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兵
[摘 要]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但結合目前的語文教學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都沒有開設專門的口語交際課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不重視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使得學生在語言表達方面依然存在較大障礙。本文以閱讀教學為例,重點探討閱讀教學中如何滲透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
[關鍵詞]閱讀教學;口語交際能力;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口語交際是聽者和說者彼此互動的一個過程,在口語交際過程中人們可以享受信息的通暢,也可以鍛煉各自的語言表達和應對能力。小學語文課堂作為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平臺,應該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有效滲透這一教學思想,給學生提供更多語言表達的機會,注重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敢于在公共場所發(fā)言的自信心。
一、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口語交際能力的策略
1.加強朗讀訓練,指導學生復述課文
小學語文教材本身就是一筆寶貴的口語訓練財富。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的朗讀訓練,指導學生背誦重要的段落內容,有利于指導學生感受語言藝術的魅力,體會其中滲透的濃厚情感,從而提高個人的語感和積累豐富的語匯材料。尤其是一些語言生動、讀來朗朗上口的散文、詩歌作品等,最適合用來充當朗讀訓練的材料。其次,教師還可以選取生動有趣的記敘文課文,鼓勵學生自己改編成戲劇、小品等形式進行創(chuàng)意復述,讓學生在感受改編活動的趣味性的同時,不斷提高個人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以及表演時的語言運用能力等。
例如,在學習二年級下冊《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這首兒童詩時,在學習課文之前,為了讓學生們更快地進入詩歌描述的情境,教師可以采取配樂朗誦+范讀的方式,讓學生一邊聆聽老師朗讀,標注好不會讀的生字生詞,然后一邊感知這首詩所蘊含的優(yōu)美情境。緊接著,教師可以運用梯度教學的方式,將注音詞去掉拼音,鼓勵學生朗讀這些短語,并嘗試著自由朗誦詩歌。如“透明的雨滴”、“清凌凌的小河”、“眨眼的星星”這些極富畫面感的短語,和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所以在學生朗讀的時候,不妨鼓勵他們邊讀邊想象,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習慣,還能為學生積累豐富的語匯素材。
2.確立說話話題,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情境
除了課文教學之外,教師也可以在閱讀課堂上穿插一些說話的環(huán)節(jié)。即鼓勵學生跟隨教師確立的說話主題,進行自我發(fā)揮和自由想象,將自己的感興趣的內容和同學們一起分享。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大大增強學生對于語言交際活動的參與興趣,也能打開他們的視野,增長其知識。當然,話題的選擇必須切合學生的交流興趣,讓學生覺得有話可說,而且還能對其他學生起到相應的教育意義,使他們有所啟發(fā)。而且,為了進一步調動學生參與說話的積極性,教師也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創(chuàng)設豐富生動的口語交際情境,營造和諧的交際氛圍,使學生能夠大膽開口,說自己想說的。
例如,在教授四年級上冊《春聯》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圍繞“春聯“設置一個讓學生暢所欲言的說話話題。如在課文教授的不同環(huán)節(jié)中用疑問激趣的方式啟發(fā)學生:“在什么時候可以看到春聯呢?”、“你覺得貼春聯的作用是什么?”,或者在展示大家在課外收集到的春聯內容之后,詢問學生:“你如何理解春聯的內容?” 然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針對這些話題進行小組內部討論,最后再由小組的發(fā)言人將小組成員的觀點與班上其他同學進行分享和交流。這樣既可以保證每一個學生都有開口說話的機會,又能鍛煉學生在課堂上公開發(fā)言的能力。
二、課外活動中培養(yǎng)口語交際能力的策略
作為學生日常生活的真實語境,課外活動才是學生鍛煉語言表達能力的廣闊平臺。因此,語文教師除了要在課堂上滲透口語能力培養(yǎng)的意識之外,還應該鼓勵學生將自己所學知識運用于實踐中,并且在課外活動中加強與家長、朋友和社會的交流互動,于生活中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將課文中所學到的一些禮貌用語,運用于日常會話、打電話、問路和購物過程中。而家長也可以給孩子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并且針對孩子的語言表達進行適當點評和糾正,指導其何種場合下應該說什么,不該說什么等。
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積累更多的語言表達素材,使學生在積累的過程中逐漸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能吟”。通過閱讀來提高口語交際水平,所說明的正是這個道理。比如,一些適合小學生閱讀的優(yōu)秀課外讀物,本身就具有非常強的語言藝術魅力。學生在閱讀這些作品的過程中,既可以借助文字摘抄來積累說話的素材,豐富語匯材料;又可以采取向小伙伴復述故事情節(jié)的方式,來提高自己的歸納總結能力和描述事物的語言能力等。
三、結語
培養(yǎng)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一項非常漫長而艱巨的任務。語言教師作為學生掌握語言運用能力的指導者,在閱讀教學中,應該注重挖掘教材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多表達個人想法和交流心得的說話情境;在課外活動中,也應該指導學生將所學知識及時應用于生活實踐,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教育教學論壇》 2011年12期.
[2]《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1年05期.
[3]《學周刊》 2011年08期.
[4]《勞動保障世界(理論版)》 2013年10期.