,課堂氣氛就會活躍,不至于冷場。如果是知識型的問題,高中思想政治的知識能力要求要比初中高很多,是完全可以設置一些知識性的問題,這些問題大部分都會有明確答案,學生通過自學以及查閱資料能夠回答出來,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F(xiàn)實中老師們往往只重視知識能力的培養(yǎng),忽略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而思想政治課的獨特指出就是對于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重視遠超于其他學科。數(shù)學科目也需要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但是數(shù)學學科最重要的任務并非在這個地方。但是思想政治學科的整個教學內(nèi)容就是引導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素材,要想課堂氣氛活躍,并且能夠完成情感態(tài)度價值目標,設置開放性問題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一節(jié)課整堂課問問答答,看起來非常熱鬧,可是細想一下:學生沒有爭議,沒有自己獨特和理解,更說不上在學生對事物的理解基礎上去做價值觀的引導。脫離學生的理解去引導價值觀,學生看我們所宣傳的主流價值觀是一種看空中閣樓的感覺。學生如果在現(xiàn)實中找到基礎,那么這個閣樓會非常穩(wěn)固。一旦學生在現(xiàn)實中找不到基礎,這個閣樓很快會崩塌。長此以往,思想政治課會失去它應有的靈性,成為人們口中所說的“假大空”。
1.3將提問作為變相的懲罰
有些老師在課堂上喜歡提問一些打瞌睡或者思想開小差的同學,以示警告。筆者認為這種做法不可取。一方面,每個人都會有在工作或學習時犯困的情況,這并不是十分惡劣的表現(xiàn);另一方面,學生的自尊心都很強,讓他在同齡人面前出丑他會覺得十分難堪。尤其在學生沒有回答出老師提出的問題的時候,有些老師會十分憤怒,甚至會體罰同學。久而久之使得學生視老師提問為“洪水猛獸”,打消了學生思考和回答問題的積極性。這種類型的提問利少弊多,甚至不如不問。
在上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四課第二框“文化在繼承中發(fā)展”的時候,大家昏昏欲睡。教師放了《歡樂喜劇人第二季總決賽》裘繼戎的表演視頻,配樂是《悟空》。裘繼戎作為當代京劇裘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血液中混著京劇和popping,這樣一個素材極大了激發(fā)了學生的熱情,活躍了課堂氣氛,讓學生們在這樣一個他們感興趣的平臺極可能了發(fā)表自己的話語權,最后老師進行總結。我們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肯定有提不起精神的時候,我們應該根據(jù)具體情況給學生“充氧”,讓學生打起精神來,在一種融洽的氣氛中以一種較為輕松的方式來接受知識。
1.4對于學生的回答不予積極的反饋
不予積極的反饋情況有三種。第一種是有些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將自己定位在導演,而學生則是演員。在提問過程中,問題設置得很好,但是學生回答和自己預設的不一樣,甚至大相徑庭。有些老師面對這樣他們眼中的“教學意外”,采取的方式是不予理睬,簡單地評價說不對或者直接請其他同學來回答問題。其實這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機會,處置得當會使得自己的教學更加出彩。第二種是學生回答正確。教師見學生回答正確,就直接讓學生坐下,沒有任何評價,然后繼續(xù)自己說自己的內(nèi)容。這樣的提問互動僅僅是個形式,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還會浪費時間。第三種是學生回答錯誤,有些老師看見學生回答錯誤,直接說回答錯誤然后就讓學生做下。這樣確實對學生的回答做出回應,但是提問的最終目標不是來判斷學生掌握與否,而是通過提問檢測學生的掌握情況來反饋到教學上,如果都掌握了在這個知識點上我們的教學任務完成了。如果沒有掌握,那作為教師應該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內(nèi)容。所以老師在提問過程中,不要將學生回答是否正確,是否符合自己心目中的答案作為最終目的,我們的最終目的是根據(jù)學生回答來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內(nèi)容。
2思想政治課上提問的藝術功能
對思想政治課上教學提問藝術功能的全面認識。有助于教師富有成效地在實踐中運用教學提問手段,并逐步達到教學藝術的境地。教學活動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雙邊活動。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在教學這個平臺上進行大量的知識和情感上的溝通。這樣雙向的、互動交流方法很多,其中常見的就是恰當?shù)倪M行課堂提問。
對于學生而言,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如何增強教學的吸引力,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抓住防吸住,以順利地完成教學活動。實踐證明:當教師提出問題的時候,往往會使得學生的注意力凝于一個高度集中的狀態(tài)。不管是獨立思考還是相互討論,都會使得課堂教學往一個共同的目標進發(fā)。如果當時有學生在開小差,一旦老師在提出問題的時候,學生經(jīng)常會問旁邊的同學“老師剛剛問了什么問題”,這樣就很有效地將學生的注意力從“窗外”轉移到課堂上。
鍛煉學生思考能力。“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孔子說:“疑是思之始,學之端”。有效的課堂提問即有效的設置疑問,是誘發(fā)學生思維的首要途徑。通過教師的合理設疑,比如在學生認知矛盾的焦點處設置可以引起學生認識上的矛盾,來引導學生的思考。因此有邏輯性、發(fā)散性和啟發(fā)性的提問,能夠培養(yǎng)學生生疑、質疑的能力。此外,教師也要鼓勵學生質疑,調(diào)動學生主動提問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主動質疑的自信心,讓學生感受到只有質疑才是真正的學習。處于青少年時期的高中生好奇心尤其重,他們形成自己的三觀,但是沒有系統(tǒng)化、穩(wěn)定性,政治教師在這樣這樣情況下,抓住學生需求,采用課堂提問的方式,合理設疑,能夠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有利于三觀的形成。
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生的語音表達能力的形成和水平的提高總是離不開特定的語言表達情景以及相應的活動背景。蘇聯(lián)教育家沙塔洛夫指出:“掌握知識的標志之一是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將所學材料轉述出來,并能找到適當?shù)睦诱f明相應的原理。”教學提問的目的之一在于創(chuàng)造一個給他們自己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在學生表達過程中,學生會用自己的語言體系來表達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有時候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的情況,教師自己或者請其他同學對于學生回答的補充、整合,最后教師做最后的總結性的完整表述,這樣既可以使得學生能夠提高自己語言表達的邏輯性和和靈活性,又可以使得學生形成正確的語言習慣。
對于教師而言在整個教學活動范圍而言,提問對于教師的最大的好處就是提高自己的教學活動質量。教師的教學活動質量的主要衡量標準就是在教學活動中學生的成長。
3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課上的提問有效性
思想政治課上的提問的現(xiàn)狀和重要性要求教師想使得自己的教學活動達到預期的、理想的教學效果,必修靈活駕馭提問的藝術,提高自己的提問的有效性。
3.1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答問氛圍
創(chuàng)造一種具有感染性、寬容的教環(huán)境會使得學生更愿意去參與其中。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意味著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問題貼近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邏輯基礎,學生能夠參與其中。更重要的是,哪怕回答錯誤都沒有關系,這樣一種寬松的狀態(tài)。如果問答氣氛十分壓抑,回答錯誤會有嚴厲的懲罰,尤其在教授新課的過程中,這對于學生來說是一件非常緊張的事情。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難以在課堂中體驗、感悟。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diào)體驗性學習,“一次體驗勝過十次說教”。如果要想學生更好的在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環(huán)境中體驗,去思考,去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尤其在思想政治這樣一門十分貼近生活的學科中,那么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回答氣氛絕對是一個好的開始。
3.2科學地設計問題
要想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課課堂提問的科學性,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是基礎。教師要有豐富的專業(yè)知識,現(xiàn)在教師所需要的知識大體包括四類:“背景性知識、本體性知識、條件性知識、實踐性知識”。其中,學科專業(yè)知識是教師勝任教學工作必備的基礎性知識。思想政治課教學任務的艱巨性和復雜性決定了其教師更需要這種綜合性的專業(yè)性,它是提高思想政治課問題設置科學性的前提。在提出問題的時候,老師以學生們的生活為突破口,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發(fā)展階段以及邏輯思維發(fā)展階段,提出的問題在學生們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那么這個問題才是十分科學的、有效的。如果設計的問題過于難,只有極少一部分人回答得出來,或者設計的問題過于簡單,這兩種問題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應該少提??茖W的在設計問題的過程中,問題的梯度也是必須要考慮的因素。問題組設計得層層遞進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及引發(fā)學生們不斷地去思考,問題組的設計本身就是一個邏輯思維的過程。
3.3恰當?shù)奶釂柌呗?/p>
課堂提問這樣一項重要的教學技能,是課堂教學質量不可忽視的重要影響因素。要將提問策略的作用最大化,那么提問的策略是必須要提的。只有學會使用恰當?shù)奶釂柌呗?,并將其熟練的運用于課堂教學才能夠提高提問的有效性。教師在提出問題的語速、抑揚頓挫,這些也都會影響到提問的效果。如果教師在提出問題的時候,語速過快,學生們還沒有來得及反應,這樣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發(fā)揮提問的作用。有些教師在提一些具有思考性的問題時候,語速平緩,這樣在講述問題的過程學生就已經(jīng)進入思考階段。還要提問的對象應該“面向全體、靈活多變”。在提問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那么教師要善于根據(jù)現(xiàn)實教學情景來處理課前設計好的問題。
3.4合理的問題評價藝術
在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答問進行合理的評價也是一項重要的藝術。既不能對學生的正確答問敷衍了事,也不能不予評價,更不能對一時答不出或錯答的學生挖苦諷刺。合理的問題評價藝術是提升課堂提問有效性的重要條件。
3.4.1多用鼓勵性的言辭評價學生。
任何人都希望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贊揚,處于青春期極度需要找到自我存在感的高中生尤其如此。面對學生的回答,盡可能地給予學生積極一方面的肯定。如果教師經(jīng)常地簡單粗暴得否定學生的答案,這對學生的積極性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打擊。而且在思想政治課這樣的一種具有開放性的課堂上,有些問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教師沒有必要在一些小細節(jié)上面來揪住不放。
3.4.2適當?shù)卦偈龊完U明。
在學生回答完問題之后,教師對于學生的答案進行一種適當?shù)卦偈龊完U明對于學生一種很好的反饋。教師的重復一方面幫助回答問題的學生進一步思考自己的答案,而且在教師的表述之中,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回答的規(guī)范性和條理性。另一方面,有時候回答問題的學生聲音比較小,其他同學聽不清,教師的闡明可以使得全班同學接受相關信息。因而,它在促進課堂提問有效性地提升方面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
3.4.3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評價
筆者聽課時發(fā)現(xiàn),有的政治教師確實做到了對學生的答問給予積極地鼓勵,但是卻流于形式,不管是哪位學生回答問題后,都是“很好”、“回答的不錯”,殊不知這種沒有任何特色的評價性語言對學生的答問并沒有起到很好的激勵效果。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要把學生答問的過去與現(xiàn)在的情況進行對比,做出比較客觀的評價,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被關注、被尊重。
在思想政治課這樣一個特殊的講臺上,提高提問的有效性是十分有必要的,這需要教師的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 劉顯國.課堂提問藝術[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4.
[2] 皮連生.教學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傅道春.教育技術行為[M].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6.
[4] 施良方.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5] 戚業(yè)國.課堂教學藝術[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6] 袁振國.當代教育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