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新平
摘 要:探索判斷公正的標準,有利于我們更好地實現(xiàn)社會的公正,馬克思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的科學觀點,為我們提供了判斷公正標準的另一角度,本文從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處理如何,來判斷社會公正的標準。
關鍵詞:個人利益;集體利益;公正
公正是指社會公平和正義,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權利的獲得為前提,是社會應有的根本價值理念,人類社會的發(fā)展,伴隨著對公正進行孜孜不倦的探索追求,并且這種探索追求是無止境的,其中,判斷公正的標準,是我們探索的重要內容。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關系是馬克思的重要科學觀點,即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而社會公正,往往體現(xiàn)在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上,社會公正如何,就是看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處理如何,本文認為,當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相互統(tǒng)一,并二者利益皆可以最大化,是判斷社會公正的標準。并且,達到這個標準,公正自然而然也會達到道德、民主等其它標準。
1 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
1.集體利益由N個個人利益組成,在集體利益中,可以盡可能找到每個個人的利益,個人利益是集體利益的組成部分,集體利益是個人利益的集中反映,個人利益依賴于集體利益才能獲得個人的解放、自由平等權利,離開集體利益,個人利益無從談起,因為最基本的生存都無法得到保障,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無法相互轉化時,即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不能統(tǒng)一時,即使個人從一個集體走進或組成另一個集體,個人也必須服從新集體利益,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個人利益是集體利益的來源,離開個人利益,集體利益也就不存在,沒有內容,因為沒有個人的集體是不存在的,集體利益也要獲得解放、自由平等權利。個人為了最求利益最大化,為了生存,首先必須組成一個代表多個個人利益的集體,來實現(xiàn)和維護個人利益,他們?yōu)榱斯餐睦娑鴺嫵梢粋€利益統(tǒng)一的集體,當N個個人利益(除了無法轉化為集體利益的個人利益)達到最大化時,此所組成的集體利益也將達到最大化,此時,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實現(xiàn)了統(tǒng)一和二者利益的最大化,這就是我們人類所追求的,而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必須堅持馬克思的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的前提,因為,在集體利益中,某些個體利益無法轉化為集體利益,無法與集體利益實現(xiàn)統(tǒng)一。除非所有個人利益皆可以轉化為集體利益,與集體利益相互統(tǒng)一。
2.為了實現(xiàn)公正,N個個人利益通過民主的形式組成集體利益,形成集體意志,集體利益反映N個個人利益,所以,集體利益是民主的。并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個人利益將會越來越規(guī)范,集體利益也將越來越規(guī)范,而要形成規(guī)范的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這就需要法制,法制是行為規(guī)范,也是利益規(guī)范,法制可以對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進行規(guī)范,以達到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統(tǒng)一、相互轉化,及二者利益的最大化,從而實現(xiàn)社會的公正,因為人得到了解放,獲得了自由平等權利。而這些法律規(guī)范,必然是道德的,民主的。民主需要規(guī)范,所以民主是法制的;法制需要民主,所以,法制是民主的。
2 案例
2.1 案例1:強制性義務兵役制與雇傭兵役制
強制性義務兵役制的實行,集體(國家)利益得到最大化,對于個人利益,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是對某些個體來說(個人利益無法轉化為集體利益),個人利益沒有得到最大化,甚至受損,個人自由和權利被強制減少;另外一種是個人利益可以轉化為集體利益的某些個體,個人利益也得到了最大化,如熱愛祖國喜歡從軍、在部隊得到晉升、從軍中實現(xiàn)了個人最大價值等,從而,個人自由和權利得到充分體現(xiàn)和增強。相對于前者,強制性義務兵役制讓某些個體個人利益得不到最大化,但根據(jù)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的原則,讓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得到了轉化統(tǒng)一,從而這些個體個人利益在集體利益的最大化中得到了最大化,所以是公正的,因為服兵役暫時讓某些個體個人利益減少,但國家的安全保障等,讓他們長期個人利益獲得取大化;而相對于后者,強制性義務兵役制也是公正的,因為后者,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也實現(xiàn)了轉化和統(tǒng)一,并實現(xiàn)了個人與集體利益二者的最大化。假設前一種情況的不公正,即個人利益無法轉化為集體利益,個人解放、自由和權利被減少,但這種不公正,是相對于個人來說的,相對于集體(國家)來說,即對于集體(國家)來說,是不公正的,因為個人利益無法轉化為集體利益,集體(國家)的自由和權利被個人強制減少了,個人如果不服義務兵役,導致國家安全得不到保障等,而這又會導致個人利益得不到保障,因為個體必須首先構成組成 一集體,才能讓個體得于生存,除非國家安全受損對個人利益不會產生任何影響,如移民其它國家,離開原集體,組成加入另一集體;另一方面,個人利益是從集體利益中獲得的,個人利益最大化只能從集體利益最大化中獲得,集體不存在,個人也就不存在。所以,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不能轉化、最大化和統(tǒng)一,對于個人和集體都是不公正的,必須根據(jù)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的原則,實現(xiàn)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轉化統(tǒng)一,因為集體利益最大化后,才能實現(xiàn)個人利益最大化,個人利益才能從集體利益中獲得,才能二者轉化統(tǒng)一。
雇傭兵役制的實現(xiàn),對于某些個體來說(個人利益無法轉化為集體利益),個人利益得到了最大化,無須服兵役,個人自由和權利得到了增強,集體(國家)可以支付一定數(shù)額的費用來雇傭其它人來服兵役,但集體(國家)利益沒有最大化,集體(國家)的自由和權利被減少,而集體利益無法最大化,個人利益取大化無法集體利益最大化中獲得,個人利益最大化得不到保障,個人利益無法最大化,因為集體利益不存在了,個人利益只是空談。因為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沒轉化統(tǒng)一和二者最大化,所以,雇傭兵役制無法實現(xiàn)公正。
所以,政府為了實現(xiàn)公正,會想盡辦法努力讓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能夠得到轉化和統(tǒng)一,馬克思主義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個人利益要服從集體利益的科學觀點,有利于兩者的轉化和辨證統(tǒng)一,從而實現(xiàn)公正。因為,個人利益不可能孤立存在,它必須依賴生存于集體利益,首先有了集本利益的組成,然后才能實現(xiàn)個人利益,先有客觀存在的世界,才有我們個人,而客觀世界是我們個人生存的空間和環(huán)境。如我國制定各種環(huán)保法,通過法制強制保護集體利益,維護好我們的賴于生存的世界,也正是因為法制的強制規(guī)定,才能保護好我們的個人利益,我們的青山綠水,才有我們的公正,我們的各種自由和權利。
2.2 案例2:征稅,用納稅人的錢,救濟幫扶窮人
征稅,對于納稅人的個體來說,個人利益被強制減少,對于受救濟的窮人個體來說,個人利益被最大化,對于集體來說,集體利益得到最大化,因為國家強盛,社會和諧。個人利益必須服從集體利益,納稅人必須服從國家利益,并根據(jù)有關稅法強制實行,實現(xiàn)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相互轉化和統(tǒng)一及最大化,實現(xiàn)公正。因為,救濟幫扶窮人,讓國家強盛,社會各諧,社會公正,對于納稅人來說,其生存的集體環(huán)境得到了改善,矛盾緩和,所以,納稅人從集體利益中獲得其它利益,也實現(xiàn)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相互轉化,統(tǒng)一和利益最大化。所以,征稅,用納稅人的錢,救濟幫扶窮人,是公正的,有了公正,自然而然,也是道德的,民主的。因為納稅人、窮人、政府皆獲得解放、自由平等權利。
3 結論
本文以馬克思的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為指導,探索判斷公正的標準,探索把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轉化統(tǒng)一和利益最大化作為判斷公正的標準,即個人和集體分別獲得最大解放、自由平等權利,從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角度可以判斷公正標準。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我們最大可能地將集體中的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能夠相互轉化、統(tǒng)一及最大化,即集體中的個人利益最大可能地超向于相同,集體利益等于相同的個人利益的之和。在中國,自古有“有國才有家”的價值理念,有了集體利益最大化,個人利益最大化才能從中獲得,才能去判斷公正,當集體和個人皆獲得解放、自由平等權利時,才為公正,缺一不可,因為無“國”,“家”無處可存,脫離“國”的“家”,是不存在的,“家”組成“國”,就是為了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