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英英
摘 要:學生上學、家長陪讀的現象已屢見不鮮,每天飯點都能看到一群家長提著飯盒為孩子送飯,只為了給孩子減少路上奔波的時間,多點時間學習,可見學生的學習有多緊張,考上大學的壓力有多大。然而陪讀背后的超級中學也值得讓我們深思,在提倡教育公平和素質教育的今天,超級中學受到社會上許多人的詬病。
關鍵詞:陪讀;超級中學;教育公平;素質教育
看過毛坦廠中學—世界最大“高考工廠”,看到的是母愛的偉大和作為學生的辛苦,不管父母多累都要以孩子為中心,他們把自己所有的希望寄托都在了下一代身上,所以,一切圍著孩子轉。作為曾經被陪讀的孩子來說,我有發(fā)言權,媽媽為我和弟弟陪讀八年,她就和片中陪讀的父母的想法一樣,我和弟弟是她全部的希望,再苦再難都要自己扛,只為了給我們一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大家都知道高中很緊張,所以我們都是放學第一時間跑出教室回到家,媽媽已經盛好飯等我們回來,等我倆吃完走完她才開始吃飯。每次回想到這一幕心里都暖暖的。作為父母對孩子的愛,我感覺這樣無可厚非,但是當這種情況成為一種現象,這種現象的背后又反映了什么?父母只想為孩子節(jié)省時間復習功課以應對學習,出發(fā)點是好的,社會上對陪讀的做法大多數是贊譽的。但是這種現象也凸顯出一個問題,應試教育體制下升學率的問題。
1 陪讀背后的應試教育對學生的身體和心理造成了不利影響
毛坦廠中學升學率在80%以上,因而許多父母不論艱辛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這里來,就是沖著考大學來的,他們認為考入大學就是有了前途,孩子考上大學是全家人的希望。雖然他們陪讀為了孩子的學習、營養(yǎng)著想,是為了孩子好,但是他們卻忽略了學生的生理心理發(fā)展,在那樣一種情況下,氣氛是相當壓抑的,如果長時間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而讀不到緩解,會給學生留下心理隱患。國家《教育規(guī)劃綱要》指出:高中階段教育是學生個性形成、自主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應當注重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自強自立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克服“應試教育”傾向。所以在這種高負荷高競爭壓力的情況下,對學生本人的發(fā)展有害。我經歷過那種生活,留下了難以恢復后遺癥,當壓力大時偏頭痛特別嚴重,市面上的普通止疼藥根本不起作用,心情和壓力隨時可能導致頭痛,目前為止,身體免疫力特別低,而且醫(yī)院查不出具體病癥。作為親身感受者,明顯感覺到應試教育體制下為升學率而競爭造成的心理問題。
2 超級中學半軍事化管理是應試教育的標本
超級中學半軍事化管理,完完全全是應試教育的標本,在倡導新課程標準改革的今天顯得是那么不合時宜,采用題海戰(zhàn)術而不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違背了學生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只是一味的填鴨式教學,與我國提倡的素質教育相違背。即使能考上大學,你會發(fā)現,他們與那些大城市出來的,實行素質教育的學生相比,缺少的不只是才氣,更多的是能力,他們的思想也比他們狹隘。由于農村教育的落后,一些重視教育的家長從小就把孩子送到城鎮(zhèn)讀書,使陪讀的隊伍越來越大。由于孩子年齡小就被送走,出于城市交通問題和孩子年紀小不能照顧自己的原因考慮,家長也緊跟其后,陪讀,陪讀的生涯會貫穿一二十年,可以想象,這些當家長的所付出的心血。
3 超級中學的存在破壞了教育生態(tài)
毛坦廠中學作為一種超級中學的代表,不得不忍受社會上人們的詬病。又如,衡水中學,鄲城一高等學校,在學生的管理上是優(yōu)中取優(yōu),層層篩選,對區(qū)域內教育資源占了壟斷地位,對基層的優(yōu)秀教師、高分學生層層掐尖、層層抽血,對其他學校的招生及升學率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育公平。超級中學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當地的分數線,違背了公平競爭原則,對普通中學的學生不公平,破壞了教育平衡。
4 超級中學違背了教育準入公平原則,提高了農村學生的準入門檻
像毛坦廠中學這樣的超級中學,我個人是有點抵觸的,因為我作為一名農村人,我更多的是希望教育公平。超級中學的存在違背了教育準入公平。農村學生作為一個弱勢群體,由于農村基礎教育的落后,師資的匱乏和教育質量的低下,與城鎮(zhèn)學生相比,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比如,在農村主要學習語文和數學,外語教師缺乏,像音樂、美術、手工課幾乎沒有,課外書也很少,所以,在整體素質和能力上有欠缺。而超級中學對教育資源壟斷,對優(yōu)秀教師、專家的壟斷狀態(tài),造成了農村學生準入門檻提高,能夠進入的人很少,當然高價擇校生除外。
5 超級中學背后是扭曲的政績觀
說到高價擇校,又牽涉到超級中學折射政績觀隱藏利益鏈,超級中學追求高升學率,前提是高薪聘請優(yōu)秀教師、提供物質獎勵到各地“掐尖”優(yōu)秀學生,然后利用高升學率、推薦保送生等招牌,建立分校擴大招生規(guī)模,對其他學生收取高額擇校費,俗話說,羊毛出在羊身上,,“超級中學”給優(yōu)秀教師的待遇,給尖子生的獎勵,都要從其他學生的擇校費中找回來。“超級中學”把教育變成了生意。農村學生要想進入超級中學,必須花高額擇校費,對于農村家庭來說真是“大出血”,為了子女的前途,他們還真愿意出這個錢,當然,這是相對于那些家庭條件還算可以的家庭來說的。
6 結語
對農村孩子來說,通過教育考上大學是改變命運的最好途徑,然而,由于城鄉(xiāng)二元經濟結構的存在而造成的教育的不平等使他們的起點本就不公平,又由于超級中學的壟斷地位,提高了高中準入門檻,使他們考上大學的機會大大降低,特別是名牌大學??傊?,超級中學是應試教育過度的產物,加大了教育的不公平,是教育資源的掠食者。作為一個過來人,我深知那些陪讀的父母的不易,更體會到作為農村學生是怎樣一步一步向大學走來的,由于受教育的經歷的差別,我感覺自己比那些從小接受城鎮(zhèn)教育的學生總是差那么一點,比如閱讀視野、英語基礎等方面。正是因為經歷過,我才更加深知教育公平的重要性。可憐天下父母心,我真的希望真的能做到教育公平,給我們這些農村孩子一些機會,我們也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命運,去尋找自己的象牙塔。所以,陪讀的背后是一個心酸的大故事。
參考文獻
[1]秦亞洲,等.“超級中學”為何變成了教育資源“掠食者”?[EB/OL].2014.6.
[2]秦亞洲,等.“超級中學”背后是扭曲的政績觀[EB/OL]. 2012.06.
[3]習勇生.普通高中校際差距的催化劑[J].2014.06.
[4]馮幫,李紫玲. “超級中學”準入條件下農村子女的教育起點弱勢問題研究—基于布爾迪厄的資本理論視角[J].湖北師范學院.2016.2.
[5]馮幫,李紫玲. 關于“超級中學”引發(fā)的城鄉(xiāng)子女教育公平問題的調查研究——以湖北省 D市為例[J].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