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佳麗
摘 要:朗讀能力在小學生的語文學習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學生和老師都認為朗讀的邊際效益太低,并不能帶來成績上的提升,因此忽略了對于該能力的重點培養(yǎng)。朗讀能力能夠很好地鍛煉學生的思維以及說話的流暢性,并且學生可以從中學習相應(yīng)的寫作風格,一舉多得。
關(guān)鍵詞:朗讀能力;思維方式;建議對策
一、朗讀能力
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經(jīng)常會讓學生朗讀課文。所謂朗讀,顧名思義就是大聲并有感情、有節(jié)奏地讀。大聲是要將自己的聲帶打開,提升自己的自信心與氣勢,習慣了大聲朗讀后,說話聲音也會變得異常洪亮;有感情是要在朗讀的過程中理解作者的感情,并且適當融入自己的理解,例如,閱讀魯迅的某一篇文章,我們要將其與作者的生活背景結(jié)合起來,弄明白魯迅是在什么樣的心態(tài)下寫的文章,理解了他的感情,才能帶著自己的感情去朗讀;有節(jié)奏是針對一些古詩詞,要找準韻律韻腳,這樣才能朗朗上口,讓讀者和聽者都感覺到詩的硬朗筆鋒和詞曲婉轉(zhuǎn)優(yōu)雅的文風。比如,閱讀唐詩中的絕句,韻律分明,讀出來很有氣勢;而讀宋詞“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表達了作者對于思念之人的熱切盼望,給人一種婉轉(zhuǎn)優(yōu)雅的感覺。
然而,并不是每個學生都會認真聽老師的話。一般來講,如果某一篇課文后面明確寫著“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全文”,或者是背誦某一段落,并且老師也布置背誦的任務(wù),那么小學生會毫無疑問地將其背下來。但是對于相當一部分學生來說,老師如果留了朗讀的作業(yè),那就等于沒留,他們放學回家后也不會打開課本朗讀。這實際是學生對朗讀的不重視,認識不到朗讀的實際意義,反正平時交流也不用課文交流,所以也不會去完成類似“朗讀課文”的作業(yè)。此外,教師講完某一篇課文后,除非是需要背誦的課文,否則教師也不會在上面花費過多時間,畢竟要跟上教學進度,還有其他的很多內(nèi)容需要講解。
無需多言,朗讀能力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對于學生練習說普通話、培養(yǎng)閱讀習慣以及提高文學素養(yǎng)等都有很關(guān)鍵的作用。
二、朗讀能力的重要意義
1.有助于學生練習普通話
小學生的年齡一般在8~14歲,日常的基本對話完全沒有問
題,但是說話可能會帶有地方口音,也許在平時上課回答問題時可以避免,但是習以為常就難以改變了。而大聲朗讀可以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口音,有助于規(guī)范學生的語言。在大聲讀的過程中會將自己口音放大,學生自然會感覺不好聽。如果是在課上朗讀,老師則會糾正,這就促使學生盡量使用普通話朗讀,從而使學生的語言越來越標準。
2.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
在大聲朗讀的過程中,對于小學生來說,很難第一遍就將文章或詩詞閱讀得很流利,所以學生在讀第一遍的時候通常是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認識詞語、句子上,而幾乎不會考慮文章或詩詞的含義。在多讀幾遍之后,學生會比較流暢地將整篇文章讀下來,進而繼續(xù)朗讀弄明白文章的含義。久而久之,學生熟讀課文的能力會越來越強,朗讀的速度也會越來越快。產(chǎn)生了自信,便會更加傾向于朗讀更多的文章或詩詞曲賦等,這就培養(yǎng)了良好的閱讀習慣。隨著日后積累的加深,則可以快速地默讀文章。
3.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一般而言,大聲朗讀會比默讀、指讀等給學生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因為默讀通常就讀一遍,大概弄明白文章意思,很容易忘記。而朗讀一定要讀好幾遍才能讀熟,通過不斷地重復,在學生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學生在朗讀或背誦課文的同時,相應(yīng)的也會記住一些文章中出現(xiàn)的高級詞語、優(yōu)美的句子或者是恰如其分的修辭手法等,甚至還可以模仿作者的寫作手法。在一個長時間的跨度內(nèi),積累到的文學素材、寫作方法、行文風格等就會異常豐富,這對于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大有裨益。
三、培養(yǎng)朗讀能力的措施
作為小學生應(yīng)該如何提高朗讀能力呢?筆者認為主要有兩種途徑:(1)要按照朗讀的標準來讀,即大聲、有感情、有韻律等,實際上小聲無感情地讀也可以達到熟練的目的,但是只局限在熟練層面,體會不到作者的感情,也就無法達到閱讀能力和文學素養(yǎng)的提升。也許學生在剛開始閱讀的時候會感到很吃力,但是第二遍就會大有改善,往后讀的次數(shù)越多就會越熟練。(2)要多讀。一個智力正常的孩子不太可能朗讀幾篇文章就具有了朗讀的能力。朗讀能力的提升同樣是需要建立在大量朗讀的基礎(chǔ)之上的,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反復朗讀一篇文章,每一遍都會有收獲。大量朗讀很多篇文章,到一定程度時甚至可以自通語法,學會正確斷句等??傊?,要盡可能地多朗讀文章,然后努力理解作者的感情,并帶著自己的感情大聲地讀出來,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
總而言之,朗讀能力異常重要,在小學階段如果可以很好地得到鍛煉,那么在今后的語文學習中也會如虎添翼。朗讀的過程中不僅鍛煉了普通話,還培養(yǎng)了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了學生感知文章的能力以及文學素養(yǎng),一舉多得。學生在培養(yǎng)朗讀能力時要掌握兩個基本原則,第一要多朗讀,多鍛煉;第二要真正地做到朗讀,有感情地大聲讀,而不僅僅是讀。帶著以上方法去磨煉自己的閱讀能力,會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倪文錦.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張潔.培養(yǎng)初中生良好語文學習習慣的策略[D].湖南師范大學,2009.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